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客家姓氏的始祖崇拜与文化认同——田野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比较

来源 :台湾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台客家姓氏始祖崇拜是两岸客家民众族群认同的符号与象征,也是闽台关系及客家研究饶有趣味的一个重要论题,但前人对此论述无多.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就闽台客家姓氏始祖崇拜的文献记载与口头传说,崇拜的形式与仪式、特征与功能等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从中揭示闽台客家姓氏始祖崇拜发生的文化基因及其发展的动力源泉,指出这种崇拜在族群性格形成和文化认同中的功能与价值.
其他文献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文中体现的“一中性”规范对台湾政治环境、民众统“独”意识的影响和约束极为有限,其原因在于,“台独”势力在无法改变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中“一中性”规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国家统一是题中应有之义,反分裂也成为新时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反分裂斗争中,国家认同是重要的影响因
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同时脱离城市和农村的分工体系,处于"双重脱嵌"的危险之中.处于这一情境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形成了独特的"双重边缘人"自我认同,即既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三和青年便是这类群体的典型代表.过往研究将这种认同的形成归因于城市和乡村双重外推力的作用,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认知主体的自我认同建构过程.本研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通过对三和青年劳工群体的个案研究,运用"社会化—认同"的分析框架,对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化过程中身处的"四个世界"作用于其自我认同的机制进行分析,指
前蜀建国之时,治下邛州大邑县鹤鸣化曾发生过一次"枯树再生"的异象.蜀帝王建、邛州刺史张敬周及高道杜光庭都对其大肆渲染,举行金箓大斋祈福,试图利用此异象来为新建政权构建合法性.然而在中古时期,"枯树再生"这一异象存在着两种解读.一种是依据传统汉代纬学思想,将其视为灾异的象征.另一种则是将其看作天命所归的预兆,在现实政治运作中,不乏统治者对其加以利用.后者逐渐成为历史的主流.这一方面是由于南朝学风受玄学影响,突破汉代纬学藩篱,将"枯树再生"按字面解释为复兴、中兴之兆,用以满足现实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深受宗教
本文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诠释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经验.经济快速增长使台湾的要素禀赋份额发生变化,资本累积增加且工资上升.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引发资本、技术密集型
族群政治斗争是台湾政党恶斗本源,而“省籍矛盾”则是台湾族群政治斗争根基.“外省人”作为跟随国民党当局来台族群,族群政治天然地被认为是“中国认同”与效忠国民党.然而,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已日渐为学界所认同,但学者多是研究社区工作为何要以资产为本,而较少去探索资产为本的具体实践路径.兰镇历经8年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显示:在农村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用优势视角重新审视社区,充分挖掘社区资产,以发动村民参与社区治理为中心,围绕村民需求并动员村民力量,以此为依托发展社区互助组织、培育社区自助组织并开拓新的社区资本,上述实务实践既同时并举亦渐次深入.这种资产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成功助推了农村社区发展,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不失为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一条有效路径.
皇帝在科举考试之外特赐进士及第,这一现象在唐后期开始出现,但它只是作为一种偶见性举措,属于皇帝在科举制外的"文柄自决".经过五代宋初的发展,特赐进士及第逐渐制度化.与此同时,宋初还将"赐进士"普遍化,通过进士科考试者都被"赐进士",进士以外诸科亦以"赐"的形式给予出身,这标志着所有科举出身者都成为皇帝"文柄自决"的产物.唐后期五代统治者针对科举制存在的问题采取过诸多举措,但直到宋初"赐进士"的普遍化与殿试制度相结合,特赐进士及第所代表的皇帝"文柄自决"权威被引入科举体制中,这些问题才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行正确认识和有效发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中国之治"的应有之义,需要在科学指导思想下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目标进行系统推进.根据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逻辑,统筹掌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消化、吸收和运用实事求是、矛盾分析、系统论、价值评价、人的分析、群众路线等方法,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方法论.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明显优势,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契合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公平与正义、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要求,又能够激发社会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