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LHQC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与正确治疗方法,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措施,如平喘、吸氧、解痉以及抗感染等。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进行上述措施基础上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等情况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且P>0.05;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等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发生的气流受限以及气体交换功能等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易于临床治疗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25-02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与正确治疗方法,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在50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1±1,24岁,病程在6个月至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45±1.22年。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教育背景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措施,如平喘、吸氧、解痉以及抗感染等。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进行上述措施基础上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商品名为必可酮,葛兰素史克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给药方式为吸入给药,每日吸入治疗三次,剂量为每次250微克,患者吸入完成后应进行清水漱口,连续治疗十二周为宜;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给药方式为吸入给药,每日吸入治疗三次,每次剂量为250微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2 观察指标 对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进行六个月随访,随访率为1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肺功能检测,内容包括一秒用力呼吸值(FEV1)、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情况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等情况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且P>0.05;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等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临床内科常见的肺部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其实质为具有气流阻塞现象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 [1],发病原因与患者肺部出现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临床特征为患者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病情呈现出进行性发展状态、一秒用力呼吸(FEV1)降低等 [2]。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呈现出进行性下降,因此对其劳动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且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布地奈德药物是一种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其给药方式为吸入给药,患者无含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耐受性较好,易于对其进行临床治疗。临床研究可知,布地奈德是临床治疗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
  引起患者发生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气道炎症,其中以小气道炎症最为常见。布地奈德进入人体后,首先将穿过患者体内细胞核,并结合细胞质内的激素受体,之后将穿透细胞核膜,进入细胞核内与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对组蛋白乙酰化酶(即HDACs)产生抑制作用,对已经活化的组蛋白乙酰化酶进行募集,最终发挥抗炎作用,消除患者体内相关气道炎症,起到治疗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目的;而未结合细胞质内激素受体的布地奈德药物能够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进行酯化反应,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当细胞之内激素受体从细胞核内得到释放后,此复合物能够发生脂解作用游离,从而结合释放出的激素受体,从而进入细胞核内进行抗炎 [3],消除患者体内相关气道炎症,起到治疗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发生的气流受限以及气体交换功能等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易于临床治疗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柏蔷,徐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J].世界医疗器械,2012,(2):32-37.
  [2] 赖明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10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11):1016-1017.
  [3] 赵寅滢,惠复新,吴艳. 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380-381.
  作者简介:
  孔祥平,女,1963年,成都,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毕业,研究方向COP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本科自2000年11月~2010年5月收治27例该类患者,男19例,女8例;年龄40 ~71岁,平均57.5岁,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中青年多见,青少年少见,我们收治的18岁以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就其临床特点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资料来自诸暨市红十字医院和诸暨市人
目的:研究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某时段内我院新生儿120例,按护理措施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胎儿发育、血
[目的]探讨小腿延长术在减轻单侧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青年患者跛行步态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2008年共15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患者进行小腿延长术,其中6例应用外固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种类及诱发原因,从而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符合血液透析治疗标准的严重肾病患者50例,就其一年前在透析中发生的相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6例(5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
目的:探讨低压低氧应激条件下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SC)自噬活性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压低氧装置培养MSC,将压力控制在41.1 kPa,氧气浓度控制在1%,在0、4
例 1,女 ,4岁。一年半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肢无力、跛行 ,继而双下肢无力 ,活动受限 ,截瘫半年。于 1992年 3月 2 1日以“椎管占位性病变”收入院。查体 :左踝关节僵硬 ,左足呈
脊椎裂(椎弓裂)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1],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脊柱后弓两侧骨化中心发育障碍,未能融合所致的脊柱后方缺损[2].缺损部常被软骨组织或纤维组织所填
目的:在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这种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以随机的形式选取102例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病例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