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体制下提升新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个案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federers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依据Van Manen等教学反思水平的划分标准,对某重点高中入职一年的新教师实施了问题驱动、录像辅助和反馈驱动的教学反思,并对其反思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估。研究发现:问题驱动的新教师教学反思属于技术理性反思的较低水平,录像辅助的新教师教学反思属于技术理性反思的较高水平,在校本教研体制下反馈驱动的教学反思属于实践行动反思水平。提出对新教师反思水平提升的理性思考:问题驱动,提升新教师教学反思意识;录像辅助,拓宽新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反馈驱动,提升新教师教学反思水平。
其他文献
中小学作业是最能发挥教师教学自主权的载体,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契机。然而,当前中小学作业被异化为训练的工具、控制的手段和竞争的资本,这样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研究认为:回顾作业的本质,知识巩固是作业的初心、能力拓展是作业的追求、交流合作是作业的灵魂、意义建构是作业的理想、教育公平是作业的升华,这样的作业才是最有价值的。在作业改革中,可以通过强化管理保证作业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科学设计提升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差异性、通过精心组织加强作业实施的互动性与辅助性、通过优化反馈促进作业评价的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