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体系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会计环境与政府信用、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机制,并寻找避免信用缺失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环境信用缺失政府信用
一、 会计环境与信用缺失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系统外对会计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具体指对会计工作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各种条件和要素。
从宏观角度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力环境,即人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能力,即人们生产的能力;二是经济基础环境,即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形式,包括所有制形式、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经济方式等等;三是上层建筑环境,即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等。
信用即诚实守信,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府信用、社会信用还是个人信用都无时无刻地渗透和影响着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环境。
信用缺失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体现在:
1.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近6000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
2.我国每年仅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因诚信缺失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社会需要诚信,企业、政府和人与人之间交往都需要诚信,否则整个社会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3.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假冒伪劣比比皆是。像注水肉、果品使用膨大剂、地沟油、商品销售中短斤少两情况极其常见。会计环境与信用之间的关系是如影相随,密切相关。
二、 会计环境与政府信用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当然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会计系统要与本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发生能量交换,同时作为子系统,它还要受到社会环境这个大系统的制约。所以,会计环境是研究任何会计问题的出发点。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最关键的是政府信用。因为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中,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和一言一行都关系政府的形象。因此在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的信用先行,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政府信用带动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提供平等公正的政策保障和健全的法制约束,就为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空间。
正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由于政府信用的可信度不高,整个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的人们就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视失信为家常便饭,使忽视和践踏社会信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已成为影响消费环境的突出问题。合同欺诈、逃避债务、走私骗汇、偷税漏税、虚假报表、地方保护主义等,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从而误导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使其遭受严重的损失;反过来企业虚增利润,财政虚增收入,国民收入超分配,扭曲了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也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的准确性,社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资金不能合理流动,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微观上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影响成本真实性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信用管理法制的不健全,缺少对违法者惩罚的完善机制。常言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良好的社会信用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形成和消费环境的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会计环境与社会信用
社会信用的缺失破坏了市场经济基础,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了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信任。会计信息也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产物,也是一种产品,既是产品就应该保证其产品质量。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受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会计环境。
目前會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是很大的。从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的情况看,会计信息得到注册会计师公证的企业太少。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远远不够,来自企业未受注册会计师公正的信息其可靠性自然令人怀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出现了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都十分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因而企业应定期向各方利害关系人反映以上情况的会计信息,此工作主要是通过定期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来完成的。
银行的不正当竞争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也产生很大影响。金融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金融行业的畸形竞争现象十分普遍。它扭曲了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为了取得银行贷款,企业故意捏造数据,虚报财务成果,使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受到一定的破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至关重要。信用建设只有经团体文化的积淀,将社会诚信准则内化为支配团体生活的道德取向,舆论评价尺度和行为、动机定势,诚信精神才能作为团体文化的自律屏障,时时事事处处在对团体的控制方面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会计环境信用缺失政府信用
一、 会计环境与信用缺失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系统外对会计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具体指对会计工作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各种条件和要素。
从宏观角度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力环境,即人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能力,即人们生产的能力;二是经济基础环境,即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形式,包括所有制形式、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经济方式等等;三是上层建筑环境,即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等。
信用即诚实守信,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府信用、社会信用还是个人信用都无时无刻地渗透和影响着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环境。
信用缺失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体现在:
1.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近6000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
2.我国每年仅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因诚信缺失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社会需要诚信,企业、政府和人与人之间交往都需要诚信,否则整个社会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3.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假冒伪劣比比皆是。像注水肉、果品使用膨大剂、地沟油、商品销售中短斤少两情况极其常见。会计环境与信用之间的关系是如影相随,密切相关。
二、 会计环境与政府信用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当然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会计系统要与本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发生能量交换,同时作为子系统,它还要受到社会环境这个大系统的制约。所以,会计环境是研究任何会计问题的出发点。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最关键的是政府信用。因为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中,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和一言一行都关系政府的形象。因此在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的信用先行,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政府信用带动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提供平等公正的政策保障和健全的法制约束,就为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空间。
正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由于政府信用的可信度不高,整个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的人们就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视失信为家常便饭,使忽视和践踏社会信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已成为影响消费环境的突出问题。合同欺诈、逃避债务、走私骗汇、偷税漏税、虚假报表、地方保护主义等,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从而误导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使其遭受严重的损失;反过来企业虚增利润,财政虚增收入,国民收入超分配,扭曲了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也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的准确性,社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资金不能合理流动,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微观上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影响成本真实性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信用管理法制的不健全,缺少对违法者惩罚的完善机制。常言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良好的社会信用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形成和消费环境的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会计环境与社会信用
社会信用的缺失破坏了市场经济基础,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了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信任。会计信息也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产物,也是一种产品,既是产品就应该保证其产品质量。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受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会计环境。
目前會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是很大的。从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的情况看,会计信息得到注册会计师公证的企业太少。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远远不够,来自企业未受注册会计师公正的信息其可靠性自然令人怀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出现了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都十分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因而企业应定期向各方利害关系人反映以上情况的会计信息,此工作主要是通过定期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来完成的。
银行的不正当竞争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也产生很大影响。金融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金融行业的畸形竞争现象十分普遍。它扭曲了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为了取得银行贷款,企业故意捏造数据,虚报财务成果,使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受到一定的破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至关重要。信用建设只有经团体文化的积淀,将社会诚信准则内化为支配团体生活的道德取向,舆论评价尺度和行为、动机定势,诚信精神才能作为团体文化的自律屏障,时时事事处处在对团体的控制方面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