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历史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从历年高考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的历史科质量分析来看,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普遍不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的偏科思想。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素养应该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我们不能说这科的知识有用,另一科的知识没有用,每一种知识都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向学生讲明白这些道理,改变学生的偏科思想,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其次,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偶尔会看到有的学校对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时,同一个奖次的学生,文理科学生的奖品有差别;在课时的安排上多向理科科目倾斜,甚至在个别初中学校里,历史、地理这些所谓边缘科目的课程更是可有可无。由于忽视对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教育,学校培养的一些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由于重视不够,历史科的教学质量肯定得不到保障。
  再次,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重教轻学的现象。这是造成历史科教学质量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虽然推行新课改多年,但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依然存在,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满堂灌。这种教学模式弊端很多:教师注入多,学生及时反馈少;教师讲得多,学生独立动脑、动口、动手少;教师对学生的双基要求多,对学生学习态度、品质、习惯要求少;等等。即使有的教师大胆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活动,但还是缺乏实质性突破,旧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仍然不断变换形式表现出来。如:历史教学中出现教师按教材内容顺序机械提问,学生按教师提问从课本上寻章摘句地回答,却没有学生经过思考提出问题的“满堂问”的新教学。这里不排除有些提问带有启发性,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仍然是教师一个人牵着几十个学生的鼻子走,缺少双边多边互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新课改的这种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有个全新改变。把学生的头脑当作容器拼命地往里灌输知识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为了更好开创历史教学的新局面,必须把历史教学侧重点转移到“学”字上,把研究学生的学,落实学生的学,教会学生学,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学海的领航员,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自己通过脑力劳动思考问题,搜索寻求结论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索、尝试、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磨炼其钻研精神。
  那么,在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教会学生学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要做到: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的重点在于育人,教书要先育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令人终生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乐学的兴趣,扎实的知识基础,善思的学习能力,质疑问难、寻根究底的学习品质,专心上课,及时完成作业与复习,注意课外阅读等。当然,学生个体千差万别,要求每个人都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困难的,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应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继续实践新课程改革,改进我们的课堂结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倡课堂教学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由学生开展自学讨论活动,改变那种由教师一讲到底,一味灌输,缺乏教学反馈环节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课堂练习,由学生相互评定和检查,实行有领导的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再次,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作用,并不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削弱,而是要求更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做到:
  首先,处理好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和精神氛围。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靠所谓的教师权威?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吃这一套,强势压人,不讲平等民主的高高在上的主导性已经不受欢迎。教学是以知识、技能、道德伦理规范为媒介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效果成正比。教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对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关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公平意识,师生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尊重、体谅和民主,其实都是学生精神与道德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发展陶冶学生的道德力量。在理解与关怀、期待与关切中,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召唤和感染,师生间的情感得到融洽和升华,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感化中,教师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
  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爱学。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再加上留守儿童本身的问题,学生中间的拜金主义思想、读书无用的思想比较严重。但是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学生自己就要有生存的技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在其中就要珍惜時光,培养和完善自身素质,否则其融入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就无法保障。给学生讲清这些道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
  再次,除了爱学,还要会学。当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时,教师就要正确启发引导教会学生学,满足其学习的需要。学生学习如小孩走路,要一步步放手,边扶边放,最后完全放手。扶就是教师的启发诱导,放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学生实际,介绍和指导学习方法,可以定期进行学习小结,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等;根据教学内容,具体说明学习历史的目的性,一本书,一个单元、章、节、子目,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历史科的学习内容是过去的事情,不能重现,教师就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其头脑中想象历史。教师善于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启发,调动学生感情、智力参与,使其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
  
  参考文献
  [1]周小川,严先元编.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林川编.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定义了毕竞强L-富足半群且证明了一个半群是毕竟强L-富足半群当且仅当它是一个强L-富足半群的膨胀.
应用发酵过程控制专用生物传感器总糖、还原糖和柠檬酸测定仪实现了对柠檬酸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生化参数总糖、还原糖及柠檬酸含量的快速测定,为柠檬酸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了关键生化参数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