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合作学习中思考不充分,犹如空中楼阁;合作学习的要求缺乏精心设计,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只是设计者,不是参与者、指导者,如同在作秀;合作学习中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技能,不善于倾听;合作学习中评价过于单一,小组之间的交流被忽视等等。要改变以上几种低效现象,本人尝试使用如下“三字诀”:
一、定位“准”
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所谓定位要“准”,即:
1.目标准
要做到目标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特别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在此基础上,要了解学生原来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估计到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有预见。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使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落实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2.内容准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不能不分教学内容,不管教学方式,不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实际情况,一刀切、一个尺子。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都不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学实践,需要协同互助、需要辨析评判、需要整合表现的教学等几方面教学内容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当然,这些合作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在集体的课堂情景中,并不是或有或无的问题,而是强或弱、多或少的问题。
3.时机准
时机准是指在最恰当的时间安排合作学习。由于课的性质、目标有不同,学习任务有大小与难易之分,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范围、时间上应适当控制。“分组合作学习”也不能过于频繁,一节课安排数次,学生犹如“赶集”。所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恰到好处,而且要合理安排合作时间,使它变得既适中又紧凑,防止随意性和形式化。
二、组织“活”
1.分组形式“优”
分组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好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分组,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授课形式来确定分组方式,一般采用动态分组与固定式分组两种。要想同桌、邻桌侧个面或转个身就可以进行合作,可采用方便快捷的“两人组”。在组织外出学习活动时偶尔使用“自由组”。合作学习小组要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可固定分为“异质组”“同质组”。
2.小组建设“强”
首先,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是以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学生来主持,也需要他来约束纪律,调解矛盾。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已经为每一个组选定一个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当“小组领导”。其次进行小组分工。一般课堂合作小组学习成员分工应包括:组长、发言人、时控员等。每个角色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也都有适合自己的表现空间,促进了每个人的学习自主性。为了增强集体荣誉感,小组可联合创造自己的吉祥物或小组成员联合为自己所在组命名。
3.活动形式“多”
合作学习活动形式可采用讨论、实验(包括游戏)操作演示、练习训练等。
4.合作形式“活”
有了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就要灵活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在需要协同互助的探究,运用会议式合作;在需要整合表现时,运用编号排序式或拼盘式合作;在预习、复习时,适宜于互查式合作;在需要组间交流时适宜于走组式合作。
三、评价“巧”
无论是课内合作学习还是课外合作学习,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或是自主探究能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没有明确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合作就像找不到方向的轮船,这样的船只它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一套巧妙、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盏指明灯。
1.突出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出合适合理的奖励标准,真正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每周进行个人自评、小组自评是学生很热心去做的一件事,让评价更有效。同时注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他们的表现评价更全面。
2.不断完善评价体制,加强评价的合理化
采用基础分制,以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为该学生的基础分,以学生提高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但为了避免有个别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进步分数而故意在上次测验中考差的情况,最好是将前三次内进步的分数加在一起进行评价。
3.创造多种激励形式,增强学生进取的信心
创设多种奖项,除了奖励分数最高的前两名小组外,还根据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另设其他的奖项如:对小组有互助合作奖、反思进取奖;对个人有解题能手奖、优秀小老师奖、锲而不舍奖等。这种形式不但改善了某些小组因努力后成绩不显著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4.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进评价的全面、有效。
(1)每天完成数学日记。有了这种沟通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和信任将会获得飞跃,为教师评价提高了更为真实有效的依据。(2)建立小组成长记录袋。
总之,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重要学习形式,如何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它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改进,相信定能找到一种更佳的模式,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有效。
作者单位:①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
②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中学
一、定位“准”
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所谓定位要“准”,即:
1.目标准
要做到目标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特别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在此基础上,要了解学生原来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估计到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有预见。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使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落实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2.内容准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不能不分教学内容,不管教学方式,不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实际情况,一刀切、一个尺子。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都不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学实践,需要协同互助、需要辨析评判、需要整合表现的教学等几方面教学内容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当然,这些合作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在集体的课堂情景中,并不是或有或无的问题,而是强或弱、多或少的问题。
3.时机准
时机准是指在最恰当的时间安排合作学习。由于课的性质、目标有不同,学习任务有大小与难易之分,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范围、时间上应适当控制。“分组合作学习”也不能过于频繁,一节课安排数次,学生犹如“赶集”。所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恰到好处,而且要合理安排合作时间,使它变得既适中又紧凑,防止随意性和形式化。
二、组织“活”
1.分组形式“优”
分组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好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分组,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授课形式来确定分组方式,一般采用动态分组与固定式分组两种。要想同桌、邻桌侧个面或转个身就可以进行合作,可采用方便快捷的“两人组”。在组织外出学习活动时偶尔使用“自由组”。合作学习小组要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可固定分为“异质组”“同质组”。
2.小组建设“强”
首先,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是以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学生来主持,也需要他来约束纪律,调解矛盾。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已经为每一个组选定一个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当“小组领导”。其次进行小组分工。一般课堂合作小组学习成员分工应包括:组长、发言人、时控员等。每个角色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也都有适合自己的表现空间,促进了每个人的学习自主性。为了增强集体荣誉感,小组可联合创造自己的吉祥物或小组成员联合为自己所在组命名。
3.活动形式“多”
合作学习活动形式可采用讨论、实验(包括游戏)操作演示、练习训练等。
4.合作形式“活”
有了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就要灵活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在需要协同互助的探究,运用会议式合作;在需要整合表现时,运用编号排序式或拼盘式合作;在预习、复习时,适宜于互查式合作;在需要组间交流时适宜于走组式合作。
三、评价“巧”
无论是课内合作学习还是课外合作学习,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或是自主探究能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没有明确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合作就像找不到方向的轮船,这样的船只它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一套巧妙、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盏指明灯。
1.突出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出合适合理的奖励标准,真正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每周进行个人自评、小组自评是学生很热心去做的一件事,让评价更有效。同时注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他们的表现评价更全面。
2.不断完善评价体制,加强评价的合理化
采用基础分制,以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为该学生的基础分,以学生提高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但为了避免有个别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进步分数而故意在上次测验中考差的情况,最好是将前三次内进步的分数加在一起进行评价。
3.创造多种激励形式,增强学生进取的信心
创设多种奖项,除了奖励分数最高的前两名小组外,还根据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另设其他的奖项如:对小组有互助合作奖、反思进取奖;对个人有解题能手奖、优秀小老师奖、锲而不舍奖等。这种形式不但改善了某些小组因努力后成绩不显著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4.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进评价的全面、有效。
(1)每天完成数学日记。有了这种沟通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和信任将会获得飞跃,为教师评价提高了更为真实有效的依据。(2)建立小组成长记录袋。
总之,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重要学习形式,如何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它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改进,相信定能找到一种更佳的模式,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有效。
作者单位:①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
②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