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探索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陈同清,江苏省高邮职业教育中心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现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教育,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做大、做强、做特中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办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教育保障体系
  
  时代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与改良,即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一种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教育。它与创造教育、创业教育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是在新形势下对现行教育的挑战。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晚,人们对其认识不足,近几年来更是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一线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另一方面老百姓追求高学历,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而直接从普通教育出来的从事生产一线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技能培训,又不能顺利胜任许多一线工作。这种状况不改观必将最终影响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及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社会急需的生产一线的“三创”人才至关重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许在某一时期文化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他们可能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的技能创新方面会特别优秀,完全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断探索并积极开展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正是培养这样的有用人才的重要保障。
  
  现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模式的弊端
  
  创新为“推陈出新”,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事物总是在革故鼎新中往前发展。旧有中等职业教育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供需之间的矛盾,除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同从事职业教育的我们自身是否解放思想,勇于进行教育创新,勇于否定自我,也有很大关系。就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模式看来,往往存在着这样两个明显问题。
  1.办学目的不明确
  至今还有一些学校基本沿袭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思路,特别是开通职业学校升学渠道以来,本应以技能培训、就业为根本的职业学校竟然纷纷以升学为目标,教学中以考试为指挥棒,招生工作中以参加高考为主要宣传热点,在教师队伍中甚至出现了以教可以升学的中高班为荣,基础课老师比专业课老师要紧缺的怪现象。2007年江苏对口高考实施改革,出现那么多怀疑、否定、干扰就是集中体现。
  2.与实际需要相脱离
  有些学校不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实践,而是有什么条件就开办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程,人家办什么专业就跟风办什么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经常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这样既突出不了一个学校的特色,也造成人才供需存在很大落差,市场就业率低,毕业生出路窄,恶性循环也影响了职业学校规模的壮大。
  因此,如何在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实施职业学校的教育创新是我们不容忽视、需要积极探索的重大问题。
  
  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推进
  
  1.办学观念的创新
  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相对于普通义务教育,职业学校更应该成为面向市场办学的主体。而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在办学上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在教学上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职业和岗位的能力需求;在专业设置上,专业趋同的现象相当严重;部分职业学校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业品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因循守旧,没有形成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的应对机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不能及时进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强人意,在实际操作中的应变能力更是缺乏。所有这些迫切要求我们及时转变办学观念,开拓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一系列探索研究的主要对象,职业学校教育同样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互协调的双边活动,其创新教育的探索自然离不开这些主体。一般来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同级普通教育学校的学生比起来,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许多学生有自卑倾向,厌倦学习,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自控能力。学生进校之初除进行相应的巩固补缺之外,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确立目标,树立自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先做人再成材”。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在于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训基地要实现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产品合一,教学、科研合一,服务、创收合一的“七个合一”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内容方式上除了设置合理的真正面向社会市场的课程,在培养途径上更应该实行校企合作,这也是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
  从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二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三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这三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更好地沟通了学校与企业,注重校企合作。
  自古以来,中国千年的文化史就宣扬学校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方,在计划经济时代学校也是个“闭门造车”的场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学校“闭门造车”却是一大忌,学校必须从单一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和简单地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中跳出来,调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推行讲授与实践、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授课除了基本文化课的传授外,针对本行特点更要加强专业课的传授,同企业建立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使平时教学能够走入到一线操作中去,学校还可以请企业有经验的师傅走到课堂中去以及相关专业老师带学生走到工厂中去等一些方式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和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等,使课堂传授与传统的师傅带学徒的传授方式结合起来,真正领会古人所说的“知行合一”。
  此外,职业教育的管理者不妨积极组织专门教师或者邀请专门人员进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深入到社会各个部门尤其是第二、三产业部门调查研究,明确学生将来面临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进行职业岗位分析,以便确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注重与这些企业部门的密切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真正走到生产企业、服务部门中加强自己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不仅仅是一名只能在流水线上简单操作的员工,更是一名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4.教育保障体系的创新
  为确保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还必须注重自身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着力建设一批德才双馨、乐于教学、钻于教学、精于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实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职业学校更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招聘适合自己本校专业配置特色的教师,大力鼓励本校教职工进修学习,鼓励一专多能教师出现,逐步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重。
  不断创新完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资助体系。党中央、国务院空前地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全面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基础能力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然而,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仍是一项重大变革和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国家要从宏观层面进一步加大扶持职业教育力度,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鼓励各类资本面向职业学校的合作办学、独立投入、捐赠等,在用地、各类税费等方面享受优惠甚至全免。
  建立一套“宽进严出”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参照职业教育特别成功的德国,其职业学校学生入学资格相对宽松,但教学过程是很严格的。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通过中间考试、毕业考试、师傅考试和进修考试,学生很少按期毕业,淘汰率在30%左右,专科学校的正规学习时间是8个学期,但实际上学生需要10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毕业文凭,这就保证了学生在以后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总之,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合理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严格的高质量观,将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科学的专业与课程结构、以实训为核心的“双元”教育制度以及严格的师资要求、质量监控和学生入学资格等内外在条件的合理成功结合,对于探索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结核病是传染病中继艾滋病之后的第二大杀手,目前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卡介苗(BCG)作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唯一批准应用于人体的抗结核疫苗已经用了80多年了,然而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