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发展中药材应厘清的几个问题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区气候条件独特,很多地方特别适宜中药材生长,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理想场所。但因认识上存在的诸多误区,致使山区中药材种植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没有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笔者以为,山区在发展中药材上,一定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选择在高山种药?
  百草都是药,山区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多、分布广。从海拔几千米的高山到海拔只有几百米的低山,都有可以种植的药材,但中药材种植基地(药材场)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药农为什么要选择在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高山种药?为什么只有高山种药长盛不衰?
  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对药材的一些常识要有所了解。山区中药材虽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真正有人常年收购、有经济价值、能够“变钱”的中药材只有二十多种,其中大部分为“家生”(人工栽培)药材,也有部分“野生”。真正能够实现规模化种植的主要是家生药材;野生药材经人工驯化后虽可转化为家生,但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经济效益。而家生药材大部分都种植在高山,尤其是一些价格较高的珍稀、名贵药材,基本上都出产于高山。
  为什么“好药”出高山呢?这主要是因为,只有高山的气候、土壤与生态环境才适合“好药”生长。以鄂西北山区为例,虽然同是山区,但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与低山相比气温明显较低,尤其是夏季,高山气候凉爽宜人,日夜温差较大,降雨充沛,植被茂密,常年云雾缭绕,空气、土壤、环境湿度较高,紫外光强,但林缘、林下直射光较弱,土壤大部分为黄棕壤、白鳝土,有机质含量较高,这些条件恰是大多数中药材(尤其是根茎类药材)生长所必需的。很多药材(如党参)只有在高山生长才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一些名贵药材(如黄连)对环境条件要求更为严格,只能在高海拔环境下生长。正因如此,中药材种植基地(药材场)只能建在高山,虽然也有一些药材(如旱半夏)能够在低山种植,但不是主流。
  二、为什么不建议在低山大面积发展中药材?
  有不少中药材能够在海拔较低的二高山或低山生长,但为什么不建议在低山大面积发展中药材,特别是不建议大量占用耕地发展中药材呢?
  首先,低山温光水肥条件较好,大部分是山区的粮油主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重任,用途不宜轻易改变。
  其次,很多中药材不适合在低山生长,有的虽能生长但没有经济产量(药用部分产量)或药用价值(有效成分含量)。
  其三,有的中药材虽然适宜在低山种植,但山区以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药材种植成本高、产量极不稳定,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正因如此,虽然低山耕地面积较大、交通便利,却不是中药材主产地。但利用退耕还林地或不适宜种植粮油的边缘地、陡坡地,种植一些适宜低山生长的中药材,如金银花、留兰香、夏枯草、旱半夏、瓜蒌等,还是较为可行的。
  三、种植中药材为什么不能“追涨杀跌”?
  种植中药材,很多新入行者喜欢“追涨杀跌”,即看什么药材价格高就种什么,什么药材价格暴涨就种什么,价格偏低、价位下跌的药材则“不屑一顾”。
  其实,种植中药材最忌讳的就是“追涨杀跌”,因为“身价”高的药材,一般都对环境要求严格、种植难度大、需要工夫多,或者需要生长的年限长、单产水平低。中药材少则为“宝”,多则是“草”,因而价格波动相对较大。有的药材会因一时的缺货出现价格暴涨,但暴涨之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面积猛增。一旦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出现暴跌。因此种药的行家,一般不是盲目“跟风”,什么药材价高、什么药材价涨就种什么,而是根据当地的资源与环境,种植2~3种最适合当地生长、最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药材,再搭配种植4~6种辅助药材。经验丰富的药农,还将生长期长(需生长3~6年)的药材与生长期短(需生长1~3年)的药材搭配种植,尽量做到长短结合,再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分析判断药材市场价格走向,每年对各种药材的面积、比重做出适当调整,然后按照计划培育种苗,长期坚持种植。这样无论市场价格如何波动,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但“追涨杀跌”者,一般是在某种药材价格高时突然起意,然后仓促大面积种植。由于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种苗全靠临时购买,不仅价格较高,而且质量没保障。这样一是容易种植失败,二是成本明显抬高,缺乏市场竞争优势。由于中药材从种到收,短则需要数月,长则需要数年,产品出来后,市场与价格可能已发生巨大变化,甚至跌入低谷。因此“追涨杀跌”风险很大,即使侥幸成功,也不能当作经验推广。
  四、山区到底适宜种植哪些中药材?
  由于山区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能够生长的中药材种类很多。但真正适宜规模种植的药材,其实并不多。另外,不同地域、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地块,环境存在很大差异,适宜种植的中药材也不相同。因此,在种植之前,一定要先弄清不同地域适合种植哪些药材。
  总体上讲,准备规模种植的药材,首先应该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已经在当地常年规模种植,栽培、采收、加工技术成熟,产量高而稳定,药材质量上乘,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疗效较好的“道地药材”;其次是当地常年搭配种植的小药材;再次是当地的野生中药材。这些中药材对当地环境适应性较好,一般都能种植成功,而且产量稳定、质量可靠。对外来中药材,特别是一些小报、广告上刊登的“新、奇、特”“速生、高产、高效”品种,应持谨慎态度,要坚持先试验示范,种植成功后,经鉴定产品质量合格,效益可靠后再逐步推广,切不可头脑发热,匆忙大面积种植。
  具体到山区不同区域,以海拔对中药材种类影响最大。最适宜种植药材的地域一般在海拔千米以上,适宜种植的主要药材品种有款冬花、党参、川乌、牛膝、川芎、独活、云木香、柴胡、桔梗、黄连和天麻等。一些濒于灭绝的名贵野生中药材(如七叶一枝花),近年来由于价格暴涨逐步引起高山药农关注,开始人工驯化栽培。由于中药材生长年限较长(少数1~2年,多数在3~5年),且根系密集发达,枝叶覆盖度高、覆盖时间长,能够减少土地裸露,防治水土流失,利于环境保护。因此,从长远看,它是替代对高山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烤烟以及部分农作物的最佳产业。   海拔千米以下的二高山与低山,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金银花、留兰香、柴胡、桔梗、太子参、白芷、白芍药、牡丹皮、牛蒡子、瓜蒌、板蓝根、决明子和旱半夏等,但最好种植在年积温有限,农作物产量不高的二高山地区,且最好与农作物间作套种,或者在新退耕还林地与幼龄树苗套种,以提高种植效益,化解市场风险。
  除草本药材外,从长远看,杜仲、厚朴、黄柏、山茱萸和银杏等木本药材在山区也较有发展前途。
  五、目前种植中药材面临哪些难题?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药材种植目前面临许多新难题。
  1. 高山人口下迁带来的药农数量直接减少
  高山虽适宜种药,但生活条件艰苦,加之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就医、就学都非常困难,属重点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对象,很多药农都迁出大山,改做其他行业。
  2. 年轻一代不愿意种药
  种药虽然赚钱,但比种粮生产生活条件更差,也更加辛苦。因此,很多年轻人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种药。老一代药农越来越少,新一代却不能接上,这就使药农呈总体减少趋势。
  3. 种药成本急剧上升
  近年来,留村务农的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很少,高山劳动力数量更少,请工难、工价高已成为山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主要瓶颈与障碍。
  4. 标准化种植水平较低
  为保证中药材质量,近年来国家要求各中药材产区必须建立道地中药材标准化(GAP)生产基地,严格落实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但目前山区药农大多采取分散自主经营,组织化程度很低,标准化种植难以落到实处,不能与市场要求及时有效对接。
  针对以上新问题,山区发展中药材产业,一要积极引进有实力的药企,建设道地中药材标准化(GAP)生产基地,确保产品能与市场有效对接;二要帮助药农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确保标准化生产能够落到实处;三要鼓励土地流转,大户经营,提高药材种植的专业化程度,培育“专业药农”;四要引进、推广适宜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具,提高药材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进而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解决高山缺劳力、工价高等问题;五要抓好中药材基地的通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作者简介:熊飞 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及农业规划起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工作。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邮编:442200。
其他文献
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机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机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数量规模持续扩大,将快速提升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7年10月2日向阳乡沙马村委会小沙马张小明家饲养56只,2天发病6只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
在农村错用、滥用兽药情况较普遍,笔者结合多年兽医临床经验,分析砚山县基层兽药使用常见误区,提出对策措施,仅供同行参考。当前,砚山县畜禽规模养殖比例不到40%,多以传统散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必须提升相关的耕种技术水平。我国地形各有不同,土壤情况各式各样,为了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必须提升相关的技术水平。本文分析了浅翻深松技术的应用意义,并针对性的指出了相关的应用策略。  1、机械浅翻深松的意义  土壤机械浅翻深松主要利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对土壤完成力学加工,以加深耕作层,改变土壤原本的结构,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某镇土壤主要成分为沼泽地与黑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