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部署,牵住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的“牛鼻子”。为了帮助读者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就读者最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综合编辑了这组文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画出了一幅清晰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路径图——
■ “历史方位”
《决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時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决定》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 “目标任务”
《决定》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 “重大原则”
《决定》提出要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必须遵循以下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这5大原则,是《决定》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来的,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 “制度创新”
《决定》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各项制度。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意味着今后将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意味着将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作出全面安排,必将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 “现代农业”
《决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决定》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7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引人关注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被放在7项部署的首位。
《决定》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作出系统部署,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真正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城乡一体化”
《决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决定》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从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等8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
■ “政治保证”
《决定》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作出系统部署: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这一系列具体部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必将对建设文明、清廉、和谐的新农村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部署,牵住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的“牛鼻子”。为了帮助读者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就读者最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综合编辑了这组文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画出了一幅清晰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路径图——
■ “历史方位”
《决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時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决定》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 “目标任务”
《决定》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 “重大原则”
《决定》提出要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必须遵循以下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这5大原则,是《决定》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来的,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 “制度创新”
《决定》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各项制度。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意味着今后将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意味着将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作出全面安排,必将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 “现代农业”
《决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决定》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7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引人关注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被放在7项部署的首位。
《决定》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作出系统部署,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真正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城乡一体化”
《决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决定》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从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等8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
■ “政治保证”
《决定》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作出系统部署: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这一系列具体部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必将对建设文明、清廉、和谐的新农村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