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梅戏特色地方唱腔——望江龙腔有着“特色美”,是安庆非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临着生存的种种问题,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继承需要传统化,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创新需要适度,不然就是一团乱麻。面对艰难的环境,要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激烈的竞争要相信,百舸争流奋者先。
【关键词】:望江龙腔;非物质文化;继承与发展
龙腔源于村落,盛于民间。龙腔形成于“昆玉佬戏班”时期,发源地是安庆市望江县。著名黄梅戏大家蔡仲贤是创始人之一,主要艺术家有龙昆玉、龙甲炳父子。他们通过整理多年的演出经历,从地方民歌唱调中提炼出属于龙腔的特色,通过对望江黄梅戏唱腔的探索和研究,让方言的速度、停顿音、强音等特点无缝与选段无缝对接,形成一方特色腔体。逐渐普及到人民大众,盛极一时,时至今日,是安庆黄梅戏唱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安庆市级“非遗”文化中的一份子。
一、龙腔的特色美
与主流黄梅戏和其它地方唱腔不同的是:龙腔行腔柔美婉转,特别是在黄梅戏“三腔”中的阴司腔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非常细腻柔美。还在其中加入了方言。伴奏以鼓板笛为主,节奏轻快灵活。以望江龙腔的经典桥段《描药方》里面的一句唱词为例——“一点老龙头上角”,意思是龙头角,别的地方如安徽怀宁那边唱的是:“一点老龙头”,内容较为单调,旋律曲线硬朗,咬字较为古板。不同的是望江唱作:“一点哎,老龙哎,咚哐啋!”这些许的方言特色,不但把望江方言的柔美温柔表现出来,还为表演增添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戏剧特色。
龙腔最美的特点在于“方言”的运用。其韵白使用的是黄梅戏之乡安庆的方言,小白则使用的是望江自己的地方语言,通俗也充满亲切之感,唱腔、凋式与曲式上不单单是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青阳腔、徽调,还杂糅了望江地方的哭丧调和地方小调,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板式节奏灵活,行腔婉转舒缓,朴实亲切。从形成到发展,“龙腔”一直以人民为创作的中心,主要内容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二、龙腔的现状
(一)地方戏剧艺术生存艰难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娱乐方式的日渐丰富,越来越少的人会去真正的接触、了解和欣赏民间戏剧,戏剧作品的失传,受众的不断减少,城市演出市场一片萧条,还未成熟的地方市场,无一不让地方戏剧的发展面临着“困境”。以望江县级剧团为例的剧团们的生存环境较为艰难,怎么在夹缝中生存,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一个迫于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理念不当
纵观当下,一些戏曲现象让戏剧的朴实纯粹之美变了味。思想逐利,过度包装。一些戏曲单位为了能够在戏曲比赛中获奖,不惜花费重金,无视舞台美术等艺术原则大量的破坏传统内容,并且只追求大制作、大手笔的浮夸奢华,不加思考的投入,使得戏曲艺术变成了“绣花枕头”空有其表,败絮其中。减少了与受众的沟通和心灵的互动。这种做法难免会造成表演难以打动人心,造成其如船舶搁浅、无人问津。会使戏曲艺术走向衰落。
三、浅谈如何继承与发展
(一)传统化的继承和适度的创新
非文化遗产是一种生命气息浓厚的文化。其传承与保护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因其特殊性在于“口口相传”,在传播方式上较为固化,应根据传统的方法去继承。
而龙腔作为一种非遗文化,须由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来进行传承。因为传承人嗓音条件与生平经历不一,龙腔的继承自然而然的会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而非遗的创新需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
“龙腔”的第二代传人龙甲炳(艺名龙凤霞)是龙昆玉的长子,从小便开始从父学习,因其教育甚严,如果一招一式、一腔不循其法就会被严格批评。
他从艺的一生中在传承中力求创新。把男女平词、二行三行、道腔、仙腔、彩腔、花腔改良的更上一层楼。他还继承了父亲那婉转细腻的唱法,在传统龙腔中吸收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龙氏唱法,拓宽了其父唯唱旦角的戏路与腔调。
他的嗓音条件不是很好。但他腔调韵味十足、节奏感较强、行腔婉转舒缓、情感运用的也恰到好处,在黄梅戏腔调阴司腔的创新中做了巨大贡献。精准的刻画出人物形象,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人物情感,演出时表情与演唱互通,伤情之处,灵活运用哭腔,以求更强烈的戏剧表现。为龙腔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这一例子正是唱腔艺术在传统中适度创新得以良性发展的最好佐证。
(二)在民间艺术中寻根,扎根于艺术
坚持寻根,也就是不断深入发掘,从黄梅戏的源头进行探究。留存和继承原汁原味的望江特色龙腔。
在传承中求创新,不断钻研、梳理陆洪非等名家大师在黄梅戏艺术传承创新方面所贡献出的宝贵经验和资料。
从源头上整理龙腔的发展脉络,龙腔的传承体系、传承人,针对各类独居风格的板式唱腔,如《天仙配》中的织卷调哑木头、《补背褡》、《剜木瓢》、《描药方》等几十台剧目的剧本和唱腔的整理,以求“龙腔”较为完整地在舞台上呈现。不断的进行进行润色。
(三)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勇立潮头谋发展
对于仍未达到真正文化自觉程度的民间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来说,顺应发展潮流,寻求一些政策的支持引导和专业的指导帮助是极为重要的。
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就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
(四)梅花香自苦寒来,百舸争流奋者先
树立德艺双馨的品格是从艺者可持续发展艺术的正确选择。要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毅力,才能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突破,坚持人才培养,激活用人机制,始 终不渝地继承和發扬具有悠久历史的剧团的传统优势,时刻关注市场的动向,未雨酬缪,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生产。保持演出质量精品化,进军城乡市场。
四、结语
继承需要遵循传统,不让其变成无源之水;发展应该适度创新,不让其变成团乱麻。时至今日,更不能让“遗产”变成“遗憾”。
参考文献:
黄龙光 《谁的非遗——非遗传承如何创新》[J] 《中原文化交流》2015年第四期 109-111.
作者简介:徐慧(1997),女, 安徽宣城人,汉,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学 。
【关键词】:望江龙腔;非物质文化;继承与发展
龙腔源于村落,盛于民间。龙腔形成于“昆玉佬戏班”时期,发源地是安庆市望江县。著名黄梅戏大家蔡仲贤是创始人之一,主要艺术家有龙昆玉、龙甲炳父子。他们通过整理多年的演出经历,从地方民歌唱调中提炼出属于龙腔的特色,通过对望江黄梅戏唱腔的探索和研究,让方言的速度、停顿音、强音等特点无缝与选段无缝对接,形成一方特色腔体。逐渐普及到人民大众,盛极一时,时至今日,是安庆黄梅戏唱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安庆市级“非遗”文化中的一份子。
一、龙腔的特色美
与主流黄梅戏和其它地方唱腔不同的是:龙腔行腔柔美婉转,特别是在黄梅戏“三腔”中的阴司腔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非常细腻柔美。还在其中加入了方言。伴奏以鼓板笛为主,节奏轻快灵活。以望江龙腔的经典桥段《描药方》里面的一句唱词为例——“一点老龙头上角”,意思是龙头角,别的地方如安徽怀宁那边唱的是:“一点老龙头”,内容较为单调,旋律曲线硬朗,咬字较为古板。不同的是望江唱作:“一点哎,老龙哎,咚哐啋!”这些许的方言特色,不但把望江方言的柔美温柔表现出来,还为表演增添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戏剧特色。
龙腔最美的特点在于“方言”的运用。其韵白使用的是黄梅戏之乡安庆的方言,小白则使用的是望江自己的地方语言,通俗也充满亲切之感,唱腔、凋式与曲式上不单单是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青阳腔、徽调,还杂糅了望江地方的哭丧调和地方小调,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板式节奏灵活,行腔婉转舒缓,朴实亲切。从形成到发展,“龙腔”一直以人民为创作的中心,主要内容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二、龙腔的现状
(一)地方戏剧艺术生存艰难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娱乐方式的日渐丰富,越来越少的人会去真正的接触、了解和欣赏民间戏剧,戏剧作品的失传,受众的不断减少,城市演出市场一片萧条,还未成熟的地方市场,无一不让地方戏剧的发展面临着“困境”。以望江县级剧团为例的剧团们的生存环境较为艰难,怎么在夹缝中生存,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一个迫于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理念不当
纵观当下,一些戏曲现象让戏剧的朴实纯粹之美变了味。思想逐利,过度包装。一些戏曲单位为了能够在戏曲比赛中获奖,不惜花费重金,无视舞台美术等艺术原则大量的破坏传统内容,并且只追求大制作、大手笔的浮夸奢华,不加思考的投入,使得戏曲艺术变成了“绣花枕头”空有其表,败絮其中。减少了与受众的沟通和心灵的互动。这种做法难免会造成表演难以打动人心,造成其如船舶搁浅、无人问津。会使戏曲艺术走向衰落。
三、浅谈如何继承与发展
(一)传统化的继承和适度的创新
非文化遗产是一种生命气息浓厚的文化。其传承与保护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因其特殊性在于“口口相传”,在传播方式上较为固化,应根据传统的方法去继承。
而龙腔作为一种非遗文化,须由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来进行传承。因为传承人嗓音条件与生平经历不一,龙腔的继承自然而然的会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而非遗的创新需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
“龙腔”的第二代传人龙甲炳(艺名龙凤霞)是龙昆玉的长子,从小便开始从父学习,因其教育甚严,如果一招一式、一腔不循其法就会被严格批评。
他从艺的一生中在传承中力求创新。把男女平词、二行三行、道腔、仙腔、彩腔、花腔改良的更上一层楼。他还继承了父亲那婉转细腻的唱法,在传统龙腔中吸收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龙氏唱法,拓宽了其父唯唱旦角的戏路与腔调。
他的嗓音条件不是很好。但他腔调韵味十足、节奏感较强、行腔婉转舒缓、情感运用的也恰到好处,在黄梅戏腔调阴司腔的创新中做了巨大贡献。精准的刻画出人物形象,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人物情感,演出时表情与演唱互通,伤情之处,灵活运用哭腔,以求更强烈的戏剧表现。为龙腔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这一例子正是唱腔艺术在传统中适度创新得以良性发展的最好佐证。
(二)在民间艺术中寻根,扎根于艺术
坚持寻根,也就是不断深入发掘,从黄梅戏的源头进行探究。留存和继承原汁原味的望江特色龙腔。
在传承中求创新,不断钻研、梳理陆洪非等名家大师在黄梅戏艺术传承创新方面所贡献出的宝贵经验和资料。
从源头上整理龙腔的发展脉络,龙腔的传承体系、传承人,针对各类独居风格的板式唱腔,如《天仙配》中的织卷调哑木头、《补背褡》、《剜木瓢》、《描药方》等几十台剧目的剧本和唱腔的整理,以求“龙腔”较为完整地在舞台上呈现。不断的进行进行润色。
(三)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勇立潮头谋发展
对于仍未达到真正文化自觉程度的民间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来说,顺应发展潮流,寻求一些政策的支持引导和专业的指导帮助是极为重要的。
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就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
(四)梅花香自苦寒来,百舸争流奋者先
树立德艺双馨的品格是从艺者可持续发展艺术的正确选择。要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毅力,才能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突破,坚持人才培养,激活用人机制,始 终不渝地继承和發扬具有悠久历史的剧团的传统优势,时刻关注市场的动向,未雨酬缪,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生产。保持演出质量精品化,进军城乡市场。
四、结语
继承需要遵循传统,不让其变成无源之水;发展应该适度创新,不让其变成团乱麻。时至今日,更不能让“遗产”变成“遗憾”。
参考文献:
黄龙光 《谁的非遗——非遗传承如何创新》[J] 《中原文化交流》2015年第四期 109-111.
作者简介:徐慧(1997),女, 安徽宣城人,汉,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