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商务英语专业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双师型;教师角色转;变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44-01
一、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是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它是在仿真的工作情境下,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设计项目并实施完成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以职业为导向,以项目为主体,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部分理工科专业已经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商务英语专业的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部分院校虽然已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法,但效果不尽人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它主要是指教师既能担任理论教学工作,又能担任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学及教研能力和素质;二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技术和业务。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于师范院校,在校所学的内容大多是语言文学,很少有機会接触商务知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的专业培训,更谈不上具有任何商务工作经历了。即使有些教师具有“双师资格”,也不是实际的商务职业经验。这些资格大多是通过某些考试而获取的证书。没有商务英语的学历背景,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和过程缺乏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具体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
(二)师生角色转变的不适应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对于以“应试”为主、“老师一言堂”、“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教学方式早已根深蒂固。而项目教学法则截然不同。它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职业素养。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老师由原来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协助者”;而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要自己动手、动脑参与完成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是英语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学模式的转变使部分教师和学生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感到不太适应。
(三)学生薄弱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的。它指的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在信息化时代,能否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这一理念,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渠道和图书资源)收集有效信息和资料,并加以分析和处理为自己所用。然而,有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学生在捕捉信息上,缺乏广度和深度,在对其进行过滤、分析处理时,缺少正确的判断力,对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没有果断性。
三、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加强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顺利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前提。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为了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就业的工作岗位达到“零”对接,就要拥有一批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而不只是手握证书照本宣科的教书先生。同时,为了保证项目教学法高质量的实施,建立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一是经常派送在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到相关企业的工作一线去学习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引进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技术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三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任课,来弥补在职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
(二)师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是项目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项目教学法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授课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为了使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过渡期。在进行项目教学初期,项目不易过难,时间可以适当增加,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逐步帮助学生由“要我学”学习理念转变为“我要学”的观念,最大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保障。
“高效地获取信息、正确的分析信息以及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通过讲座,办学习班,甚至是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应对不同问题的检索策略,从而来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的索取能力,保障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完成。
结束语:众所周知,任何一次变革都会不可必免地遇到困难和阻力。所以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是必然的。我们坚信随着高职教育的日趋完善和成熟,通过高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打破困境,使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段静波,胡必波.项目教学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与对策[J].成功(教育版),2009,10.
[2]邓媛,王湘玲.项目驱动培养EFL学生自主能力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
[3]Beckett, G.H.Beyo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ast, Present, and Future[M].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双师型;教师角色转;变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44-01
一、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是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它是在仿真的工作情境下,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设计项目并实施完成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以职业为导向,以项目为主体,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部分理工科专业已经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商务英语专业的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部分院校虽然已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法,但效果不尽人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它主要是指教师既能担任理论教学工作,又能担任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学及教研能力和素质;二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技术和业务。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于师范院校,在校所学的内容大多是语言文学,很少有機会接触商务知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的专业培训,更谈不上具有任何商务工作经历了。即使有些教师具有“双师资格”,也不是实际的商务职业经验。这些资格大多是通过某些考试而获取的证书。没有商务英语的学历背景,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和过程缺乏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具体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
(二)师生角色转变的不适应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对于以“应试”为主、“老师一言堂”、“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教学方式早已根深蒂固。而项目教学法则截然不同。它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职业素养。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老师由原来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协助者”;而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要自己动手、动脑参与完成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是英语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学模式的转变使部分教师和学生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感到不太适应。
(三)学生薄弱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的。它指的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在信息化时代,能否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这一理念,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渠道和图书资源)收集有效信息和资料,并加以分析和处理为自己所用。然而,有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学生在捕捉信息上,缺乏广度和深度,在对其进行过滤、分析处理时,缺少正确的判断力,对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没有果断性。
三、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加强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顺利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前提。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为了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就业的工作岗位达到“零”对接,就要拥有一批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而不只是手握证书照本宣科的教书先生。同时,为了保证项目教学法高质量的实施,建立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一是经常派送在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到相关企业的工作一线去学习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引进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技术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三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任课,来弥补在职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
(二)师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是项目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项目教学法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授课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为了使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过渡期。在进行项目教学初期,项目不易过难,时间可以适当增加,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逐步帮助学生由“要我学”学习理念转变为“我要学”的观念,最大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保障。
“高效地获取信息、正确的分析信息以及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通过讲座,办学习班,甚至是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应对不同问题的检索策略,从而来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的索取能力,保障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完成。
结束语:众所周知,任何一次变革都会不可必免地遇到困难和阻力。所以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是必然的。我们坚信随着高职教育的日趋完善和成熟,通过高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打破困境,使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段静波,胡必波.项目教学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与对策[J].成功(教育版),2009,10.
[2]邓媛,王湘玲.项目驱动培养EFL学生自主能力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
[3]Beckett, G.H.Beyo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ast, Present, and Futu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