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虽然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添加了很多学生活动内容,但仍显单一,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加上课时减少、开卷考试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很难提高,很多时候课堂的枯燥与死板让思品教师感到无奈。如何让思品课堂充满笑脸,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有比较多的收获,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重点,也一直是每个思品教师都在仔细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从上学期开始,为了更好地打造“快乐课堂”,体现学校快乐教育的特色,我校各教研组顺应潮流,纷纷启动了“微观察”活动,实施“微行动”,产生“微结论”,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出“微教研”的概念。这标志着我校在探索教科研方面开拓了新渠道,每一位教师都迈出更简单、更易操作,也更有效的自我反思、自我进步和自我发展的新步伐。
通过教研组开展的各种“微研究”活动,我们认为初中思品课之所以死气沉沉,除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外,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心理驱动性不强、学习注意力易转移、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客观地说,思品课本比较缺乏时代感和与学科关联的内容,相对缺乏丰富而广泛的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针对研究过程和成果,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和努力。
一、贴近实际,让思品课“生活化”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师来说,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小但意义重大。学生对教师的讲授绝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的:感兴趣的就接受,没有兴趣的就放弃。因此思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愿望的激发。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与信息,进而主动探索未知的事物,使兴趣变成个人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知识数量的积累,死记硬背,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变得厌学,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在很多人心中,初三思品课在很多时候都是枯燥理论的灌输,由于内容离学生实际有一定距离,仅凭说教是绝对不够的。只有让理论知识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抓住社会时事的热点焦点,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背后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如讲到文化版块时,学生对“文化”这一抽象宽泛的概念感到陌生,我们就可以对本地传统习俗、语言文字、服饰饮食等加以分析,甚至是就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和电影电视等与之探讨,加深其印象,培养其探究兴趣,增强其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同时,教师要注意对政治理论的讲解,建立在对知识的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基础之上,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是贯通教材,联系教材,实践教材,再传授教材。
二、手段多样,使思品课“形象化”
“说教”是人们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带贬义的评价。初中思品教师常常会满足教材上的一些现成案例,读读讲讲,或者播放一些视频,适当活跃气氛,最后把导学练的练习处理好。而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趣,甚至带有漠视,久而久之,没有充分的表达机会,更没有质疑、反驳、辩论的机会,慢慢成为一群“不会表达的孩子”。学生对思品课仅止于“知道了”,是否真正理解、接受、行动,则是我们涉及不到的层面。
现在教学手段如此丰富,学校教学设备如此完善,接触现代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让思品课改变原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是完全可行的,实践证明也非常受学生欢迎。除了必要的多媒体手段外,近几年广为提倡的活动教学法、情境体验法、心理游戏和活动等我认为都可以尝试,甚至可以将课堂变成模拟法庭、模拟辩论场,或者让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和农村,亲自参加调查和实践,真正发挥思品课的育人作用,达到教育目的。有一次我在讲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一热点话题时,就尝试性地将该讨论以帖子的形式发在本地某论坛上,让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浏览并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进行了投票或者留言,我们还专门花了一节课仔细阅读网友的留言和讨论,过程中大家的参与热情非常高。类似这样的教学手段也许并不正规,却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眼球,这样的课堂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效果肯定比说教好得多,教师也能轻松很多。
三、重在参与,把思品课“情境化”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学习必须靠学生自己完成”。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不是纯粹的认知过程;应该是学习者充分体现主体性的舞台,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要求。
所以思品教师上课时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个自我了解的背景,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这就是把思品课情境化。如在讲解“合作的价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互动游戏、彼此竞争等方式,切身感受到合作带给彼此的好处和优势,加深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讲到“诚实守信”时,可以借鉴主题班会的形式,通过自我反思、心理互助、改过自新等一系列心理游戏让所有学生反思自我,直面曾经的错误,积极寻求改进和提高的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当然,我们还应注意情境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切不可只顾形式多样化、新颖性与课堂气氛的热闹,致使教学形式与内容发生错位,因而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四、寻求新知,将思品课“创新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思品课中创新同样不可或缺。卢梭曾说:“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授之以“渔”呢?教师要先引导、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探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自己解决该问题的新观点、新途径、新方法,并分析、讨论、发问、归纳、总结、推理、提炼。在讲解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时,不少同学不仅找到了与书本内容中贴合的地方,还创新地提出诸如人们的审美、婚恋、理财等的变化,一位同学还提出了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的话题,引发大家的讨论和思考。这样的课堂不是预设的结果,却是生成的精彩。在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的热闹气氛中,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海纳百川,激荡交融,创新的种子也被悄然播种,思想的繁茂将成必然。
在探求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向工作,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掌握探索真理的科学方法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便在今后工作、学习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以上所说的“四化”并不是虚无缥缈、无从下手的,而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微小之处的。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微”入手,研究教法。学生嫌老师说教太多,不妨换个方式;学生觉得上课枯燥,不妨设计多一些的互动活动、情境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改变课堂沉闷气氛,改观学生对思品课的固有认识,增强教学实际效果。
从上学期开始,为了更好地打造“快乐课堂”,体现学校快乐教育的特色,我校各教研组顺应潮流,纷纷启动了“微观察”活动,实施“微行动”,产生“微结论”,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出“微教研”的概念。这标志着我校在探索教科研方面开拓了新渠道,每一位教师都迈出更简单、更易操作,也更有效的自我反思、自我进步和自我发展的新步伐。
通过教研组开展的各种“微研究”活动,我们认为初中思品课之所以死气沉沉,除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外,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心理驱动性不强、学习注意力易转移、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客观地说,思品课本比较缺乏时代感和与学科关联的内容,相对缺乏丰富而广泛的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针对研究过程和成果,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和努力。
一、贴近实际,让思品课“生活化”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师来说,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小但意义重大。学生对教师的讲授绝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的:感兴趣的就接受,没有兴趣的就放弃。因此思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愿望的激发。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与信息,进而主动探索未知的事物,使兴趣变成个人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知识数量的积累,死记硬背,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变得厌学,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在很多人心中,初三思品课在很多时候都是枯燥理论的灌输,由于内容离学生实际有一定距离,仅凭说教是绝对不够的。只有让理论知识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抓住社会时事的热点焦点,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背后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如讲到文化版块时,学生对“文化”这一抽象宽泛的概念感到陌生,我们就可以对本地传统习俗、语言文字、服饰饮食等加以分析,甚至是就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和电影电视等与之探讨,加深其印象,培养其探究兴趣,增强其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同时,教师要注意对政治理论的讲解,建立在对知识的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基础之上,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是贯通教材,联系教材,实践教材,再传授教材。
二、手段多样,使思品课“形象化”
“说教”是人们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带贬义的评价。初中思品教师常常会满足教材上的一些现成案例,读读讲讲,或者播放一些视频,适当活跃气氛,最后把导学练的练习处理好。而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趣,甚至带有漠视,久而久之,没有充分的表达机会,更没有质疑、反驳、辩论的机会,慢慢成为一群“不会表达的孩子”。学生对思品课仅止于“知道了”,是否真正理解、接受、行动,则是我们涉及不到的层面。
现在教学手段如此丰富,学校教学设备如此完善,接触现代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让思品课改变原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是完全可行的,实践证明也非常受学生欢迎。除了必要的多媒体手段外,近几年广为提倡的活动教学法、情境体验法、心理游戏和活动等我认为都可以尝试,甚至可以将课堂变成模拟法庭、模拟辩论场,或者让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和农村,亲自参加调查和实践,真正发挥思品课的育人作用,达到教育目的。有一次我在讲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一热点话题时,就尝试性地将该讨论以帖子的形式发在本地某论坛上,让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浏览并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进行了投票或者留言,我们还专门花了一节课仔细阅读网友的留言和讨论,过程中大家的参与热情非常高。类似这样的教学手段也许并不正规,却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眼球,这样的课堂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效果肯定比说教好得多,教师也能轻松很多。
三、重在参与,把思品课“情境化”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学习必须靠学生自己完成”。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不是纯粹的认知过程;应该是学习者充分体现主体性的舞台,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要求。
所以思品教师上课时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个自我了解的背景,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这就是把思品课情境化。如在讲解“合作的价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互动游戏、彼此竞争等方式,切身感受到合作带给彼此的好处和优势,加深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讲到“诚实守信”时,可以借鉴主题班会的形式,通过自我反思、心理互助、改过自新等一系列心理游戏让所有学生反思自我,直面曾经的错误,积极寻求改进和提高的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当然,我们还应注意情境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切不可只顾形式多样化、新颖性与课堂气氛的热闹,致使教学形式与内容发生错位,因而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四、寻求新知,将思品课“创新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思品课中创新同样不可或缺。卢梭曾说:“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授之以“渔”呢?教师要先引导、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探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自己解决该问题的新观点、新途径、新方法,并分析、讨论、发问、归纳、总结、推理、提炼。在讲解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时,不少同学不仅找到了与书本内容中贴合的地方,还创新地提出诸如人们的审美、婚恋、理财等的变化,一位同学还提出了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的话题,引发大家的讨论和思考。这样的课堂不是预设的结果,却是生成的精彩。在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的热闹气氛中,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海纳百川,激荡交融,创新的种子也被悄然播种,思想的繁茂将成必然。
在探求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向工作,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掌握探索真理的科学方法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便在今后工作、学习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以上所说的“四化”并不是虚无缥缈、无从下手的,而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微小之处的。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微”入手,研究教法。学生嫌老师说教太多,不妨换个方式;学生觉得上课枯燥,不妨设计多一些的互动活动、情境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改变课堂沉闷气氛,改观学生对思品课的固有认识,增强教学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