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是一个室内乐品牌,每年初夏,这个“高大上”的艺术品牌都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和小剧场拉开帷幕。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连十几场顶级水平的音乐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室内乐名团演释得精彩纷呈。2014年的五月音乐节被冠以“完全莫扎特”主题,从开幕式音乐会到闭幕式音乐会,其间贯穿着“以莫扎特为核心”的乐团、演奏家和曲目。不过,有几场音乐会则不尽然,但相对的“独立性”和看点仍然很多(比如嘉兰古乐团音乐会、美杰三重奏音乐会等就没有莫扎特的作品)。我在本届五月音乐节中共欣赏了五场音乐会,这几场音乐会可谓形式不一,各具亮点。
真正巴洛克风格的展示
5月9日晚,来自意大利的欧洲嘉兰古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这是本届音乐节的第二场演出。欧洲嘉兰古乐团成立于1990年,小提琴家法比奥·比昂迪是其创办人。这位热衷于古乐,集小提琴家、指挥家为一身的意大利人,自打创建了这个由十几个人组成的乐团后,便立即率领乐团开始了世界性的巡演,不久就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如今的欧洲嘉兰古乐团是活跃于世界各大剧院、音乐厅(斯卡拉歌剧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阿尔伯特音乐厅、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常客。而作为富有特色的古乐团,他们录制的唱片亦屡获世界奖项,首张维瓦尔第协奏曲专辑就同时获得了威尼斯Premio Cini奖和音乐震撼奖,随后连续获得了五个“金音叉”奖、RTL奖等。
欧洲嘉兰古乐团最擅长演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被人们称为巴洛克音乐的“翘楚”。演出当晚,乐团以最擅长的维瓦尔第的作品之一——歌剧《赫拉克勒斯在铁尔莫东河》序曲拉开帷幕,这首作品我是头一次听,挺有味道和特色的。整场音乐会,人们听到的也全是维瓦尔第的作品。乐团仅有十三人,演奏的全是古乐器(大提琴不用尾柱,弦乐都用古弓子),他们奏出的音乐极干净、极工整,在古钢琴和琉特琴的衬托下,十几件弦乐器变化丰富地演奏着“对称”式的乐句,时而欢快,时而温馨,时而高亢,时而静谧,音乐显得流畅而富有气质。而既为首席又为指挥的比昂迪,独奏了维瓦尔第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显示出了“轻车熟路”般的驾驭力和娴熟的音乐感悟力。欧洲嘉兰古乐团带来了真正的巴洛克风格展示,全场“亮点”频出,使人们感受到了“古典的新颖”。
古典的完全莫扎特“回旋”
5月11日,黄蒙拉与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名为“完全莫扎特‘回旋’”。其实,这并非包含莫扎特《回旋曲》的音乐会,而是以古典主义作品为内容的精品室内乐音乐会。有意味的是,莫扎特的作品仍为其中的“主打”,《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和《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占据着音乐会的“半壁江山”,而博切利尼的《D大调第四交响曲》和海顿的《E小调第四十四交响曲》则成为了另一半作品。
黄蒙拉是目前颇有名气的小提琴家,此次演奏“莫四”,我感觉他又有了艺术上的进步。以往的黄蒙拉,拉琴偏“技术型”,速度快而音色粗,音乐华丽而略欠内涵,而当晚的他却似成熟的艺术家般精雕细刻,演奏中带有沉稳的气质和自信的特征。莫扎特的作品音乐难度很大,其风格的准确把握是每一位演奏者都难以跨越的“瓶颈”。黄蒙拉没有令人失望,他演奏的“莫四”充满着生命力和趣味感,三个乐章的音乐对比鲜明,高雅性、抒情性、快乐性融为一体,有着一气呵成的连贯感。应该说,这样的演奏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成熟演奏。
成立于1974年的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是富有国际影响的东欧室内乐团,乐团演奏家普遍技术好,声音漂亮,这也是东欧乐团的典型特点,当晚他们从第一首曲目开始就给人们留下了精致的印象。指挥家尼古拉·朱利亚尼手势清晰,音乐细腻,博切利尼的《D大调第四交响曲》被他处理得华丽、严整而带有情趣,余下的莫扎特《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和海顿《E小调第四十四交响曲》,他则挥得甚为严谨,音乐上雅致、凝重、欢愉色彩甚浓。朱利亚尼虽是意大利指挥家,但德奥作品在他手下却毫不陌生,这一点很是难得。
跨界的“国王歌手”音乐会
提起英国“国王歌手”合唱团,音乐爱好者们无不熟悉和喜爱。这个活跃乐坛四十余载的“跨界”组合,曾经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和享受。本次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有幸邀请了这个传奇性的“微型”合唱团。5月17日,他们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
我过去只听说过这个六人合唱组合在世界上名气很大,然而当天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后,我还是被那场面惊住了。观众席上年轻人居多,他们都是“国王歌手”的忠实粉丝。音乐会进行中,每首歌曲唱罢便掌声雷动,欢声不已,说实话,我还真没有经历过这种类似于流行演唱会似的“爆棚”场面。
“国王歌手”合唱团由六人组成,其中两个超男高音、一个男高音、两个男中音、一个男低音,六人完成了合唱团的全部声部(超男高音为一、二女声)。他们的演唱是无伴奏的,彼此靠特殊音色变换和“口技”相互伴奏,其间的和谐与巧妙令人惊叹。我观察他们的演唱,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则,声音和谐。这是听过他们演唱的人都能够感觉到的。“国王歌手”合唱团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纯净的音色和精确的音准,因而演唱时和声效果极佳,很多“个性和弦”都有着清晰而自然的展示,彼此间音高与音色的配合达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二则,声部流畅。“国王歌手”合唱团尽管只有六人,但他们的声部却包含了混声合唱的全部声部,因而演唱的效果非常丰满而均衡。个人非常欣赏他们的两个超男高音(演唱女一高和女二高),这两位歌唱家属于假声男高音,他们的演唱极似女声,很多高泛音显得飘、透、亮,加之完美的音准和音色,使得合唱的旋律声部非常清晰。而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则自然地游离穿插,四个声部的配合相当默契。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演唱听来才像是数十人的混声合唱效果。
三则,音乐自然。“国王歌手”合唱团演唱的最大优点就是自然协调,说他们“跨界”,是说他们的演唱包含着古典唱法的严谨和流行唱法的放松。这六位歌唱家在演唱时,均能够做到声从口出,乐从心生,很多歌曲的旋律似从他们心中“流淌”而出,没有刻意的做作和“扭捏”的作态。 四则,节奏出奇。“国王歌手”合唱团的歌唱家们个个是节奏的高手,他们的身上有着先天优越的节奏感,六个人在演唱时始终处在一种活的生命动力中。韵律的感觉、重音的把握、节拍的变迭,所有的一切均掌握在六个人的统一意念中。尤其在演唱格什温的爵士歌曲时,那种天生的“错位”动感在连续的切分节奏中不断摇曳,显现出了轻松的、生机勃勃的奇异效果。
“国王歌手”音乐会令人着迷和感叹,但也有着自身单薄的弱点。这样一台完整的音乐会,六个人以同样的形式、同样的方法一首首地唱下去,难免令人感到倦乏。更何况他们演唱的歌曲局限性较大,均为美国金曲(传统福音歌曲和流行金曲),故曲目变化上反差不够,对比不强,这也是我个人对音乐会演唱略感不足的地方。
重现的“美杰三重奏”音乐会
5月21日,由吕思清、秦立巍、孙颖迪组成的“美杰三重奏”,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了钢琴三重奏音乐会。
2013年我首次听到这个组合的演奏时,便有一种强强相遇、强强相依的感觉。由于这三位音乐家均是独奏家中的佼佼者,故结合起来大有个性与共性相吸、风格与特点相融的韵味。
音乐会的第一首乐曲是海顿的《G大调第三十九钢琴三重奏“吉普赛”》。这是一首规整的古典作品,音乐宁静致远而清新高雅,三个乐章的快、慢、快对比十分显著,而末乐章的“吉普赛”风快板则显得最富个性。三位音乐家的演奏浑然一体,技术与音乐的结合流畅自然,古典的乐风在三件乐器中均能得到完好的呈现。
阿伦斯基的《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是当晚较大的作品,也是最令我着迷的作品。它那浓郁而伤感的俄罗斯情调沁人心脾,延绵不断的温馨旋律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上“倾诉”,而钢琴的点缀和“支撑”则相当富有韵味。三位演奏家的演奏珠联璧合,音乐融为一体,美不胜言。
伯恩斯坦的《钢琴三重奏》富有现代意识和爵士风格。对于三位年轻演奏家来说,这样的作品奏起来可谓“得心应手”,技术上毫无负担。而在风格和特色上,我认为还欠缺一种自然的内在律动,即“节奏语言”的同一性和自生性。试想,这样的作品若是由一个黑人重奏组来演奏,其效果定会被更好地展示出来。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这首乐曲是去年美杰三重奏演出的“爆棚”作品,据说今年音乐会原本没有此曲,因为听众的强烈要求,音乐家们才将它加上的。说实话,这首三重奏的确是当晚音乐会中最具亮点的作品,三位音乐家的表现都在此时达到了高潮,整首乐曲他们演奏得精彩纷呈,很多激动之处完全令人兴奋、窒息和陶醉,一曲下来,满场听众为之沸腾。由此看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已经成为了美杰三重奏小组的“音乐名片”。
收官的完全莫扎特“致敬”
五月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于5月24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这是一场完全由莫扎特作品组成的音乐会,由中国钢琴家陈萨携手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演出。
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是莫扎特的《D大调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实践证明,莫扎特这类作品非常适合三十余人的室内乐团演奏。当晚,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在指挥家赫拉德·戈斯坦的指挥下,将这首作品演奏得清新亮泽而又晶莹剔透。乐团的各位音乐家都有着良好的技能和素质,他们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和演释,令听众大为钦佩。在他们到来之前,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刚好也在这个音乐厅演奏了这首交响曲。如若比较,伦敦莫扎特的演奏要好得多。波士顿交响乐团编制大,但演奏起来有些“脏”,而伦敦莫扎特的演奏则显得相当纯净。
接下来是莫扎特的《C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钢琴家陈萨一身素裙出场,给人们带来了清爽靓丽的感觉。音乐响起,陈萨的素雅变成了涓涓的音乐细流,双手轻拂琴键,一组组美妙的音符飘逸而出,令人舒适惬意。陈萨的演奏涉猎范围很广,我听过很多她弹的海顿、莫扎特作品,基本上都是清丽、秀美、剔透的。这说明,作为钢琴家,陈萨知道在演奏古典作品时,如何利用控制来获得纯净的声音和效果。而在我看来,她的演奏如再增加一些对比的表现幅度,使得音乐再鲜活一些就更好了。
一场完全由莫扎特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对于听众来说是个耐力的考验。如果没有相当的音乐修养,这种音乐会是极易让人“犯困”和走神的。当晚的闭幕音乐会就是这样,尽管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很优秀,陈萨的演奏功力也的确不凡,但长时间的同风格作品还是令很多人生出“倦意”。然而正当人们欲求变之际,下半场的曲目带来了“强心”般的效果,莫扎特的《D大调第九小夜曲“邮号”》奏响了,这是一首不常被演奏的作品(专业唱片版本很多),但它与作曲家其他作品不同的音乐趣味和风格,使人们在顷刻间“倦意”全无。
《D大调第九小夜曲》作于1779年,它是作曲家结束了巴黎旅行后创作的作品,其音乐明显带有异国情调。这首七个乐章的大型室内乐作品非常“耐听”,每个乐章都有令人着迷的音乐段落,特别是第六乐章中的马车邮号乐句,更是令人们感到趣味横生。
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不愧为英国第一室内乐团,他们演奏的《第九小夜曲》成为了当晚的最佳作品。如果说,在《第三十八交响曲》和《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中,人们还没有充分体会到他们演奏莫扎特作品的优势,那《第九小夜曲》的演奏就是一个很好的、全面的补充。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在向莫扎特“致敬”的宗旨下,以全部他的作品的演奏谢幕,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创意。随着莫扎特音乐的余音缭绕,一年一度的“室内乐百花园”——五月音乐节也更显现出了永不凋谢的魅力。在三周的时间里,国家大剧院的音乐舞台成为了室内乐的“领地”,形式不一、各具亮点的十余套音乐会,带给了人们“高精尖”的艺术享受。
真正巴洛克风格的展示
5月9日晚,来自意大利的欧洲嘉兰古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这是本届音乐节的第二场演出。欧洲嘉兰古乐团成立于1990年,小提琴家法比奥·比昂迪是其创办人。这位热衷于古乐,集小提琴家、指挥家为一身的意大利人,自打创建了这个由十几个人组成的乐团后,便立即率领乐团开始了世界性的巡演,不久就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如今的欧洲嘉兰古乐团是活跃于世界各大剧院、音乐厅(斯卡拉歌剧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阿尔伯特音乐厅、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常客。而作为富有特色的古乐团,他们录制的唱片亦屡获世界奖项,首张维瓦尔第协奏曲专辑就同时获得了威尼斯Premio Cini奖和音乐震撼奖,随后连续获得了五个“金音叉”奖、RTL奖等。
欧洲嘉兰古乐团最擅长演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被人们称为巴洛克音乐的“翘楚”。演出当晚,乐团以最擅长的维瓦尔第的作品之一——歌剧《赫拉克勒斯在铁尔莫东河》序曲拉开帷幕,这首作品我是头一次听,挺有味道和特色的。整场音乐会,人们听到的也全是维瓦尔第的作品。乐团仅有十三人,演奏的全是古乐器(大提琴不用尾柱,弦乐都用古弓子),他们奏出的音乐极干净、极工整,在古钢琴和琉特琴的衬托下,十几件弦乐器变化丰富地演奏着“对称”式的乐句,时而欢快,时而温馨,时而高亢,时而静谧,音乐显得流畅而富有气质。而既为首席又为指挥的比昂迪,独奏了维瓦尔第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显示出了“轻车熟路”般的驾驭力和娴熟的音乐感悟力。欧洲嘉兰古乐团带来了真正的巴洛克风格展示,全场“亮点”频出,使人们感受到了“古典的新颖”。
古典的完全莫扎特“回旋”
5月11日,黄蒙拉与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名为“完全莫扎特‘回旋’”。其实,这并非包含莫扎特《回旋曲》的音乐会,而是以古典主义作品为内容的精品室内乐音乐会。有意味的是,莫扎特的作品仍为其中的“主打”,《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和《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占据着音乐会的“半壁江山”,而博切利尼的《D大调第四交响曲》和海顿的《E小调第四十四交响曲》则成为了另一半作品。
黄蒙拉是目前颇有名气的小提琴家,此次演奏“莫四”,我感觉他又有了艺术上的进步。以往的黄蒙拉,拉琴偏“技术型”,速度快而音色粗,音乐华丽而略欠内涵,而当晚的他却似成熟的艺术家般精雕细刻,演奏中带有沉稳的气质和自信的特征。莫扎特的作品音乐难度很大,其风格的准确把握是每一位演奏者都难以跨越的“瓶颈”。黄蒙拉没有令人失望,他演奏的“莫四”充满着生命力和趣味感,三个乐章的音乐对比鲜明,高雅性、抒情性、快乐性融为一体,有着一气呵成的连贯感。应该说,这样的演奏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成熟演奏。
成立于1974年的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是富有国际影响的东欧室内乐团,乐团演奏家普遍技术好,声音漂亮,这也是东欧乐团的典型特点,当晚他们从第一首曲目开始就给人们留下了精致的印象。指挥家尼古拉·朱利亚尼手势清晰,音乐细腻,博切利尼的《D大调第四交响曲》被他处理得华丽、严整而带有情趣,余下的莫扎特《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和海顿《E小调第四十四交响曲》,他则挥得甚为严谨,音乐上雅致、凝重、欢愉色彩甚浓。朱利亚尼虽是意大利指挥家,但德奥作品在他手下却毫不陌生,这一点很是难得。
跨界的“国王歌手”音乐会
提起英国“国王歌手”合唱团,音乐爱好者们无不熟悉和喜爱。这个活跃乐坛四十余载的“跨界”组合,曾经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和享受。本次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有幸邀请了这个传奇性的“微型”合唱团。5月17日,他们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
我过去只听说过这个六人合唱组合在世界上名气很大,然而当天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后,我还是被那场面惊住了。观众席上年轻人居多,他们都是“国王歌手”的忠实粉丝。音乐会进行中,每首歌曲唱罢便掌声雷动,欢声不已,说实话,我还真没有经历过这种类似于流行演唱会似的“爆棚”场面。
“国王歌手”合唱团由六人组成,其中两个超男高音、一个男高音、两个男中音、一个男低音,六人完成了合唱团的全部声部(超男高音为一、二女声)。他们的演唱是无伴奏的,彼此靠特殊音色变换和“口技”相互伴奏,其间的和谐与巧妙令人惊叹。我观察他们的演唱,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则,声音和谐。这是听过他们演唱的人都能够感觉到的。“国王歌手”合唱团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纯净的音色和精确的音准,因而演唱时和声效果极佳,很多“个性和弦”都有着清晰而自然的展示,彼此间音高与音色的配合达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二则,声部流畅。“国王歌手”合唱团尽管只有六人,但他们的声部却包含了混声合唱的全部声部,因而演唱的效果非常丰满而均衡。个人非常欣赏他们的两个超男高音(演唱女一高和女二高),这两位歌唱家属于假声男高音,他们的演唱极似女声,很多高泛音显得飘、透、亮,加之完美的音准和音色,使得合唱的旋律声部非常清晰。而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则自然地游离穿插,四个声部的配合相当默契。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演唱听来才像是数十人的混声合唱效果。
三则,音乐自然。“国王歌手”合唱团演唱的最大优点就是自然协调,说他们“跨界”,是说他们的演唱包含着古典唱法的严谨和流行唱法的放松。这六位歌唱家在演唱时,均能够做到声从口出,乐从心生,很多歌曲的旋律似从他们心中“流淌”而出,没有刻意的做作和“扭捏”的作态。 四则,节奏出奇。“国王歌手”合唱团的歌唱家们个个是节奏的高手,他们的身上有着先天优越的节奏感,六个人在演唱时始终处在一种活的生命动力中。韵律的感觉、重音的把握、节拍的变迭,所有的一切均掌握在六个人的统一意念中。尤其在演唱格什温的爵士歌曲时,那种天生的“错位”动感在连续的切分节奏中不断摇曳,显现出了轻松的、生机勃勃的奇异效果。
“国王歌手”音乐会令人着迷和感叹,但也有着自身单薄的弱点。这样一台完整的音乐会,六个人以同样的形式、同样的方法一首首地唱下去,难免令人感到倦乏。更何况他们演唱的歌曲局限性较大,均为美国金曲(传统福音歌曲和流行金曲),故曲目变化上反差不够,对比不强,这也是我个人对音乐会演唱略感不足的地方。
重现的“美杰三重奏”音乐会
5月21日,由吕思清、秦立巍、孙颖迪组成的“美杰三重奏”,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了钢琴三重奏音乐会。
2013年我首次听到这个组合的演奏时,便有一种强强相遇、强强相依的感觉。由于这三位音乐家均是独奏家中的佼佼者,故结合起来大有个性与共性相吸、风格与特点相融的韵味。
音乐会的第一首乐曲是海顿的《G大调第三十九钢琴三重奏“吉普赛”》。这是一首规整的古典作品,音乐宁静致远而清新高雅,三个乐章的快、慢、快对比十分显著,而末乐章的“吉普赛”风快板则显得最富个性。三位音乐家的演奏浑然一体,技术与音乐的结合流畅自然,古典的乐风在三件乐器中均能得到完好的呈现。
阿伦斯基的《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是当晚较大的作品,也是最令我着迷的作品。它那浓郁而伤感的俄罗斯情调沁人心脾,延绵不断的温馨旋律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上“倾诉”,而钢琴的点缀和“支撑”则相当富有韵味。三位演奏家的演奏珠联璧合,音乐融为一体,美不胜言。
伯恩斯坦的《钢琴三重奏》富有现代意识和爵士风格。对于三位年轻演奏家来说,这样的作品奏起来可谓“得心应手”,技术上毫无负担。而在风格和特色上,我认为还欠缺一种自然的内在律动,即“节奏语言”的同一性和自生性。试想,这样的作品若是由一个黑人重奏组来演奏,其效果定会被更好地展示出来。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这首乐曲是去年美杰三重奏演出的“爆棚”作品,据说今年音乐会原本没有此曲,因为听众的强烈要求,音乐家们才将它加上的。说实话,这首三重奏的确是当晚音乐会中最具亮点的作品,三位音乐家的表现都在此时达到了高潮,整首乐曲他们演奏得精彩纷呈,很多激动之处完全令人兴奋、窒息和陶醉,一曲下来,满场听众为之沸腾。由此看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已经成为了美杰三重奏小组的“音乐名片”。
收官的完全莫扎特“致敬”
五月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于5月24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这是一场完全由莫扎特作品组成的音乐会,由中国钢琴家陈萨携手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演出。
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是莫扎特的《D大调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实践证明,莫扎特这类作品非常适合三十余人的室内乐团演奏。当晚,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在指挥家赫拉德·戈斯坦的指挥下,将这首作品演奏得清新亮泽而又晶莹剔透。乐团的各位音乐家都有着良好的技能和素质,他们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和演释,令听众大为钦佩。在他们到来之前,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刚好也在这个音乐厅演奏了这首交响曲。如若比较,伦敦莫扎特的演奏要好得多。波士顿交响乐团编制大,但演奏起来有些“脏”,而伦敦莫扎特的演奏则显得相当纯净。
接下来是莫扎特的《C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钢琴家陈萨一身素裙出场,给人们带来了清爽靓丽的感觉。音乐响起,陈萨的素雅变成了涓涓的音乐细流,双手轻拂琴键,一组组美妙的音符飘逸而出,令人舒适惬意。陈萨的演奏涉猎范围很广,我听过很多她弹的海顿、莫扎特作品,基本上都是清丽、秀美、剔透的。这说明,作为钢琴家,陈萨知道在演奏古典作品时,如何利用控制来获得纯净的声音和效果。而在我看来,她的演奏如再增加一些对比的表现幅度,使得音乐再鲜活一些就更好了。
一场完全由莫扎特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对于听众来说是个耐力的考验。如果没有相当的音乐修养,这种音乐会是极易让人“犯困”和走神的。当晚的闭幕音乐会就是这样,尽管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很优秀,陈萨的演奏功力也的确不凡,但长时间的同风格作品还是令很多人生出“倦意”。然而正当人们欲求变之际,下半场的曲目带来了“强心”般的效果,莫扎特的《D大调第九小夜曲“邮号”》奏响了,这是一首不常被演奏的作品(专业唱片版本很多),但它与作曲家其他作品不同的音乐趣味和风格,使人们在顷刻间“倦意”全无。
《D大调第九小夜曲》作于1779年,它是作曲家结束了巴黎旅行后创作的作品,其音乐明显带有异国情调。这首七个乐章的大型室内乐作品非常“耐听”,每个乐章都有令人着迷的音乐段落,特别是第六乐章中的马车邮号乐句,更是令人们感到趣味横生。
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不愧为英国第一室内乐团,他们演奏的《第九小夜曲》成为了当晚的最佳作品。如果说,在《第三十八交响曲》和《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中,人们还没有充分体会到他们演奏莫扎特作品的优势,那《第九小夜曲》的演奏就是一个很好的、全面的补充。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在向莫扎特“致敬”的宗旨下,以全部他的作品的演奏谢幕,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创意。随着莫扎特音乐的余音缭绕,一年一度的“室内乐百花园”——五月音乐节也更显现出了永不凋谢的魅力。在三周的时间里,国家大剧院的音乐舞台成为了室内乐的“领地”,形式不一、各具亮点的十余套音乐会,带给了人们“高精尖”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