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要求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模式,而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中第一条就是提出问题。具体要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教学过程中去,即“在做中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前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让学生体会到:本书的知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老师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二、创设各种物理情境,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关键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人手,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但又不能用现有知识解决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提出疑问,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关键。
  1、创设能诱导学生产生联想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情景,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如学习“万有引力”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假如你现在乘坐在神州六号飞船中绕地球飞行,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些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假如现在你登上了月球,请想象一下你在月球上观察到的现象并提一些相关的问题”等等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新规律有关的物理现象,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引力定律打下基础。
  2、能引起学生观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观察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先决条件,平时只要多加留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经过一定的探究,一定会发现很多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在圆周运动”教学中时,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水流星”杂技表演,最后定格在碗口向下而碗里的水并未流出的画面,或者教师自己动手表演这个杂技,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物理问题。学生经讨论后提出了“碗在竖直平面内做什么运动?”“绳子在整个运动中起什么作用?”“当碗口向下时水为什么不会流出?”等等问题。从而引入新课教学。这些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虽然看起来十分平常,但足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引发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建立民主课堂,创设良好科学探究的氛围,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保障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他们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不愿提,不敢提。主要是学生存有“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另外学生确实懂得太少,无从问起。因此,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毫无疑问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兴趣,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承认,一般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如此,学问不会真正长进。因为缺少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也显贫乏,而创新能力则非常有限。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弊端。所以,要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提供环境保障。
  四、指导学生提问题的技巧,逐步提高学生提问题的水平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加强对学生提问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整理思绪,使头脑中的疑问变得具体、清晰,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集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曾提出若干创造性思维发问技巧,对激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简单介绍如下:
  “假如”的问题,即对一个假设的情景加以思考,例如:在机车功率问题中,假如没有阻力,就会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列举”的问题,即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征的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或方法,越多越好。例如:哪些力学规律属于反映物理过程的规律?
  “比较”的问题,即就多个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或方法比较其异同。例如: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比较、动量和能量的比较。
  “替代”的问题,即用其他的物理条件取代原来的物理条件。低层次问题例如电场力对重力或拉力的替代,较高层次问题例如在空间站如何让人获得重力感?
  “除了”的问题,即针对原来资料或答案,争取能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途径或终点。例如:某些物理问题的多种解法。
  “可能”的问题,即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例如:受力和运动的分析使我们关注并推测电场和磁场中粒子运动的可能性。
  “想象”的问题,即充分运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例如:想象自己在月球上…
  “组合”的问题,即对一些简单的物理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复杂的物理情景,如质谱仪、远距离输电。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花点心思。认真琢磨,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锻炼。
其他文献
王宁(化名)是位刚毕业、在某跨国公司任职的白领,感觉白天上班如打仗,下班到家“人都被掏空了”,可就是这样,11点半上床后,就开始用手机刷抖音、追剧、玩游戏, “似乎只有到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作为物理教师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从方式方法上改革实验教学。从评价的角度强化实验教学,按照新课程性质的要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形成交流与
期刊
高中物理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物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高中物理教育目标不侧重于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在物理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素质培养  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
期刊
地理“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生活的价值,学会用地理知识与技能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与生存能力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举行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构建新的教学观念  创新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内存潜力,也是人思维的一种固有属性,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必须开发和训练。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的手段,这是以创新人格为指向,以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  创新是我“思”的过程,也是我“思”的结果。而我“思”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所以给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突出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
一、功能指向  一是纠错功能,把学生试卷中的错误归类,查找原因,包括审题、关键字词、隐含条件、信息处理和分析、答题语言的组织与表述等,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实施;二是补遗功能,对教学中的遗漏,以试题为载体加以完善:三是拓展功能,在学生掌握现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视野,建立更为广泛的知识联系:四是提升功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是进行归类,并在相关知识之间建构联系,总结一般规律,由一般到特
期刊
灯泡与充电电容器连成回路时,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了;灯泡与电源连成回路时,可以持续发光。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电源可以维持用电器两端有持续的电势差,而电容器不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期刊
本文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为宏观背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运用归纳、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对非政府组织扶贫机制进行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