美苏两国的“空中鏖战”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秘密的“雷达对抗战”】
  早在二战结束初期,美国就开始对苏联进行秘密空中侦察活动了。1946年4月5日,两架美国飞机越过苏联与伊朗的边界侵入苏联领空,苏联政府向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递交了抗议照会,美方承诺查清此事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当时,美、苏两国仍系盟国关系,两国媒体均没有报道这一事件。然而,此后苏联边界屡屡遭受美军的侵入和侦察,这不能不引起苏联领导人的高度警觉。
  1949年底,美国拥有840架可供使用的战略轰炸机,这些轰炸机能够从位于英国、西欧和南欧国家的空军基地起飞,到达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美国亟须掌握苏联对空防御部队及其战斗能力、对空防御武器及其性能等情报,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旦爆发核战争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同年6月,即在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前,美国就已决定在苏联边境地区实施空中侦察。随后,美国空军侦察机构接到命令:“空中侦察是收集情报资料的最有效方法”,“必须抽调相关人员、调用相关设备来完成此项计划”。
  1949年8月29日,苏联拥有了第一颗原子弹,彻底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也促使杜鲁门总统批准了对苏的空中侦察计划,美国侦察机开始频繁出没于苏联边境地区。
  1954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空军阅兵式上,苏联展示了M-4型洲际轰炸机;在1955年6月举行的阅兵式上,苏联第一次展示了新型洲际轰炸机图-95,这种飞机在飞行距离上大大超过了前者。北约国家认为,苏联正在大规模地生产制造战略轰炸机,同时西方还获悉苏联正在加紧研制洲际导弹,这些消息表明:苏联的对空防御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打破美国和北约的原子弹进攻,甚至可以给予毁灭性的回击,这令西方领导人深感不安。
  美国侦察部门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重,侦察范围不仅涉及苏联的对空防御系统及其边境地区的机场,还扩展到苏联空军、海军及原子能工厂和试验场。于是,在苏联边境地区的上空,上演了美苏之间一场秘密的“雷达对抗战”。
  1961年1月,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我们对俄国人的雷达站进行侦察,窃听、分析并记录俄国人的雷达信号……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雷达战在绝密状态下进行——只是报纸偶尔会报道被击落的侦察机,可当人们向军人们进一步追问起这件事情时,军人们却总是保持沉默,因为他们被严禁说出参加雷达侦察的各部队和各分队的番号。”
  苏联,曾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领土面积为2240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两洲,国土东西长近1万公里,南北长近5000公里,一般的飞机无法飞那么远。当时美国空军还没有执行远程任务的专用侦察机,最初只好用远程轰炸机来替代,率先执行侦察任务的是美国“空中堡垒”B-17战略轰炸机,这种机型飞行距离较远,且装备了无线电侦察仪,能够探知苏联雷达站的分布及雷达的技术性能。后来美国人又将B-17型、B-47型等战略轰炸机改装成比较先进的侦察机,且根据侦察机的不同型号和性能,研究制定了专门的计划。
  布柳斯·拜利,当年是一名美国侦察机上的电子设备操作员,曾先后参加过400多次对苏空中侦察飞行,多年后他回忆:“每次执行任务时,我们总是向苏联的边境方向作机动飞行,目的就是为了诱使苏联人开通其它雷达。”然而,美国侦察机一次次入侵苏联领空,势必会引起苏联政府和军方的高度警觉,苏联边防军的反侦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实力此消彼长的较量】
  从美国侦察机在边境地区出现的那一刻起,苏联就作出了强烈的反应: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照会,另一方面命令截击歼击机紧追美国侦察机,但最初并没有击落它们,而仅是提出警告。在多次抗议无果之后,苏联方面从1950年开始迫使美国侦察机降落或者干脆消灭它们。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披露:从1950年到1970年,美国在实施对苏空中侦察飞行的过程中,至少有252名飞行员被击落,其中有24人死亡,90人生还,另有138名飞行员至今下落不明——苏联远东地区很多地方人迹罕至,加上地形复杂、气候寒冷,一旦飞机被击中坠毁,如果搜救工作不及时,人员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
  这场秘密空战的第一个牺牲品,是1950年4月8日在苏联利耶帕亚地区波罗的海上空被击落的RB-29侦察机。事情发生后,无论苏方还是美方都异常重视。美国人开始认识到:与苏联对空防御系统“开玩笑”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还是应当小心谨慎一些。鉴于所遭受的损失,美方调整了工作方法。5月5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了空中侦察的目标和方法,强调重点应放在无线电技术侦察上,以便弄清楚苏联雷达站的数量和能力。时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给美国空军下达任务:最大限度地收集有关敌人电子武器的情报,并确定了开展行动应遵守的基本原则:第一,不要过于接近苏联领土,而要保持20海里的距离;第二,不要偏离规定的航线;第三,侦察机通常不应当携带武器。
  尽管调整了侦察方法,但美军侦察机还是时常倚仗飞机性能方面的优势,悄悄深入苏联领空。很快,苏方雷达站便发现了这些飞机,但歼击机和高射炮却难以将它们打下来。不过,随着苏联对空防御系统的不断完善,被击落的美国飞机越来越多,1952年,美国人损失了2架RB-29侦察机,1953年,美国人又损失了3架飞机。
  1952年6月13日,美空军上校萨姆·布克驾驶侦察机从日本横田航空基地起飞,日本时间10点零7分,这架侦察机与基地失去了聯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曾向苏联政府询问是否有一架失踪的美国飞机的消息,但没有收到答复。美国政府没有激化这一微妙问题,军方将12名机组成员列入失踪者名单,其家属被告知飞机失踪了。多年后的解密档案为我们揭开了事情真相:当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附近发现了一架美国侦察机的残骸,它是被苏联飞机击落的。   最典型的美苏空中战事,发生在1953年7月29日。这天,一架美国侦察机起飞后沿着朝鲜半岛飞行,然后向符拉迪沃斯托克北部飞去。5点59分,飞行员奥克利开始返航。16分钟后,1号发动机突然被苏方的炮弹击中。紧接着,一小队苏联米格-15飞机从正上方掠过,不一会儿,美机4号发动机也停止了工作,奥克利刚发出失事警报,飞机就坠入了海里。一个小时后,幸存者们惊恐地看着几艘苏联鱼雷艇向他们冲来。苏军俘虏的6名美军机组人员,被送入西伯利亚的加德拉监狱。18小时后,美国军舰从海上救起了该机副驾驶约翰·罗斯大尉,他成为此次侦察飞行的唯一幸存者。
  當然,并不是每一次空中厮杀都以苏方胜利而告终。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4日中午时分,苏联驻中国旅顺海军基地的一个观察哨发现了一艘国籍不明的驱逐舰,便立刻派出一架侦察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前往侦察。20多分钟后,护航战斗机飞行员巴别恩科上尉发现有11架美军“野马”战斗机在其上方1000米处飞行,于是率僚机爬升跟踪,而此时苏联的侦察机为了拍摄到清晰的照片,正穿过云层下降。但随后,苏军护航战斗机飞行员便与侦察机失去了联络。不久,苏军地面观察哨报告发现有黑色烟柱,称海鹰岛附近发生了爆炸。后来中国还派出帆船搜寻,却没有任何结果。多年后,此次空战的参加者之一——美国海军中尉理查德·戴维斯,证实了这架苏联侦察机是被美方击落的:苏方机组的2名成员当场死亡,另一名飞行员根纳季·米申中尉被美国人发现后带走,后因伤口感染而死亡,其遗体于1956年移交给苏联。
  美国之所以将苏联远东地区作为实施空中侦察的首选地点,首先因为白令海峡对面的楚科奇半岛上,坐落着一些美国尚不了解的苏联机场,若苏联飞机从这些机场起飞,可以轻松地对阿拉斯加的诸多军事设施实施打击。其次,越来越多的情报也令美军首脑不安:苏军在西伯利亚的北部、东部、东北部活动日益频繁,机场、火箭发射基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1952年7月,飞行高度达到1万多米的RB-47新式喷气式飞机开始服役,对西伯利亚地区实施空中侦察飞行,当时的苏联对空防御系统一时还奈何不了它们。
  假如说美国在苏联远东地区的侦察飞行总会遇到有力抵抗的话,那么在苏联的北部边境,则是另一番情形。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军就已在苏联的极圈内地区开展侦察活动了,他们在苏联的北部边境发现了为数不多的雷达站,且这些雷达站彼此相距很远,美国空军司令部和五角大楼由此产生了一个想法:这条北部航线正是美军通往苏联重要战略地区的最短航程,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美国战略轰炸机开展行动的最佳航线。美方认为,西伯利亚到北极的广阔地域没有雷达站,这对于美苏冲突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情报。一位电子侦察部门的负责人指出:“这是‘冷战’最重要的秘密之一,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战略轰炸机穿越北极对苏联实施空中进攻,而俄国人则不可能知道这一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战略武器的现状和前景究竟怎样?苏联的航空基地和导弹基地位于何处?对于华盛顿来说,这些是迫切需要搞清楚的重要问题。1954年到1955年冬天,在征得土耳其政府的同意后,美国在土耳其迪亚巴克尔市附近的山区设置了一个雷达站,在这一雷达站的帮助下,他们获悉:苏联正在卡普斯丁亚尔试验场进行导弹试验发射,而且试验进行得很顺利。美国专家断定:在制造战略性导弹武器方面,苏联已远超美国,必须动用航空摄影等一切手段,收集关于苏联军事力量的情报和资料。因此,美国对苏空中侦察飞行的次数,也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1000架次,上升到了50年代末的3000架次。
  【新式侦察机U-2】
  不仅美国对苏联实施空中侦察活动,其盟国也有直接参与。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空军就加入了对苏的空中侦察飞行,所使用的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堪培拉”式高空轰炸机。这种轰炸机,被苏联防空军司令部认为是最难对付的目标之一,以至于苏联飞行员曾被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击落‘堪培拉’,哪怕用飞机撞击敌机”。1953年8月,一架“堪培拉”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起飞,前往卡普斯丁亚尔试验场侦察(据悉苏联人正在此地进行导弹试验发射),在飞行过程中,“堪培拉”多次遭到苏联歼击机的攻击和高射炮的扫射。受高射炮炮火的影响,“堪培拉”振动剧烈,其空中拍摄的效果很差,冲洗出来的照片模糊不清。
  随着苏联对空防御系统的不断完善,美国侦察机要深入纵深地带去破解幕后之“谜”,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研制一种飞行速度更快、飞行高度更高的新式侦察机,便成为美国军方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式侦察机U-2应运而生,在随后的1956年至1960年这一时期,它在对苏空中侦察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飞行高度是进行空中侦察的关键,当时苏联最好的歼击机米格-17的飞行高度为1.3万米,如果美国能设计出飞行高度为2万米左右的新型侦察机,那么苏联的米格-17就奈何不了它,地面的防空火炮也起不了太大作用。1954年4月,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向国防部呈交了研制新型高空侦察机的报告,同年11月该报告获得了批准,这款新飞机被正式命名为U-2侦察机。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机,不仅飞行高度可达2万米以上,还可避开当时苏联各式高射炮、导弹和截击歼击机的拦截,配有由8台自动相机组成的高分辨率摄影组合系统,能在4小时内和1.5万米的高空中,拍下86万平方公里地面景物的清晰图像,还装有多光谱分析仪,以及能接收雷达信号的电子侦察设备等。
  1956年7月4日,U-2开始飞越苏联领空进行空中侦察,它首先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城市威斯巴登起飞,最后飞越波罗的海后返航。这次飞行共历时8小时45分钟,先后侦察了苏联的远程轰炸机基地、海军造船厂和军事训练场等敏感目标。7月5日,U-2又成功地对莫斯科等地进行了一次侦察,虽然当天云层较厚,但是U-2侦察机上安装的高分辨率摄影组合系统,还是拍摄到了一批照片。通过这些照片,美方发现了位于莫斯科附近制造重型喷气轰炸机的飞机制造厂、位于加里宁格勒的导弹工厂等重要军事目标。根据U-2发回的情报,情报分析人员惊讶地发现,实际上苏联的远程轰炸机数量十分有限,以前估测的数字夸大了,这一发现极大地缓解了美国人的紧张心理。   尽管这两次空中侦察飞行都获得了成功,但均被苏联的防空雷达准确地捕捉到了。每次U-2执行任务时,苏方的米格飞机都会腾空而起,出现在它的下方,只是由于飞行高度较低,对U-2侦察没有构成实质性威胁。7月10日,苏联向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递交了抗议照会,并附上了U-2侦察机入侵苏联领空的详细航线图。7月19日,美国人回复说:“没有任何美国军用飞机飞越苏联上空,苏联的指责纯粹是蓄意捏造。”
  但是,U-2侦察机的飞行任务暂时停止了。在消停了大约10个月后,它又重新活跃在了苏联边境的上空。然而,侦察行动进行得越来越困难,因为苏联对空防御系统越来越警惕,跟踪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侦察机被苏军的地对空导弹击落,飞行员加里·鲍尔斯跳伞自救。但他刚一落地,就被国营农场的工人发现并抓获。后来军人把他带走,对其进行搜身,缴获了一枚自杀用的毒针和一份勤务细则。当赫鲁晓夫获悉这一消息时,他正在观礼台上向参加节日游行的群众队伍挥手致意,他“为这件意外的喜事高兴”,因为“多少年来我们伤透了脑筋,而苦于没有办法”。鲍尔斯被俘后,苏联对他进行了公开审判,以“间谍罪”判处鲍尔斯10年监禁。飞机的残骸,包括摄像机、胶卷等统统被没收。一夜之间,U-2侦察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鲍尔斯事件”也引发了一连串反应:原定于5月中旬召开的美、苏、英、法四国高峰会议流产,艾森豪威尔的访苏计划也被取消。
  被俘事件迫使美国停止了U-2的侦察活动。于是,一种被称为“日冕”的轨道卫星系统,开始取代U-2的地位。“日冕”卫星系统能在100英里的高空拍摄地面图像,再把胶片装进一个密闭容器投向陆地。具有特殊隔离层的密闭容器在进入大气层后,有一个降落伞会自动打开,空军方面将会捕捉到它。1976年12月,美国第一颗“凯南”侦察卫星升空,该卫星可以分辨6英寸以上的物体,它在500英里高空拍摄的苏联黑海造船厂的照片上,甲板旁起重机上的缆绳清晰可辨。多年后,美国一位军事分析家曾这样评价美国的太空偵察卫星:“这是本世纪最有意义的技术发明之一,事实上,它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仅次于原子弹。空中摄影侦察卫星消弭了人们对于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武器发展情况以及战争即将来临的种种疑虑,在稳定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格局被打破,但冷战思维却一直被西方国家一些政界和军界人士顽固地秉持着。据俄罗斯媒体披露,在2000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空中侦察飞行就达1000架次左右,俄罗斯防空雷达几乎每周可以跟踪到几十架次的美国侦察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侦察飞行。
  (作者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了使用几年来ARRAY360特种蛋白分析仪5例典型故障维修实例,希望对同行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两大约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结构指标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
目的掌握安徽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全国统一调查方案,分层整群抽取48个农村调查点和18个城镇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人数不少于250人。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
结合实际工作,对SPECT、ECT、PET/CT以及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医用射线装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进行了探讨,包括采用标准、控制指标、污染源分析、影响预测、公众参与、辐射防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