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山东省烟台市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对策。
关键词 海水养殖;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山东省烟台市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和人们对海洋动植物蛋白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水养殖业越来越受到世界沿海各国的重视,并成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主流方向。我国海水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被利用的场地是潮间带,主要进行贝类、对虾以及海水鱼类的池塘养殖。我国历经“鱼”、“虾”、“贝”、“藻”及“参”5次海水养殖浪潮,从而使“养殖高于捕捞”、“海水超过淡水”的两大历史性突破,也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海水养殖国家。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弥补了由于海洋资源衰竭引起的海洋水产品产量缺口,丰富了市场,而且为沿海渔民从以捕鱼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转向走“以养为主、捕养结合”之路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 山东省烟台市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烟台海洋资源丰富,是山东省唯一跨黄海、渤海的城市,海域面积2.6万km2,是陆域面积的2倍,全市海岸线长909 km,占全省的22.5%。沿岸分布着龙口湾、丁字湾等7个面积较大的海湾,拥有500平方米以上海岛72个,岛屿岸线长206.6 km,面积68.6 km2,占全省的40.7%,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全国优势水产品主产区,盛产海参、对虾、鲍鱼及扇贝等多种海珍品,具有捕捞价值的近海生物品种100多个。
全市从事海洋科技研发的人员1 000多人,学科带头人80多人,具有博士学历50多人,硕士学历200多人。拥有国家级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13个、省级循环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16个。拥有中国海岸带研究所、山东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及烟台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承担科研课题、攻克前沿领域技术解决亟需解决的产业问题。
目前,烟台市海水养殖与新品种开发的规模和技术居全国前列,建有全国最大的100万m3健康苗种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200万m2,全市海珍品增养殖面积达到3万hm2,盛产海参、扇贝、蛤类、鲆鲽鱼、石斑鱼及河豚等主导品种,海珍品良种覆盖率达95%,渔业科技贡献率达65%。
在海水新品种开发方面,突破了从数十个新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开发了多个优良新品种,如“荣福”、“901”、“蓬莱红”栉孔扇贝、“丹法鲆”大菱鲆和“鲆优1号”牙鲆等生长性状良好、抗逆性强的海水养殖新品种。在设施渔业方面,拥有国际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以及循环水与智能网箱相结合的陆海接力养殖等一些列新模式,不仅通过专家的鉴定与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863、“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山东省科技攻关等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不仅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将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产业发展。
在设施渔业方面主要开展工厂化循环水高效养殖、利用20 m等深线海域开展离岸型智能型深水网箱养殖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产产量达到60 kg/m3,高效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抗风浪性强、配套设施完善,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循环水与智能网箱相结合的陆海接力养殖
烟台市在海水鱼类养殖、海水新品种开发和设施渔业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无论从规模与技术上均居全国前列。
2 烟台海水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水平差异较大,未能形成标准化生产
目前,烟台海水养殖业虽然形成了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情况,但是各个企业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并且相差悬殊。一些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企业,能够积极地寻找产学研机构,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开发前沿领域技术,而其他一些企业,则急功近利,更多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科技创新在企业长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海水养殖企业因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未能形成标准化生产,而标准化的制定,需要更多单位共同参与而制定。
2.2 优良新品种的开发及高附加值品种的开发技术与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新品种的研发过程漫长,高附加值品种的规模与数量还需要提升,一些名特优品种的育苗技术难关尚未突破,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目前,部分苗种生产场条件较差,设备落后陈旧,苗种质量得不到保证,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科技人才引进与必要的科研平台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高层次人才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支持,但目前,烟台市人才储备不足,培训机制不够健全,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布局不够完善,其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4 政策体系与配套资金支持有待完善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水养殖也发展迅速,改革开发30 a多来,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吃鱼问题,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和世界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渔业产值份额由建国时的不足1%提高到10%左右,目前,虽然产业发展较快,但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与配套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引导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才能更为有效的推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3 烟台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对策
3.1 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产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产业发展接触最为紧密,因此,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推进,对于推进产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应逐步强化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可在政策上进行引导,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扶持,科研单位参与指导,鼓励支持企业尤其是创新基础好、创新性强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鼓励承担省、市科技攻关、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等重大课题,并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结合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加强技术成果宣传,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
3.2 加强产业集群内产学研合作
就目前产业发展状况而言,应加强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尤其是目前的产业技术联盟,集成多家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合作体系,形成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克产业前沿领域技术,解决亟需解决的产业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3.3 加强优良品种开发的技术与设备设施水平
一个优良品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面对目前产业现状,需要加新品种开发的力度,不仅要通过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以及自然群体中进行筛选,也需综合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与手段,开发优良新品种,同时,完善苗种繁育的设备设施化水平,为新品种开发提供重要的保障。
3.4 加强高效节能型设施渔业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的海水养殖规模较大,但技术上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未形成装备体系、生产效率不高,未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高,而目前环境污染、滩涂及近海环境破坏、水资源不足等现实因素,需要加强高效、节能设施渔业的科研开发水平,提高系统装备的国产化率,提升产业中的应用比例,应鼓励企业应用、开发高效、节能型设施渔业装备,奖励在高效、节能设施渔业应用与推广方面做出贡献的企业、科研单位、个人。
3.5 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与资金扶持
海水养殖产业属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而多年前的发展并未形成强大的技术、产业优势,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需政策的引导,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与科研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另外,企业的研发需大量的研发经费,并在产品研发成功并销售后才能陆续回收,而随着人工、原材料等成本的大幅上涨,创新过程中的企业资金压力凸显,因此需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在资金方面加强扶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海水养殖;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山东省烟台市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和人们对海洋动植物蛋白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水养殖业越来越受到世界沿海各国的重视,并成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主流方向。我国海水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被利用的场地是潮间带,主要进行贝类、对虾以及海水鱼类的池塘养殖。我国历经“鱼”、“虾”、“贝”、“藻”及“参”5次海水养殖浪潮,从而使“养殖高于捕捞”、“海水超过淡水”的两大历史性突破,也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海水养殖国家。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弥补了由于海洋资源衰竭引起的海洋水产品产量缺口,丰富了市场,而且为沿海渔民从以捕鱼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转向走“以养为主、捕养结合”之路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 山东省烟台市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烟台海洋资源丰富,是山东省唯一跨黄海、渤海的城市,海域面积2.6万km2,是陆域面积的2倍,全市海岸线长909 km,占全省的22.5%。沿岸分布着龙口湾、丁字湾等7个面积较大的海湾,拥有500平方米以上海岛72个,岛屿岸线长206.6 km,面积68.6 km2,占全省的40.7%,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全国优势水产品主产区,盛产海参、对虾、鲍鱼及扇贝等多种海珍品,具有捕捞价值的近海生物品种100多个。
全市从事海洋科技研发的人员1 000多人,学科带头人80多人,具有博士学历50多人,硕士学历200多人。拥有国家级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13个、省级循环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16个。拥有中国海岸带研究所、山东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及烟台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承担科研课题、攻克前沿领域技术解决亟需解决的产业问题。
目前,烟台市海水养殖与新品种开发的规模和技术居全国前列,建有全国最大的100万m3健康苗种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200万m2,全市海珍品增养殖面积达到3万hm2,盛产海参、扇贝、蛤类、鲆鲽鱼、石斑鱼及河豚等主导品种,海珍品良种覆盖率达95%,渔业科技贡献率达65%。
在海水新品种开发方面,突破了从数十个新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开发了多个优良新品种,如“荣福”、“901”、“蓬莱红”栉孔扇贝、“丹法鲆”大菱鲆和“鲆优1号”牙鲆等生长性状良好、抗逆性强的海水养殖新品种。在设施渔业方面,拥有国际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以及循环水与智能网箱相结合的陆海接力养殖等一些列新模式,不仅通过专家的鉴定与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863、“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山东省科技攻关等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不仅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将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产业发展。
在设施渔业方面主要开展工厂化循环水高效养殖、利用20 m等深线海域开展离岸型智能型深水网箱养殖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产产量达到60 kg/m3,高效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抗风浪性强、配套设施完善,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循环水与智能网箱相结合的陆海接力养殖
烟台市在海水鱼类养殖、海水新品种开发和设施渔业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无论从规模与技术上均居全国前列。
2 烟台海水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水平差异较大,未能形成标准化生产
目前,烟台海水养殖业虽然形成了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情况,但是各个企业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并且相差悬殊。一些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企业,能够积极地寻找产学研机构,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开发前沿领域技术,而其他一些企业,则急功近利,更多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科技创新在企业长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海水养殖企业因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未能形成标准化生产,而标准化的制定,需要更多单位共同参与而制定。
2.2 优良新品种的开发及高附加值品种的开发技术与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新品种的研发过程漫长,高附加值品种的规模与数量还需要提升,一些名特优品种的育苗技术难关尚未突破,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目前,部分苗种生产场条件较差,设备落后陈旧,苗种质量得不到保证,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科技人才引进与必要的科研平台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高层次人才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支持,但目前,烟台市人才储备不足,培训机制不够健全,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布局不够完善,其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4 政策体系与配套资金支持有待完善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水养殖也发展迅速,改革开发30 a多来,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吃鱼问题,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和世界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渔业产值份额由建国时的不足1%提高到10%左右,目前,虽然产业发展较快,但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与配套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引导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才能更为有效的推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3 烟台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对策
3.1 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产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产业发展接触最为紧密,因此,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推进,对于推进产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应逐步强化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可在政策上进行引导,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扶持,科研单位参与指导,鼓励支持企业尤其是创新基础好、创新性强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鼓励承担省、市科技攻关、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等重大课题,并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结合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加强技术成果宣传,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
3.2 加强产业集群内产学研合作
就目前产业发展状况而言,应加强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尤其是目前的产业技术联盟,集成多家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合作体系,形成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克产业前沿领域技术,解决亟需解决的产业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3.3 加强优良品种开发的技术与设备设施水平
一个优良品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面对目前产业现状,需要加新品种开发的力度,不仅要通过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以及自然群体中进行筛选,也需综合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与手段,开发优良新品种,同时,完善苗种繁育的设备设施化水平,为新品种开发提供重要的保障。
3.4 加强高效节能型设施渔业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的海水养殖规模较大,但技术上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未形成装备体系、生产效率不高,未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高,而目前环境污染、滩涂及近海环境破坏、水资源不足等现实因素,需要加强高效、节能设施渔业的科研开发水平,提高系统装备的国产化率,提升产业中的应用比例,应鼓励企业应用、开发高效、节能型设施渔业装备,奖励在高效、节能设施渔业应用与推广方面做出贡献的企业、科研单位、个人。
3.5 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与资金扶持
海水养殖产业属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而多年前的发展并未形成强大的技术、产业优势,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需政策的引导,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与科研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另外,企业的研发需大量的研发经费,并在产品研发成功并销售后才能陆续回收,而随着人工、原材料等成本的大幅上涨,创新过程中的企业资金压力凸显,因此需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在资金方面加强扶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