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学这么热,它是怎么兴起的呢?比较主流的说法是,这股风是从欧美刮过来的,起源在英国,发端于17世纪英国贵族子弟的欧陆游学。但是翻翻历史,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在游学了,这个人名叫孔丘。
孔子游学,官府资助
话说孔子31岁那年,正在山东曲阜办私学,大概给学生讲课遇到难题了,在鲁国找不到答案,决定动身去一趟当时所有诸侯国共同的首都——河南洛阳。
从曲阜到洛阳,全程不到500公里,但孔子生在春秋时期,交通落后,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来回走一趟,人吃马嚼,路上要住宿,还得带上礼物,是笔不小的花费。
好在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南宫敬叔,他爸爸和哥哥都是鲁国大夫。南宫敬叔听说老师要去首都游学,通过自己的关系,向鲁国国君申请了一辆马车,还配了一个车夫,路上的费用也由鲁国全包。
孔子带着南宫敬叔到了洛阳,拜访了老子,请教了苌弘,考察了一些名胜古迹,然后顺利返回鲁国。孔子的这次游学经历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可能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史上最早的游学。
诸葛亮游学,名气越来越大
诸葛亮游学,主要在荆州。
东汉末年,十几岁的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投奔军阀刘表,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的游学生涯。
刘表在荆州建有官学,诸葛亮的叔父与刘表是旧交,得以进入官学讀书,然后诸葛亮结识了荆州官学的教授司马徽。
司马徽对诸葛亮说:“以君才,当访名师,益加学问。”以你的聪明才智,不应该守在荆州读书,应该出去游学,向各地的名师请教。于是诸葛亮去汝南拜邓公久学兵法,学了两三年,才返回荆州。
按《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荆州读书时,与徐庶、石韬、孟建三人是同学,三个人都时不时地外出游学,并在游学过程中与诸葛亮成为好友。
大约27岁的时候,诸葛亮结束游学生涯,躬耕襄阳,这时候他已经名声在外了,因为通过游学,他既增进了学问,又拓宽了人脉,他拜访过的很多名师和名士都向政治集团推荐他。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为“卧龙”,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就是因为老师司马徽和同学徐庶的大力举荐。
杜甫游学,为了人脉
事实上,即使在科举制度实施之后,游学仍然是儒生们得以进入官场的关键渠道。
以杜甫为例,他出身世家大族,少年时生活在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可以请教的名师如车载斗量,可是为了做官,仍然不得不出去游学。
大约二十岁那年,杜甫从河南洛阳出发,过淮河,渡长江,去湖州、常熟、苏州、绍兴、萧山、南京等地游学。他在苏州祭过阖闾墓,在萧山登过古驿台,在绍兴泛舟鉴湖,登顶天姥山,在南京畅游瓦棺寺,观景雨花台。当时交通落后,行程迟缓,杜甫边走边玩,边玩边写诗,边写诗边交朋友,如此这般玩了大约四年,直到二十四岁那年,才回到他的老家河南巩县。
杜甫回巩县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州县一级的考试,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可惜落榜了。于是杜甫再次出游。他去了河北,又去了山东。他游过邯郸、青州和兖州。如此这般又玩了五年左右。
杜甫前半生有过三次游学经历,每次都长达好几年。在此过程中,他访问的名师并不多,学问也没有增长多少,但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官员。
按照唐朝制度,考生参加进士考试必须有五名以上考生互相担保,必须有三名以上在职官员推荐,考中进士后再参加吏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又必须有五名以上在职官员推荐。杜甫多次科考,始终没考中进士,但他最后还是当了官,就是因为有熟人向唐玄宗推荐了他,给了他一个直接向皇帝展示才华的好机会。
孔子游学,官府资助
话说孔子31岁那年,正在山东曲阜办私学,大概给学生讲课遇到难题了,在鲁国找不到答案,决定动身去一趟当时所有诸侯国共同的首都——河南洛阳。
从曲阜到洛阳,全程不到500公里,但孔子生在春秋时期,交通落后,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来回走一趟,人吃马嚼,路上要住宿,还得带上礼物,是笔不小的花费。
好在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南宫敬叔,他爸爸和哥哥都是鲁国大夫。南宫敬叔听说老师要去首都游学,通过自己的关系,向鲁国国君申请了一辆马车,还配了一个车夫,路上的费用也由鲁国全包。
孔子带着南宫敬叔到了洛阳,拜访了老子,请教了苌弘,考察了一些名胜古迹,然后顺利返回鲁国。孔子的这次游学经历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可能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史上最早的游学。
诸葛亮游学,名气越来越大
诸葛亮游学,主要在荆州。
东汉末年,十几岁的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投奔军阀刘表,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的游学生涯。
刘表在荆州建有官学,诸葛亮的叔父与刘表是旧交,得以进入官学讀书,然后诸葛亮结识了荆州官学的教授司马徽。
司马徽对诸葛亮说:“以君才,当访名师,益加学问。”以你的聪明才智,不应该守在荆州读书,应该出去游学,向各地的名师请教。于是诸葛亮去汝南拜邓公久学兵法,学了两三年,才返回荆州。
按《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荆州读书时,与徐庶、石韬、孟建三人是同学,三个人都时不时地外出游学,并在游学过程中与诸葛亮成为好友。
大约27岁的时候,诸葛亮结束游学生涯,躬耕襄阳,这时候他已经名声在外了,因为通过游学,他既增进了学问,又拓宽了人脉,他拜访过的很多名师和名士都向政治集团推荐他。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为“卧龙”,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就是因为老师司马徽和同学徐庶的大力举荐。
杜甫游学,为了人脉
事实上,即使在科举制度实施之后,游学仍然是儒生们得以进入官场的关键渠道。
以杜甫为例,他出身世家大族,少年时生活在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可以请教的名师如车载斗量,可是为了做官,仍然不得不出去游学。
大约二十岁那年,杜甫从河南洛阳出发,过淮河,渡长江,去湖州、常熟、苏州、绍兴、萧山、南京等地游学。他在苏州祭过阖闾墓,在萧山登过古驿台,在绍兴泛舟鉴湖,登顶天姥山,在南京畅游瓦棺寺,观景雨花台。当时交通落后,行程迟缓,杜甫边走边玩,边玩边写诗,边写诗边交朋友,如此这般玩了大约四年,直到二十四岁那年,才回到他的老家河南巩县。
杜甫回巩县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州县一级的考试,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可惜落榜了。于是杜甫再次出游。他去了河北,又去了山东。他游过邯郸、青州和兖州。如此这般又玩了五年左右。
杜甫前半生有过三次游学经历,每次都长达好几年。在此过程中,他访问的名师并不多,学问也没有增长多少,但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官员。
按照唐朝制度,考生参加进士考试必须有五名以上考生互相担保,必须有三名以上在职官员推荐,考中进士后再参加吏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又必须有五名以上在职官员推荐。杜甫多次科考,始终没考中进士,但他最后还是当了官,就是因为有熟人向唐玄宗推荐了他,给了他一个直接向皇帝展示才华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