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衍变与晚清“义理经济”思想的产生

来源 :社会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利之辩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探讨价值观问题的基本线索,在“义”与“利”的博弈中产生了各家互不相同的义利观。汉武帝对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使儒家义利观独具一尊,“重义轻利”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核心。晚清时期,中国社会遭逢重大变局,社会历史条件的转换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重义轻利的道德追求已不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不再囿于传统义利观中“义大于利”或“利重于义”的空疏论辩,主张把义理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义理经济”合一的思想主张。
其他文献
据有关部门分析,所有事故的起源无一不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所造成的,而导致“三违”现象不断发生的根源就是人对安全的不重视,对安全知识的不了解,对安全操作技能
在山东日照港,提起日照港集团股份二公司卸船机班。无人不翘大拇指:班组成立4年,设备操作量累计突破亿吨大关,卸船效率两次打破世界纪录,QC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大奖。并由此被评为“
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有社会取向、学术取向和人本取向,当今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不利于研究生个体、高校学术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是一种不完全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对2种台湾桤木复合模式(A.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B.台湾桤木-自然草)林地地上凋落物(叶、枝)、地下细根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