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校园足球发展的“四难”
一难:外界环境和自身的影响。受国家队成绩的影响,青少年对足球的热情是每况愈下。另外,学生缺乏热情也与足球本身有一定关系。足球技术要求较高,运动量和负荷也比一般运动都大,踢球过程中个人触球时间及射门次数非常有限,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学生对足球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
二难:课堂教学的弱化。相比其它一些项目的教学,足球教学更难组织,这主要是器材难以管理,而少发球和控制球,学生的练习密度和时间少,就没什么教学效果。为此许多老师在足球教学时,采用最多的是教学比赛和游戏,还有的干脆放弃了这一内容。如果连教学主阵地——课堂都不顾,显然要发展校园足球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难:学校及老师的自我保护。踢足球确实存在着危及学生健康的隐患,有些根本是老师难以控制的,就连一些高级别的职业联赛中都常常出现伤人事故,何况这些血气方刚技术一般的学生。此外,教师也会考虑自我保护。不管如何,在课堂上出现意外事故,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责任,在很多学校,对安全事故当事人的处罚相当严厉。
四难: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师资和场地是限制校园足球发展一只最大拦路虎,师资的问题还好解决,可场地是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广大农村中小学有踢球场所的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塑胶场地,一个小操场,不可能让出来给踢足球,别的场地如篮球场,就更难有空的时候。
2.校园足球发展的“五计”
第一计:普遍发展计。发展校园足球,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培养职业球员,它一方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作为校本课程而存在。低年级同学不能踢球,可拿足球当手球,让他们在玩、抱、踢过程中感知足球、认识足球,通过足球提高他们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小学高年级同学通过像打保龄球(用脚踢球击倒瓶子)、遛猴、射门得分等游戏,借游戏的趣味性广泛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初中高中学生在掌握了足球一些基本技术后,鼓励他们自由发展,形成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第二计:抓住课堂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任何放弃和忽视课堂教学,无论如何是不对的。足球教学较难组织,这并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关键是看我们广大体育老师能否积极去探索。分组教学、发挥体育骨干作用、科学安排练习队形等,对提高课堂组织形式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时,不要总是先从颠球开始,也不要总把颠球放在准备活动中,这是因为颠球靠课堂几分钟难以学会,如果学生感觉自己不能掌握,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兴趣。如果适当地安排一些有针对性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当然是理想的,可千万不要借这个名义,将游戏进行到底。
第三计:小联赛和保险计。精彩激烈的比赛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好方法,而校园足球小联赛是掀起校园足球热的一个重要手段。校园足球小联赛参赛形式多样,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兴趣小组为单位。为增强比赛的观赏性,提高比赛的趣味性,非常有必要对比赛规则进行修改,如参赛人数、比赛时间、场地大小及其它诸多方面。
比赛难免出现意外事故,而保险的保障就显得非常重要。就如每辆汽车都必须购买保险一样,最好能规定每位参赛队员都必须购买,虽说我们都不愿意用,但非常时刻却万万不能少。现在的保险也确实非常实惠有用,并且手续简单方便,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及学校,都是一把保护伞。
第四计:自我提高计。学校不可能配齐不同专业的老师,其实大学期间几乎所有项目都学习过,问题出在毕业以后,老师很少对学过的技术、技能进行练习和巩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从教十余年来,作者深有感受,随着年龄的渐进,运动能力的衰退,很多技术动作都不敢做,有的甚至忘得差不多了。
体育老师要提高自身运动技能。首先,要做到课堂经常进行运动技术教学,不上“放羊”课;其次,课余多练习,像足球这样的球类项目,在课余可以和学生结伴多踢踢,一来可锻炼身体,二来可提高自身运动技能;第三,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体育老师的考核与培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运动技术层面也应该高度引起重视。
第五计:因地制宜计。在大足球场上踢球,对中小学生而言,也是有弊端的。场地大相应触球时间就少,技术在大个子和体能好的同学面前难以体现,而在小场地上踢球就不同,更能促进学生的足球技术、配合及意识。
相信条件再不好,一块与篮球场大小的空地总还是有的,将里面的石头挖出来,把上面的坑坑洼洼填平。小场地可以不要守门员,球门就更好解决,上场人数不限。有条件利用条件,没条件创造条件,总之,中国足球要发展,校园足球是基础。
一难:外界环境和自身的影响。受国家队成绩的影响,青少年对足球的热情是每况愈下。另外,学生缺乏热情也与足球本身有一定关系。足球技术要求较高,运动量和负荷也比一般运动都大,踢球过程中个人触球时间及射门次数非常有限,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学生对足球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
二难:课堂教学的弱化。相比其它一些项目的教学,足球教学更难组织,这主要是器材难以管理,而少发球和控制球,学生的练习密度和时间少,就没什么教学效果。为此许多老师在足球教学时,采用最多的是教学比赛和游戏,还有的干脆放弃了这一内容。如果连教学主阵地——课堂都不顾,显然要发展校园足球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难:学校及老师的自我保护。踢足球确实存在着危及学生健康的隐患,有些根本是老师难以控制的,就连一些高级别的职业联赛中都常常出现伤人事故,何况这些血气方刚技术一般的学生。此外,教师也会考虑自我保护。不管如何,在课堂上出现意外事故,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责任,在很多学校,对安全事故当事人的处罚相当严厉。
四难: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师资和场地是限制校园足球发展一只最大拦路虎,师资的问题还好解决,可场地是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广大农村中小学有踢球场所的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塑胶场地,一个小操场,不可能让出来给踢足球,别的场地如篮球场,就更难有空的时候。
2.校园足球发展的“五计”
第一计:普遍发展计。发展校园足球,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培养职业球员,它一方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作为校本课程而存在。低年级同学不能踢球,可拿足球当手球,让他们在玩、抱、踢过程中感知足球、认识足球,通过足球提高他们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小学高年级同学通过像打保龄球(用脚踢球击倒瓶子)、遛猴、射门得分等游戏,借游戏的趣味性广泛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初中高中学生在掌握了足球一些基本技术后,鼓励他们自由发展,形成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第二计:抓住课堂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任何放弃和忽视课堂教学,无论如何是不对的。足球教学较难组织,这并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关键是看我们广大体育老师能否积极去探索。分组教学、发挥体育骨干作用、科学安排练习队形等,对提高课堂组织形式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时,不要总是先从颠球开始,也不要总把颠球放在准备活动中,这是因为颠球靠课堂几分钟难以学会,如果学生感觉自己不能掌握,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兴趣。如果适当地安排一些有针对性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当然是理想的,可千万不要借这个名义,将游戏进行到底。
第三计:小联赛和保险计。精彩激烈的比赛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好方法,而校园足球小联赛是掀起校园足球热的一个重要手段。校园足球小联赛参赛形式多样,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兴趣小组为单位。为增强比赛的观赏性,提高比赛的趣味性,非常有必要对比赛规则进行修改,如参赛人数、比赛时间、场地大小及其它诸多方面。
比赛难免出现意外事故,而保险的保障就显得非常重要。就如每辆汽车都必须购买保险一样,最好能规定每位参赛队员都必须购买,虽说我们都不愿意用,但非常时刻却万万不能少。现在的保险也确实非常实惠有用,并且手续简单方便,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及学校,都是一把保护伞。
第四计:自我提高计。学校不可能配齐不同专业的老师,其实大学期间几乎所有项目都学习过,问题出在毕业以后,老师很少对学过的技术、技能进行练习和巩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从教十余年来,作者深有感受,随着年龄的渐进,运动能力的衰退,很多技术动作都不敢做,有的甚至忘得差不多了。
体育老师要提高自身运动技能。首先,要做到课堂经常进行运动技术教学,不上“放羊”课;其次,课余多练习,像足球这样的球类项目,在课余可以和学生结伴多踢踢,一来可锻炼身体,二来可提高自身运动技能;第三,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体育老师的考核与培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运动技术层面也应该高度引起重视。
第五计:因地制宜计。在大足球场上踢球,对中小学生而言,也是有弊端的。场地大相应触球时间就少,技术在大个子和体能好的同学面前难以体现,而在小场地上踢球就不同,更能促进学生的足球技术、配合及意识。
相信条件再不好,一块与篮球场大小的空地总还是有的,将里面的石头挖出来,把上面的坑坑洼洼填平。小场地可以不要守门员,球门就更好解决,上场人数不限。有条件利用条件,没条件创造条件,总之,中国足球要发展,校园足球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