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跨文化交际与国际理解》课程纲要(试行)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跨文化交际与国际理解》为高中阶段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重在培育“国际理解”核心素养。本选修课程聚焦国际社会有关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透视其背后所蕴含的利益博弈、国际联结和多元文化互动,学习探究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际交往,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进对国际问题的理解,培养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学生新时代国际理解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他文献
“雨把我的妆弄花啦”   一朵小花很讨厌雨   “雨送给我生长的能量饮料”   旁边的小草却很喜欢雨   “雨把我的游乐场抢去玩耍啦”   一只小燕子很讨厌雨   “雨用天空淋浴喷头给我洗了个凉水澡”   荷叶上的青蛙却很喜欢雨   “雨唱着歌把语文老师请来啦”   上體育课的小孩很讨厌雨   “雨跳着舞送来了生活的希望”   干旱中的农民却很喜欢雨   (指导老师:丁玲爱)
期刊
依托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经典诗词诵读,可以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育。开展经典诗词诵读,要基于核心素养,明确经典诗词诵读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实现课程开发。
记得以前采访过一个年轻的作家,前面的问答殊有亮点,我有点意兴阑珊,只想尽快把最后一个流程结束——请他给读者朋友推荐几本适合他们现在阅读的好书。他说:可以先看金庸的小说,金庸的小说是很有中国精神的很伟大的作品。此言一出,知己之意陡生,就着金庸,我们又聊了足有两个小时方结束。  而这次采访于我的最大意义,就是回家后把金庸作品集搬出来,再读一遍,依然有新的收获。小时候看金庸,因大侠的卧薪尝胆、一飞冲天心
亲爱的小星星,请你读一读下面摘自《论语》的经典语句: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不是耳熟能详呀?你知道
期刊
铁蛋望着在炕上缩着的一动不动的棉被团儿,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至今记得那个晚上,月亮被厚厚的云层盖住,只散下几束月光。借着月光,他看清来人的脸——是他表哥。  表哥显然是跑了一段,衣衫凌乱,气喘吁吁,胡子也没剃,走进里屋就一头栽在了炕上,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带。  铁蛋的妈妈说,当时这孩子像个来逃难的。  直到第二天上午,表哥才在家人的再三逼问下不情愿地道出真相:他高考落榜了。那时,铁蛋觉得,表哥好
期刊
这个假期,我迷上了《少年读史记》,还央求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函谷关。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我们驱车来到函谷关,一进大门,首先映人我眼帘的就是“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这时我心中就有了疑问:函谷关是军事要地,怎么和道家扯上关系了呢?这时候导游姐姐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们说:“咱们继续往前走,你会有新的发现哟。”坐着电瓶车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顺着导游姐姐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左前方有
期刊
丁睿煜乃是我结识过最高、最壮的同窗。他身高五尺有余,往我身边一站,如一堵洛阳城墙。相比之下,吾如一微不足道的黄豆。  他的脸极其方正,留一板寸头,一看便知是一老实、正直之人。其眉毛虽不如卧蚕眉,却有阳刚之气,又粗又浓,下方之眼乃是独特的“三角大眼”,如鹰之明眸,可谓是威风凛凛,一看便是个好男儿。不过其体态略显“丰满”,便得一外号——丁太肥。在我看来,其外貌虽肥嘟嘟,却有可爱之意,宛如《熊出没》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