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论阅读原则和阅读品质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阅读实践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及理论总结,这就是我国传统的阅读理论。其中,朱熹关于阅读的论述在我国传统阅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朱熹(1130~1200),生于福建。18岁中举人,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65岁时,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皇帝进讲《大学》,但仅40天即罢官,结束坎坷不平的仕途生涯。朱熹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培养了几千名学生,其中有名可查的就有378人。本文主要评述朱熹的阅读思想。
  一、朱熹论阅读原则
  朱熹认为,阅读目标是明人伦,从而做圣人,阅读的方法是居敬穷理的方法。那么阅读时要遵循哪些原则呢?怎样才能使阅读法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呢?朱熹提出两条原则,一是“格物致知,读书穷理”,二是“为子之实,固在践履”。
  “格物致知”源出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朱熹认为其中对于“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句话的解释大部分亡失了,特作补传,作为对程颐“格物穷理”的阐述,成为对格物致知的权威说明。那么何为格物致知呢?朱熹在《大学章句》注中说:“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及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由此可知,格物是彻底探求事物之理,致知是将知识推及到无不尽的极端。应该承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具有认识的意义,即有探求世界真理的意义。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于科学研究关系最密切,要求“即物而穷其理”,通过与客观事物的接触去把握内在规律。他将之称作学问的用力之方,并详细阐述了这一原则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即物,朱熹认为要认识事物,必须“于见闻上做工夫”,广泛考察,把握事物规律。阅读也一样,通过书本要了解它的内涵,掌握实质,格书本而推展扩充自己的知。他反对关门读书,反对只讲一个“悟”字,认为“自古无关门独坐的圣贤”,主张“今夜须僧家行脚,接四方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周遍”。(《语类》卷一一七)依他看,观察是认识的基础,他的许多科学见解就是从观察而来。
  其次是疑问分析后的贯通,要求对事物的认识达到整体和全面的高度。在他看来,只要坚持阅读,并且能“益推其类而通之”,这样日积月累,就能逐渐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一旦脱然贯通,豁然开朗,整个世界最根本的规律“理”便被掌握,而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就“全体大明”了。朱熹这条原则具有归纳和类推相结合的方法论特点。这是他认识论中关键的一步,也是他整个认识的最终目标。
  当然,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知”和读书穷理的“理”,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带有先验和神秘的色彩,这一点毋庸讳言,但其合理内核仍可为科学研究的实践所采用。如他意识到一切真知都发源于直接经验,要“即物穷理”。
  朱熹将“为子之实,固在践履”作为阅读的另一原则,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程颐认为先知后行,朱熹发展了程的观点,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之无足不行,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卷九)他的执行观有三个重要观点。就先后说,知先行后;就轻重说,行重于知;知行互相区别,但又互相依赖。
  人的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行才有知,知依赖行,这是认识论的基本的常识。朱熹强调道德伦理对于个人修养的指导作用,指出知先行后。当然知对行有指导作用,但知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从认识过程来说,行先于知。
  “学之之要,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语类》卷十三)朱熹强调行为重,行是知的目的,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误。这一思想是正确的,我们在阅读时应注意。
  朱熹还部分地看出了知、行互相区别,互相依赖的辩证关系。他认为知行如“车两轮,鸟两翼”,不可分离偏废,而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语类》卷六四)“知之而未行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诚,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语类》卷九)从书本中得来的知识往往感受肤浅,亲身实践后,感受才会深刻清晰。
  朱熹的知行观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知行间的关系,如果去掉“知先行后”的说法,那么他的这一阅读原则是不乏可取之处的。
  二、朱熹论阅读品质
  朱熹在讲学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培养阅读品质的重要性,提出阅读应“有志、持恒、自求”。这不同于“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的清高雅士,更不同于“读书人学莫徘徊,可以升官又发财”的书生。他认为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兴趣,取得圆满的效果。
  朱熹主张“有志”是阅读的根本。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先贤们便发现阅读者的心理状况对阅读活动有直接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朱熹沿袭了先贤的优秀成果,并巩固丰富之,提出“志”对阅读活动的影响,“志者,心之所之也”(《语类辑略》)。只有树立明确高远的志向,并矢志苦读才能不断长进,否则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影响阅读效果。当然,朱熹的志不是指追求功名利禄。
  “自求”则是指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知识,寻求真理,其内涵有三个要点:阅读是读者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也无权代劳;阅读是阅读者直接与阅读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过程;阅读者必须调动内心积累主动探究读物的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是行动的发起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终决定阅读的方式、效果甚至目的。朱熹的“有志,自求”是关于阅读主体的论述,在古代先贤中,是对阅读的积极主动性论述最多,也是最精辟的一个。
  除此以外,朱熹还提出“持恒”。有了积极主动性,但“三天捕鱼,两天晒网”无助于阅读取得良好的效果。他认为应一直坚持,即使年老体衰也不放弃,这是我国传统阅读理论中的“终身学习论”。时代不断前进,知识日益丰富,朱熹的持恒论,不仅是方法、技巧问题,也是阅读者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
  优良的阅读品质不仅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还有助于增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效率。
  我国传统阅读理论是悠久而深厚的,朱熹概括总结了先贤经验,在自身阅读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整套阅读思想。他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阅读理论和方法的人,是我国古代阅读理论史上的集大成者。学习和研究朱熹的阅读思想,吸取其中精华,对于总结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乃至对于指导人们的阅读活动,都有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25444)
其他文献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30年的革命生涯中,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立和发展,特别是在党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和
Due to greedy algorithm is adopted in the analysis of dependency parsing based on transformation, thus we select the most likely analysis action in each analysi
期刊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有三个主要义项。  第一种也就是最本义的解释是:(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我想,在当今社会中,对这个解释最典型的例词就是“挤公车”。中国人一般不说“乘公车”或“搭公车”,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实在太多了,车外面的挤着上车,到了车上就仿佛进了沙丁鱼罐头,满满一车的“沙丁鱼”,让你除了“挤”这个字外再想不起其他的字来。  有人说“挤”是一件好事,可以
如果说高一的语文课程内容是全面开花、多姿多彩,那么高二的内容则已然成了文言文和诗歌的专场。当高一的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期待学完了语文课程之后,千篇一律的文言文教学内容让刚进入高二的学生们深感枯燥与困惑。那么如何才能增加文言文教学的活力,提高文言文的教学实效呢?  一、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因文制宜应是语文教师最明智的选择。课堂枯燥乏味与否主要是由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决定的,当我们的教学内容只能限于
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各项工作也都在井然有序的开展。在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的学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状态,较之以往最重要的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解放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师生来一次震撼性的、彻底性的教学思想大革命,抛弃陈旧的教学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而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体现这种全新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则显得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想写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sphere of the infl uence of the core value of basic Confucianis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view and values. Value
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张德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深化企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这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变成了有争论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