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取消了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格认定后,留学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除了已有的巨头如新东方、启德等大机构以外,各类中小公司、私人工作室也纷纷成立。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创下新高,“留学热”的持续也刺激留学行业的发展。然而,今年初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留学生、海外院校以及国内众多留学机构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后疫情时代的环境下,留学机构该何去何从?
一、疫情对留学机构的冲击
(一)线下活动几近停滞
上半年受防疫政策限制,几乎所有线下的咨询、教学、会销等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虽然前期咨询环节可以全部转为线上交流,但最后的签约环节在线上完成的难度很大。绝大部分客户会选择到机构的线下门店,与对应的咨询顾问进行最后的面谈顺便考察门店环境等以判断机构是否真正靠谱,双方确认合同无误后当场签署并完成费用支付。由此可见,疫情期间的成交量下滑在所难免。而以拓展新客源为最主要目的的会销也无法开展,对机构的生源渠道也造成了影响。
(二)员工收入下滑
机构为了自救,在资金来源受限的情况下,“节流”成了必然之选。以Z公司为例,疫情最严重时期只发放底薪的60%,并且实行“上三休四”的制度,以渡过难关。员工直接面临收入减少,以及对自身是否会被裁员的担忧,导致组织凝聚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对现有客户的服务质量。
(三)现金流紧张
市面上绝大多数留学机构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都是提前收取全部或部分费用,账面上的数目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客户支付的这笔费用在法律层面上是属于预付款性质,机构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服务内容前是无权挪动另作他用的。然而每个月的办公场地租金、水电费等众多支出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对于机构来说则是致命的打击。这一点在疫情期间格外凸显。
二、留学机构的出路展望
(一)长远来看,留学是刚需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71万人,同比增长7.3%。然而即使受到当前疫情的影响,留学市场的刚需依然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知名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不久前更新了“新冠疫情如何影响不同层次学生的留学意愿”白皮书,统计结果中,只有7%的受访学生确定放弃留学计划。而从国内角度来看,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也表明,仅有20.7%的受访者选择取消留学计划,其他人则表示推迟留学计划或者改变留学国家。由此可见,尽管疫情使得不少学生推迟了出国留学的时间,但他们的留学意愿仍然强烈。一方面是因为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集中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求职市场,提升自我、增强自身竞争力也是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最大诉求。综上所述,留学行业的市场规模潜力依旧存在。
此外,不久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也为留学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意见》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这说明国家层面对于留学仍然是持支持态度的。
(二)加强行业规范,净化行业环境
根据2019年观研天下数据中心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的留学中介机构数量已经超过1500家,且近年来数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机构众多,鱼龙混杂,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消费者遇到了合同文本不规范、退费难、投诉无门,甚至机构卷钱跑路等诸多问题。疫情期间,一些濒临倒闭的机构无法向员工及时支付工资,导致部分负责文书模块的员工被迫中止服务,严重影响了整体申请进度,给客户造成了不良体验。这些负面因素经过扩散传播进而影响到了很多潜在客户对整个留学行业的认识与信任。尽管国家取消了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格认定,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就不需要监管了。恰恰相反,机构应当秉持自律原则,行业协会也应当不断强化对本行业的规范,明确服务标准,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并完善投诉流程及惩戒制度,及时踢出违反行业规定的害群之马。
(三)结合市场趋势,进行合理规划
美国拥有众多高质量的院校,一直是中国学生的心仪留学目的地。但近年来受到诸如中美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眼下英国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选择。根据英国大学申请系统(UCAS)今年六月底公布的最新一轮申请数据显示,2020年英国本科申请总人数超65万,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考虑到部分学生未经过该系统而是直接向学校递交申请,实际申请人数很可能还会大于该数值。
结合当前趋势,留学机构可加大针对英国等英联邦国家的产品开发力度,不断细化例如背景提升、文书、签证申请等服务内容;同时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加强对相关各环节老师的培训,从而在咨询、规划、选校、文书构思与修改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以增进客户的满意度,树立良好口碑,提升转介绍率,实现客源的可持续化。
与此同时,留学机构也应密切关注全球防疫形势,及时掌握各留学目的地的疫情动态和出入境政策等信息,尤其是在选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积极主动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为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与方案,这样才能既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以分散风险,也能降低退费率,实现双赢。
一、疫情对留学机构的冲击
(一)线下活动几近停滞
上半年受防疫政策限制,几乎所有线下的咨询、教学、会销等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虽然前期咨询环节可以全部转为线上交流,但最后的签约环节在线上完成的难度很大。绝大部分客户会选择到机构的线下门店,与对应的咨询顾问进行最后的面谈顺便考察门店环境等以判断机构是否真正靠谱,双方确认合同无误后当场签署并完成费用支付。由此可见,疫情期间的成交量下滑在所难免。而以拓展新客源为最主要目的的会销也无法开展,对机构的生源渠道也造成了影响。
(二)员工收入下滑
机构为了自救,在资金来源受限的情况下,“节流”成了必然之选。以Z公司为例,疫情最严重时期只发放底薪的60%,并且实行“上三休四”的制度,以渡过难关。员工直接面临收入减少,以及对自身是否会被裁员的担忧,导致组织凝聚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对现有客户的服务质量。
(三)现金流紧张
市面上绝大多数留学机构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都是提前收取全部或部分费用,账面上的数目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客户支付的这笔费用在法律层面上是属于预付款性质,机构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服务内容前是无权挪动另作他用的。然而每个月的办公场地租金、水电费等众多支出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对于机构来说则是致命的打击。这一点在疫情期间格外凸显。
二、留学机构的出路展望
(一)长远来看,留学是刚需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71万人,同比增长7.3%。然而即使受到当前疫情的影响,留学市场的刚需依然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知名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不久前更新了“新冠疫情如何影响不同层次学生的留学意愿”白皮书,统计结果中,只有7%的受访学生确定放弃留学计划。而从国内角度来看,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也表明,仅有20.7%的受访者选择取消留学计划,其他人则表示推迟留学计划或者改变留学国家。由此可见,尽管疫情使得不少学生推迟了出国留学的时间,但他们的留学意愿仍然强烈。一方面是因为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集中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求职市场,提升自我、增强自身竞争力也是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最大诉求。综上所述,留学行业的市场规模潜力依旧存在。
此外,不久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也为留学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意见》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这说明国家层面对于留学仍然是持支持态度的。
(二)加强行业规范,净化行业环境
根据2019年观研天下数据中心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的留学中介机构数量已经超过1500家,且近年来数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机构众多,鱼龙混杂,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消费者遇到了合同文本不规范、退费难、投诉无门,甚至机构卷钱跑路等诸多问题。疫情期间,一些濒临倒闭的机构无法向员工及时支付工资,导致部分负责文书模块的员工被迫中止服务,严重影响了整体申请进度,给客户造成了不良体验。这些负面因素经过扩散传播进而影响到了很多潜在客户对整个留学行业的认识与信任。尽管国家取消了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格认定,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就不需要监管了。恰恰相反,机构应当秉持自律原则,行业协会也应当不断强化对本行业的规范,明确服务标准,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并完善投诉流程及惩戒制度,及时踢出违反行业规定的害群之马。
(三)结合市场趋势,进行合理规划
美国拥有众多高质量的院校,一直是中国学生的心仪留学目的地。但近年来受到诸如中美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眼下英国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选择。根据英国大学申请系统(UCAS)今年六月底公布的最新一轮申请数据显示,2020年英国本科申请总人数超65万,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考虑到部分学生未经过该系统而是直接向学校递交申请,实际申请人数很可能还会大于该数值。
结合当前趋势,留学机构可加大针对英国等英联邦国家的产品开发力度,不断细化例如背景提升、文书、签证申请等服务内容;同时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加强对相关各环节老师的培训,从而在咨询、规划、选校、文书构思与修改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以增进客户的满意度,树立良好口碑,提升转介绍率,实现客源的可持续化。
与此同时,留学机构也应密切关注全球防疫形势,及时掌握各留学目的地的疫情动态和出入境政策等信息,尤其是在选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积极主动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为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与方案,这样才能既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以分散风险,也能降低退费率,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