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及临床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边界光整4例,有浅分叶2例,3例瘤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均呈较显著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CT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74-01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SHL)是一种较少见的肺内良性肿瘤,是由Liebow和Hubbel 在1956年首次提出【1】。影像诊断容易与部分其他良性结节与周围型肺癌相混淆,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现将我院2009~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CT诊断SHL的鉴别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5例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27~56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为1例痰中带血,1例咳嗽咳痰,1例轻微胸痛,2例为体检发现。5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5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1mm,层间距1mm,增强扫描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总量为100ml,注射速率为2~3ml/s,于增强后25秒、55秒常规扫描,90秒作延迟扫描。
2 结果
5例病灶均位于肺周,均为单发结节状病灶,右肺4例,其中上叶1例(图1、图2),下叶3例,左肺1例,位于左肺上叶(图3)。病灶直径约为2.3cm~5.1cm,平均3.5cm。5例病灶均为圆形、类圆形肿块,4例病灶边缘光整,2例有浅分叶,1例可见点状钙化。所有病灶均未见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增强后5例病灶均有较明显强化,增强后CT值约为80~120Hu.
3 讨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属于肺内少见肿瘤,最初一直被归类为炎性假瘤,但后来研究表明,SHL主要组成细胞为上皮细胞,其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及病理构成均不同于一般炎性假瘤。所以,1980年WHO将其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1】.
本病多发于中年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右肺常多于左肺,多数无自觉症状,少数表现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等,本组资料与其相符。
SHL组织构成复杂,主要有排成乳头状结构的立方细胞和围绕周边的多边形细胞这两类细胞构成【2】。SHL的主要病理特点为:(1)肺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且与细支气管上皮相延续。(2) 致密生长的多角形细胞,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在乳头内形成实性片状。(3) 小血管明显增生,管壁透明变性或硬化。(4) 瘤内无炎性细胞浸润,可有含铁血黄素或出血,这是与炎性假瘤的最大区别【3】。王妍等通过对SHL的免疫组化研究认为,SHL的形成是血管瘤样区→ 乳头区→实变区→硬化区的演变过程【4.5】.
SHL具有其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其多为直径为0.8~10cm的类圆形肿块,边缘规则,光滑,无毛刺。肿块较大时可有浅分叶,增强时明显强化,边缘可见更明显线样强化,有学者【6】描述为“笔勾画征”,这是硬化性血管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本组病例影像学征象与其相符。研究报道【7】,SHL鈣化发生率为45.8%,但影像学观察到病灶内钙化并无如此高概率,本组5例病例发现一例有钙化,因此,少部分病例内可见较少量的斑点状、斑片状钙化,这对SHL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以往多数学者把结节中含钙化灶病例考虑为错构瘤或结核球【8】,但从本组病例看,也应该考虑SHL的可能。由于SHL为富血管病变,因此,注射对比剂后大多有较明显强化,当病灶内夹杂较多纤维化组织时,强化可不均匀。当肿块较大时,肿块周边甚至可见增粗的血管影及血管断面。
总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边界较清楚,边缘较光滑,其明显强化特点及斑点状钙化影是其较特征的表现。当肺内结节影符合上述表现时,要考虑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Liebow AA, Hubbell DS. Sele rosing hemangioma (histiocytoma, xanthoma) of lung [J].Cancer, 1956,9(1):53~57.
[2] 邹佳华,李燕舞,龚长志,等.肺硬化性血管瘤11例CT征象分析及鉴别诊断[J].肿瘤学杂志,2012,18(2):148~150.
[3] 周炜旬,刘鸿瑞.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本质与组织来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2):168~170.
[4] 王妍,王恩华,吴广平,等.肺硬化性血管瘤免疫标记及超微结构—提示其细胞的不同来源[J].中国肺癌杂志,2003,6(1):92.
[5] 史景云,易祥华,刘士远,等.肺硬化性血管瘤增强CT表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1):53.
[6] 郑屹峰,卡颖飞,祝跃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价值[J].肿瘤杂志,2006,12(5):414~415.
[7] 徐达君,冯赟,史景云,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附24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7):797~799.
[8] 陈淮,曾庆思,周洁,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征象与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4):268~271.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CT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74-01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SHL)是一种较少见的肺内良性肿瘤,是由Liebow和Hubbel 在1956年首次提出【1】。影像诊断容易与部分其他良性结节与周围型肺癌相混淆,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现将我院2009~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CT诊断SHL的鉴别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5例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27~56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为1例痰中带血,1例咳嗽咳痰,1例轻微胸痛,2例为体检发现。5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5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1mm,层间距1mm,增强扫描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总量为100ml,注射速率为2~3ml/s,于增强后25秒、55秒常规扫描,90秒作延迟扫描。
2 结果
5例病灶均位于肺周,均为单发结节状病灶,右肺4例,其中上叶1例(图1、图2),下叶3例,左肺1例,位于左肺上叶(图3)。病灶直径约为2.3cm~5.1cm,平均3.5cm。5例病灶均为圆形、类圆形肿块,4例病灶边缘光整,2例有浅分叶,1例可见点状钙化。所有病灶均未见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增强后5例病灶均有较明显强化,增强后CT值约为80~120Hu.
3 讨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属于肺内少见肿瘤,最初一直被归类为炎性假瘤,但后来研究表明,SHL主要组成细胞为上皮细胞,其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及病理构成均不同于一般炎性假瘤。所以,1980年WHO将其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1】.
本病多发于中年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右肺常多于左肺,多数无自觉症状,少数表现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等,本组资料与其相符。
SHL组织构成复杂,主要有排成乳头状结构的立方细胞和围绕周边的多边形细胞这两类细胞构成【2】。SHL的主要病理特点为:(1)肺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且与细支气管上皮相延续。(2) 致密生长的多角形细胞,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在乳头内形成实性片状。(3) 小血管明显增生,管壁透明变性或硬化。(4) 瘤内无炎性细胞浸润,可有含铁血黄素或出血,这是与炎性假瘤的最大区别【3】。王妍等通过对SHL的免疫组化研究认为,SHL的形成是血管瘤样区→ 乳头区→实变区→硬化区的演变过程【4.5】.
SHL具有其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其多为直径为0.8~10cm的类圆形肿块,边缘规则,光滑,无毛刺。肿块较大时可有浅分叶,增强时明显强化,边缘可见更明显线样强化,有学者【6】描述为“笔勾画征”,这是硬化性血管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本组病例影像学征象与其相符。研究报道【7】,SHL鈣化发生率为45.8%,但影像学观察到病灶内钙化并无如此高概率,本组5例病例发现一例有钙化,因此,少部分病例内可见较少量的斑点状、斑片状钙化,这对SHL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以往多数学者把结节中含钙化灶病例考虑为错构瘤或结核球【8】,但从本组病例看,也应该考虑SHL的可能。由于SHL为富血管病变,因此,注射对比剂后大多有较明显强化,当病灶内夹杂较多纤维化组织时,强化可不均匀。当肿块较大时,肿块周边甚至可见增粗的血管影及血管断面。
总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边界较清楚,边缘较光滑,其明显强化特点及斑点状钙化影是其较特征的表现。当肺内结节影符合上述表现时,要考虑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Liebow AA, Hubbell DS. Sele rosing hemangioma (histiocytoma, xanthoma) of lung [J].Cancer, 1956,9(1):53~57.
[2] 邹佳华,李燕舞,龚长志,等.肺硬化性血管瘤11例CT征象分析及鉴别诊断[J].肿瘤学杂志,2012,18(2):148~150.
[3] 周炜旬,刘鸿瑞.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本质与组织来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2):168~170.
[4] 王妍,王恩华,吴广平,等.肺硬化性血管瘤免疫标记及超微结构—提示其细胞的不同来源[J].中国肺癌杂志,2003,6(1):92.
[5] 史景云,易祥华,刘士远,等.肺硬化性血管瘤增强CT表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1):53.
[6] 郑屹峰,卡颖飞,祝跃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价值[J].肿瘤杂志,2006,12(5):414~415.
[7] 徐达君,冯赟,史景云,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附24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7):797~799.
[8] 陈淮,曾庆思,周洁,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征象与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4):26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