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文60分,重要,可老师不好上,学生不愿上,本文从口述、抒写、品评的角度探讨作文教学课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自由 兴趣 评价 多样化
很多作家认为“写作是快乐”的,一个人能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确是一种幸福,然而这种为文的快乐却往往被我们“一讲二写三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所扼杀。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更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应是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下面我想就自己多年的实践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自由抒写 表达真实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就班上一件事论得好,写自己心路历程写得真,对老师、朋友细腻刻画描得妙,但回到老师给出的作文题却抓耳挠腮、一筹莫展,或许就是缺乏自由的氛围,缺乏真情实感造成的。
几乎每一位成功的作家恰恰都是“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虽然学生不是作家,但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写作空间是使学生愉快为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处于自由的状态下写作,每个学生多多少少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都比较容易找到自己最想写的内容,不至于出现“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和我擦肩而过”的毫无结果的苦思苦想。自由抒写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自由。既可以写大事,或感人至深的事,也可以写生活中消极的、不如意的事:母亲哀怨的责骂,老师不满的目光,或一次小风波,一丝淡淡的哀愁皆可尽入我们的笔端。有些老师认为负面、消极的东西不能写,认为作文一定要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这不但困囿了学生思维,而且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那些隐隐的感伤,那些突如其来的情绪,那些看来似乎消极的情感却是学生最直接、最深切感悟的生活素材,提炼为文,便是一篇有血有肉,读来使人产生共鸣的生活随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作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信手拈来的不是作文的材料,而是流淌在作文本上的真实的感和真挚的情。语文老师只要注意引导,一定能使他们热爱作文,由乐之到好之,切实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其次是形式上的自由。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形式上的章法指导和技巧训练,语文老师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地以文体的类别进行作文教学,殊不知,形式上的不自由不仅造成写法上的千篇一律,而且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扼杀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让文体形式百花齐放,老师每次布置作文,画一个大致的范围,让学生自由的写,让多种形式放飞学生的才情,使为文者获得建筑师的愉悦。
在一个较长的阶段,学生在写作上能处于一种自由状态有利于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体味作文的愉快,也容易获得成就感,学生不愿约束,喜欢自由,又常受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困挠,相信他们一定愿意选择写作来充实生活,因为这是一个能宣泄感情的渠道,只要老师引导得法,这种建筑在心灵所需或兴趣上的作文,必将成为他们热爱文学的引领者。
二、口头作文 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难以写作,不知从何入手,不知怎么表达,可从口头作文训练开始。我有一段时间讲授议论文的写作,在上写作课时,看见学生一脸迷茫,灵机一动,变写作课为口头作文课,先从我开始。我针对班上刚发生的学生带手机进课室,被政教处处分一事,展开口头论述,有理有据地向全班同学即兴口头作文,说得这位同学心服口服,随即便告诉学生老师刚才所说的内容其实就是一篇议论文,只不过没有写出来,而是通过口语表达出来。我们常在日常生活中要去说服那些意见和我们相左的人赞成我们的看法,或对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都需要议论,为了要说服别人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去以理服他,以情去感染他,现在我们就来和同桌进行口语训练,找一个观点,去劝谕他,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刚才说得话写下来,效果很好。口头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的一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根据具体要求紧张思考迅速组织好文章结构和语言,并把它口头表达出来,口头作文内容可多样:或说个人,或说一件事,或表达自己的心情,在学生口头作文中,老师适当提示帮助他梳理语言,使他们能顺利讲下去,当作文者讲完后,教师可发动学生来点评。这样学生就逐渐明白了为文的重点和顺序等一些写作技巧。口头作文的内容可以作为书面作文写在本子上,这样写,不会令学生难以下笔。
口头作文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方面有其优势:一是教师可以直接感受学生的思维流程,便于及时梳理指导,形成师生思想双向交流;二是学生边说边写、边想边说可以使他们思维敏捷;三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并在说服对方的同时,寻找作文的乐趣和成就感。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训练方法对改变学生的作文的现状是不无裨益的。
三、品评作文 灵活评价手段
如何评价学生作文日益被语文老师所重视,虽说如此但许多语文老师还是惯常地使用全批全改的评价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如果老师不要统一标准,进行弹性评价,并做好客观的评价,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中肯提出一个读者的意见,不说假话、空话,这样对学生的写作还是有其一定的指导作用的。对学生来说,未必能深领其意。这样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的评语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成了无效的劳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改方式,灵活评价手段,如老师点评、学生互评、师生同评等方式交互使用,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学生为文的乐趣。
费科夫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作文的点改,就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为前提,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思考的评价方法。老师不直接写评语,而是针对文章的结构或内容上的不足,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地寻找、思考答案,在解答的过程中反思作文。如一个学生以“勤俭的母亲”为题作文时共用了四个材料,其中有两个材料是写母亲怎样乐于助人的事情。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不用直接指出,而是在作文本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如该文的题眼是什么,所选用的四个材料有哪些是扣住题旨等。这种点改法,把教与学自然结合在一起,它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训练,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使用这种方法,最好集中一点或两点突破,不要面面俱到,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互评是指学生互相评改作文,许多学生都有一个特点,便是写文章难,找别人文章的缺点容易,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阅读同学的文章找不足的同时,学会为文之法。“品评作文”从兴趣入手,首先从品读开始,找出文中美句、美段,并用符号表示,继而在小组(四人为一组)讨论的情况下,找出文章的不足,有争议可邀请老师参与讨论,当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哪些文字是值得品味,哪些文字需要斟酌并且标出了相应的符号,下一步便以对文章进行书面分析品评了。当然,对于学生的评语不可求全责备,能够把自己印象较深的一两个方面用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在作文互评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通过阅读不同同学的作文,可以增强思维的发散性,通过评定别人作文优劣,可以供自己以后作文借鉴,同时还能养成检查修改、斟酌推敲的作文习惯,真是一举三得的好的作文评价文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必须转变一切陈旧观念,摒弃偏于程式化的训练文式,多种文式综合运用,把作文课上活、上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列·符·费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北师大基教课改中心、北师大课标实验教材总编委会.《语文评价建议(试行稿)》.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 自由 兴趣 评价 多样化
很多作家认为“写作是快乐”的,一个人能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确是一种幸福,然而这种为文的快乐却往往被我们“一讲二写三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所扼杀。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更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应是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下面我想就自己多年的实践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自由抒写 表达真实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就班上一件事论得好,写自己心路历程写得真,对老师、朋友细腻刻画描得妙,但回到老师给出的作文题却抓耳挠腮、一筹莫展,或许就是缺乏自由的氛围,缺乏真情实感造成的。
几乎每一位成功的作家恰恰都是“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虽然学生不是作家,但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写作空间是使学生愉快为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处于自由的状态下写作,每个学生多多少少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都比较容易找到自己最想写的内容,不至于出现“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和我擦肩而过”的毫无结果的苦思苦想。自由抒写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自由。既可以写大事,或感人至深的事,也可以写生活中消极的、不如意的事:母亲哀怨的责骂,老师不满的目光,或一次小风波,一丝淡淡的哀愁皆可尽入我们的笔端。有些老师认为负面、消极的东西不能写,认为作文一定要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这不但困囿了学生思维,而且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那些隐隐的感伤,那些突如其来的情绪,那些看来似乎消极的情感却是学生最直接、最深切感悟的生活素材,提炼为文,便是一篇有血有肉,读来使人产生共鸣的生活随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作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信手拈来的不是作文的材料,而是流淌在作文本上的真实的感和真挚的情。语文老师只要注意引导,一定能使他们热爱作文,由乐之到好之,切实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其次是形式上的自由。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形式上的章法指导和技巧训练,语文老师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地以文体的类别进行作文教学,殊不知,形式上的不自由不仅造成写法上的千篇一律,而且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扼杀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让文体形式百花齐放,老师每次布置作文,画一个大致的范围,让学生自由的写,让多种形式放飞学生的才情,使为文者获得建筑师的愉悦。
在一个较长的阶段,学生在写作上能处于一种自由状态有利于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体味作文的愉快,也容易获得成就感,学生不愿约束,喜欢自由,又常受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困挠,相信他们一定愿意选择写作来充实生活,因为这是一个能宣泄感情的渠道,只要老师引导得法,这种建筑在心灵所需或兴趣上的作文,必将成为他们热爱文学的引领者。
二、口头作文 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难以写作,不知从何入手,不知怎么表达,可从口头作文训练开始。我有一段时间讲授议论文的写作,在上写作课时,看见学生一脸迷茫,灵机一动,变写作课为口头作文课,先从我开始。我针对班上刚发生的学生带手机进课室,被政教处处分一事,展开口头论述,有理有据地向全班同学即兴口头作文,说得这位同学心服口服,随即便告诉学生老师刚才所说的内容其实就是一篇议论文,只不过没有写出来,而是通过口语表达出来。我们常在日常生活中要去说服那些意见和我们相左的人赞成我们的看法,或对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都需要议论,为了要说服别人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去以理服他,以情去感染他,现在我们就来和同桌进行口语训练,找一个观点,去劝谕他,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刚才说得话写下来,效果很好。口头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的一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根据具体要求紧张思考迅速组织好文章结构和语言,并把它口头表达出来,口头作文内容可多样:或说个人,或说一件事,或表达自己的心情,在学生口头作文中,老师适当提示帮助他梳理语言,使他们能顺利讲下去,当作文者讲完后,教师可发动学生来点评。这样学生就逐渐明白了为文的重点和顺序等一些写作技巧。口头作文的内容可以作为书面作文写在本子上,这样写,不会令学生难以下笔。
口头作文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方面有其优势:一是教师可以直接感受学生的思维流程,便于及时梳理指导,形成师生思想双向交流;二是学生边说边写、边想边说可以使他们思维敏捷;三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并在说服对方的同时,寻找作文的乐趣和成就感。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训练方法对改变学生的作文的现状是不无裨益的。
三、品评作文 灵活评价手段
如何评价学生作文日益被语文老师所重视,虽说如此但许多语文老师还是惯常地使用全批全改的评价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如果老师不要统一标准,进行弹性评价,并做好客观的评价,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中肯提出一个读者的意见,不说假话、空话,这样对学生的写作还是有其一定的指导作用的。对学生来说,未必能深领其意。这样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的评语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成了无效的劳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改方式,灵活评价手段,如老师点评、学生互评、师生同评等方式交互使用,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学生为文的乐趣。
费科夫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作文的点改,就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为前提,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思考的评价方法。老师不直接写评语,而是针对文章的结构或内容上的不足,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地寻找、思考答案,在解答的过程中反思作文。如一个学生以“勤俭的母亲”为题作文时共用了四个材料,其中有两个材料是写母亲怎样乐于助人的事情。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不用直接指出,而是在作文本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如该文的题眼是什么,所选用的四个材料有哪些是扣住题旨等。这种点改法,把教与学自然结合在一起,它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训练,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使用这种方法,最好集中一点或两点突破,不要面面俱到,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互评是指学生互相评改作文,许多学生都有一个特点,便是写文章难,找别人文章的缺点容易,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阅读同学的文章找不足的同时,学会为文之法。“品评作文”从兴趣入手,首先从品读开始,找出文中美句、美段,并用符号表示,继而在小组(四人为一组)讨论的情况下,找出文章的不足,有争议可邀请老师参与讨论,当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哪些文字是值得品味,哪些文字需要斟酌并且标出了相应的符号,下一步便以对文章进行书面分析品评了。当然,对于学生的评语不可求全责备,能够把自己印象较深的一两个方面用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在作文互评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通过阅读不同同学的作文,可以增强思维的发散性,通过评定别人作文优劣,可以供自己以后作文借鉴,同时还能养成检查修改、斟酌推敲的作文习惯,真是一举三得的好的作文评价文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必须转变一切陈旧观念,摒弃偏于程式化的训练文式,多种文式综合运用,把作文课上活、上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列·符·费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北师大基教课改中心、北师大课标实验教材总编委会.《语文评价建议(试行稿)》.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