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企业统计工作制度的确立,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企业统计的应用中,普遍存在着工作状态滞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不足、统计人员配置不合理、企业统计研究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效果不一致等诸多问题,应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企业统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统计;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C82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092-01
一、企业统计的内涵及作用
企业统计是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作出预测来指导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
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二、我国企业统计的应用现状
1 “报表型”工作状态没改变
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统计机关和行业主管机关统计部门。企业在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条件下,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信息,但面对政府部门和主管机关的多层需求,企业统计工作忙于应付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这种“报表型”的工作状态还没有根本改变。
2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一般只能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则严重不足。
3 统计人员配置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反差
企业统计队伍构成、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反差。目前不少企业统计人员配置一般都是按照统计报表任务的要求进行的,缺乏中高级统计人才,加上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4 企业统计研究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效果不一致
由于企业统计与政府和行业统计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平等。形成了企业从向政府和行业统计上报资料多而政府和行业统计发布的企业可利用信息少的不平等状况。从而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统计装备现代化甚至对企业统计本身的兴趣不高。
三、加强企业统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1 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如下职能: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当统计人员工作变动时,要“先配后调”、“以老带新”,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贡献。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2 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3 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总之,统计是为企业服务的,只有符合企业需要的统计才具有生命力。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要合理配置,完成相应的统计职责;企业统计人员要肯学习,勤进取,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精通业务,才能切实做好企业统计工作。
关键词:企业统计;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C82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092-01
一、企业统计的内涵及作用
企业统计是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作出预测来指导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
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二、我国企业统计的应用现状
1 “报表型”工作状态没改变
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统计机关和行业主管机关统计部门。企业在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条件下,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信息,但面对政府部门和主管机关的多层需求,企业统计工作忙于应付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这种“报表型”的工作状态还没有根本改变。
2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一般只能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则严重不足。
3 统计人员配置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反差
企业统计队伍构成、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反差。目前不少企业统计人员配置一般都是按照统计报表任务的要求进行的,缺乏中高级统计人才,加上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4 企业统计研究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效果不一致
由于企业统计与政府和行业统计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平等。形成了企业从向政府和行业统计上报资料多而政府和行业统计发布的企业可利用信息少的不平等状况。从而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统计装备现代化甚至对企业统计本身的兴趣不高。
三、加强企业统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1 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如下职能: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当统计人员工作变动时,要“先配后调”、“以老带新”,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贡献。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2 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3 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总之,统计是为企业服务的,只有符合企业需要的统计才具有生命力。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要合理配置,完成相应的统计职责;企业统计人员要肯学习,勤进取,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精通业务,才能切实做好企业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