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展开分析和论述,针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对策,希望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金融模式,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迅捷和便利的金融服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成为传统商业银行的有力补充。但是,互联网金融体现出的强大吸金能力,也给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威胁。
一、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及特征
1.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众筹融资和互联网银行。所谓第三方支付,是指由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向用户提供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网络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服务。P2P贷款,就是个体之间利用网络进行资金融通。P2P贷款以其风险低、操作便捷、收益率高等特点深受互联网用户的喜爱。众筹融资,即由项日发起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众筹信息,介绍自己的项目,为项日筹集运行资金。互联网银行,则是不设立实体经营店,而是借助网络开展业务的独立网络银行。
2.互联网金融特征
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回报等特点。所谓低成本,是指互联网金融没有实体网点,一切交易和金融活动都在网上进行,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经营成本、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效率,是指在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互联网金融业务能够打破时空限制,缩减中间环节,使融通效率显著提升。由于互联网金融中间环节的减少,使得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更低,与之相应的用户收益也随之增加。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1.冲击银行业务,掠夺银行客户资源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首先将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构成冲击,并造成商业银行大量用户的流失。互联网金融服务范围更广,客户群体更加广泛。而互联网金融高回报、高效率等特点,也使更多资金流入互联网金融市场,大量银行客户资源也随之丧失,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2.提升银行服务意识和质量
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银行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缺乏有力竞争者,银行之间的竞争相对较为平缓,银行对于服务质量的关注度有所不足。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发展危机。为此,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调整自身经营思路,加强对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关注,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传统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并不重视,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壮大,传统商业银行对待中小企业贷款的态度也将明显好转。互联网金融依托海量用户信息,可以精准地锁定目标用户,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金融服务,同样,这也给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传统商业银行在面对竞争压力时,将会调整原有的经营模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解决中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对策
1.改变经营方式,引入电商平台
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必须积极进军电商交易领域,抢占金融市场主动权。日前,中国四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已经涉足电商交易,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今后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形成线上、线下为一体的营销金融平台,拓宽银行服务内容,丰富银行金融服务手段。
2.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满意度
互联网金融服务质量较商业银行普遍更高,商业银行必须在加强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强用户满意度。首先,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加强与战略伙伴的深层合作,注重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化,提高商业银行服务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使商业银行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改善,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3.关注用户需求,注重用户体验
商业银行必须将用户放在首位,以用户为银行发展中心,时刻关注用户需求,注重用户体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对于用户的关注度并不高,加之银行业务流程复杂,导致用户满意度往往较低。为此,商业银行在面临客户流失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注重客户体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产品设计,优化金融服务,改善业务流程,增强客户粘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银行经营水平
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银行的人才竞争优势,进而达到提升银行经营水平的日的。在人才引入方面,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吸收更多具备丰富技术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其次,银行必须拓宽社会人才引进渠道,提高岗位待遇,使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当中,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水平。
四、总结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竞争,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经营思路的调整,加强经营业务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增强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身永,陈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短期冲击与深远影响[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2]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金融模式,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迅捷和便利的金融服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成为传统商业银行的有力补充。但是,互联网金融体现出的强大吸金能力,也给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威胁。
一、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及特征
1.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众筹融资和互联网银行。所谓第三方支付,是指由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向用户提供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网络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服务。P2P贷款,就是个体之间利用网络进行资金融通。P2P贷款以其风险低、操作便捷、收益率高等特点深受互联网用户的喜爱。众筹融资,即由项日发起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众筹信息,介绍自己的项目,为项日筹集运行资金。互联网银行,则是不设立实体经营店,而是借助网络开展业务的独立网络银行。
2.互联网金融特征
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回报等特点。所谓低成本,是指互联网金融没有实体网点,一切交易和金融活动都在网上进行,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经营成本、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效率,是指在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互联网金融业务能够打破时空限制,缩减中间环节,使融通效率显著提升。由于互联网金融中间环节的减少,使得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更低,与之相应的用户收益也随之增加。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1.冲击银行业务,掠夺银行客户资源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首先将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构成冲击,并造成商业银行大量用户的流失。互联网金融服务范围更广,客户群体更加广泛。而互联网金融高回报、高效率等特点,也使更多资金流入互联网金融市场,大量银行客户资源也随之丧失,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2.提升银行服务意识和质量
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银行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缺乏有力竞争者,银行之间的竞争相对较为平缓,银行对于服务质量的关注度有所不足。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发展危机。为此,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调整自身经营思路,加强对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关注,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传统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并不重视,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壮大,传统商业银行对待中小企业贷款的态度也将明显好转。互联网金融依托海量用户信息,可以精准地锁定目标用户,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金融服务,同样,这也给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传统商业银行在面对竞争压力时,将会调整原有的经营模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解决中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对策
1.改变经营方式,引入电商平台
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必须积极进军电商交易领域,抢占金融市场主动权。日前,中国四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已经涉足电商交易,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今后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形成线上、线下为一体的营销金融平台,拓宽银行服务内容,丰富银行金融服务手段。
2.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满意度
互联网金融服务质量较商业银行普遍更高,商业银行必须在加强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强用户满意度。首先,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加强与战略伙伴的深层合作,注重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化,提高商业银行服务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使商业银行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改善,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3.关注用户需求,注重用户体验
商业银行必须将用户放在首位,以用户为银行发展中心,时刻关注用户需求,注重用户体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对于用户的关注度并不高,加之银行业务流程复杂,导致用户满意度往往较低。为此,商业银行在面临客户流失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注重客户体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产品设计,优化金融服务,改善业务流程,增强客户粘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银行经营水平
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银行的人才竞争优势,进而达到提升银行经营水平的日的。在人才引入方面,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吸收更多具备丰富技术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其次,银行必须拓宽社会人才引进渠道,提高岗位待遇,使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当中,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水平。
四、总结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竞争,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经营思路的调整,加强经营业务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增强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身永,陈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短期冲击与深远影响[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2]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