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与预成之间 等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案例中,教师一方面希望教学活动能按照自己的预先设计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觉得生成的问题可能也有价值。如果按教学设計“走”,似乎影响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如果跟随生成的问题,又恐原定的活动目标难以达成。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应该如何看待课程的生成和预成的关系问题,并且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问题。
  我们知道,预成活动为幼儿发展提供基本保障,生成活动为幼儿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实现一个教育目标有多种途径,很难说它们孰优孰劣;实现一个教育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换句话说,一个具体的教育目标往往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实现的。因此,在预成活动的框架下,教师应把握种种生成活动的可能,在生成和预成之间找到动态的平衡点,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本案例的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是按原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还是组织幼儿对生成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在于教师如何在幼儿发展的总目标和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最终决定是否在有限的集体活动时间内,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北京 徐杰)
  
  突发事件处理“三步曲”
  田 杰
  
  第一步:调整心态,冷静面对。幼儿活泼好动、爱说爱问,所以在活动中出现突发事件是合情合理的。教师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和处理。
  第二步:抓住重点,因势利导。对于突发事件,我认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让幼儿现场来讨论解决的。如果正好是与本次活动相关的问题,或者是一个存在于大多数幼儿身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否则教师可以延后处理。
  第三步:事后反思,注重积累。对于每次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都要在事后及时反思并记录,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处理会有更好的效果,下次备课和组织活动时应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教师只有做到事后反思,注重积累,才能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江苏南京 田 杰)
其他文献
目标:  1.感知10以内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大胆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准备:  1.种子(蚕豆、花生米、玉米粒)及其标记,1~10的数字贴纸,磁性标记,实物投影仪。  2.记录单,黑色水笔,筷子,篓子,1~10数字印章,印泥。  过程:    一、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猜测游戏内容。  师:这些是什么?猜猜看,一会儿我们会玩什么游戏?  幼:蚕豆!花生
幼儿午觉睡不着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督促、训斥,往往没什么效果。幼儿睡不着有不同的原因,我们要做的是细心观察,找出原因,让他们开心、舒适地入睡。  有的幼儿睡不着是因为精力充沛,常常要玩很久才有睡意。对于这类幼儿,我们可以加大其平时的活动量,安排适量的“工作”,帮助他消耗过剩的体力。这样不但能使幼儿快点入睡,还能发展其各方面的能力。  有的幼儿午睡时总是想上厕所。对于这类幼儿,睡前不要让他喝太多的水
摘 要 大数据和云计算引发了德育大变革,新的科技为德育变革注入了新的动力。伴随信息革命的推进,德育也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道德教育的思维模式、管理手段和价值判定悄然发生变化。德育工作者应该主动接受大数据洗礼,让长期以来偏重于情感经验主义的学校德育走向科学化,让德育天平上的情感与理性达到平衡。  关 键 词 云计算;大数据;德育;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
小班新来一个男孩叫萌萌,高高大大,聪明懂事,自理能力特别强。一天早上,萌萌高高兴兴地对我说:“老师,看我的新裤子!”为了不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我只是笑着点点头。萌萌还想说什么,这时一位家长向我交代孩子服药的事,萌萌与我的讲话便中断了。第二天吃完午饭我正在洗碗,萌萌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新裤子是我自己穿的。”我对他点点头,依然埋头洗碗。萌萌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第三天萌萌从厕所出来就对我说他把裤子
我觉得《咿呀咿呀呦》是一个颇具特色又富有学习与研讨价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意义在于如何使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既有情趣又有发展效益——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结合我们正在探索的关于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谈以下几点感悟。    一、趣味盎然,使教学活动富有魅力    这一集体教学活动给人的强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满魅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童话世界”,孩子们玩在其中
摘要 以科学学科为试点的学科德育教学实践,让科学课堂变得鲜活而富有人文气息,引发了学校教师对学科德育观念的反思;进而以主题化校本研修,推动各学科协同开展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发挥班主任这一德育中坚的领衔作用,加强各学科德育集体备课,带动更多教师协同发展,实现全员育人。  关键词学科德育;全员育人;校本主题研修;德育科研机制  教学的德育性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道德教育本是各学科课程的应有之义。
关于教具的设计  甘肃酒泉市机关幼儿园 张 鹏    在原方案中,教师利用幼儿对玩具和饮料的浓厚兴趣,巧妙地实现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新玩具的探索和品尝饮料方面,既冲淡了对于各种打开方式的探索,又影响了经验的梳理。  从小班幼儿手部动作的发展水平和安全角度考虑,让他们学习打开软包装比较合适,如,解开绳结,松开松紧带,撕开粘扣带,解开扣子,等等。建议把玩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通过开发乡土德育课程,加厚学生人文积淀;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涵养学生人文情怀;加强学科教学融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丰厚学生人文底蕴,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底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5-00-02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智慧,是民族精神之
教师发现小小午休时总是很兴奋,不仅自己不睡,还影响同伴休息。教师好几次通过电话向小小的父母反映这一情况,但小小依然如故。教师没办法,只好找来小小的妈妈面谈。  教师:小小最近不知怎么了,午睡情况很不好。  妈妈:我听您说过这个事情,真不好意思,我也找不出原因,她周末在家也不午睡,不过晚上睡得很好。  教师:你要培养她按时午睡的习惯,每次一到12点就要求她上床安静地躺一会儿。  妈妈:她没这个习惯,
政政只因想折大鱼而遭到“冷遇”,我分析政政很有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也不明白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先折小鱼。面对这一案例。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然后从幼儿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所思所为以及成人对他们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政政或许从此会变得很“乖”,但这是教师希望看到的吗?故意让幼儿受挫。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吗?让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退却并想办法克服,并不表明幼儿要放弃他应有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