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目一名医生开出的“非处方药”,居然要在医院小卖部购买。而这叫做“全元康”的“非处方药”,其实是一种保健品。
据该保健品的经销商透露,医生每推荐一盒“全元康”可获利十几元,与他们合作的医生平均一天可“卖”出三四十盒。
“非处方药”竟是保健品
2007年3月2.日,据一位名叫马丽(化名)的患者反映,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儿研所)的医生给她儿子开出的药,居然是保健品。
据马丽讲,在做了一项检查后,儿研所保健科李医师说她儿子缺铁、锌、钙等微量元素。马丽说她8个月大的儿子很难喂药片,有没有可加在辅食里的药。李医生说有一种自费的非处方药,并在处方上写下了“全元康”。之后,李医生特意告诉马丽买药地点,马丽发现那是医院的小卖部。店员卖给她3盒“全元康”后,拿出一个本子对马丽根据的是哪个医生处方购买“全元康”和购买数目进行了登记。
回家后,马丽发现她花144元买的3盒“药”是印着“卫食健字”的保健品。
“医生为什么会开保健品?”马丽说她感到非常疑惑。
2007年3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儿研所,挂到了该医师的号。
记者告诉李医生,自己朋友的儿子缺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李医生推荐了“全元康”。她称这是上海的一家老企业生产的非处方药,钙、铁、锌几种微量元素可一起补。她在处方上写下“全元康”,并叮嘱“拿着处方出电梯右拐,进到输液室里面就会看到药房,就在那里买”。记者问她是不是应先去收费处划价,她称那边药房有收费处,不用划价。
记者根据李医生的提示,找到了“药房”——一个小卖部,货架上摆着多种保健品。记者递上处方,店员马上拿出“全元康”给记者。
记者看到“全元康”外包装上印着“卫食健字(2002)第0544号”,说:“怎么是保健品啊?医生刚才说的明明是非处方药。”店员说:“这是老产品了,买的人特别多,效果特别好。”
医生从中获利
根据“全元康”的批准文号,记者查到该产品的生产基地是上海雄基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川分公司。
记者拨通了“全元康”北京经销处市场部工作人员王莽的电话,并和他进行了以下对话。
“北京哪些地方有‘全元康’卖?”
“儿研所、一般的妇产医院都有,一些婴幼儿用品专营店也有。”
“医院是在药房卖吗?”
“不是在药房。医生开处方,然后拿到外面买。我们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病人如果需要送货上门怎么联系?”
“可以给医生留下联系方式,或者向医生询问我们的联系方式后给我们打电话。”
“我也有儿科医生的一些资源,能合作卖‘全元康’吗?”
“可以。我们有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返点,一盒给医生返10块钱,最多12块;另一种相对医生比较划算,我们提供一个最低供货价,一般在30-33.6元。合作的话,具体可以再商量。”
“一天一般能卖多少盒?”
“不一定。像儿研所,(我们)也是跟医生合作,是我们邀请过来的医生,我们这边进行操作。一个医生一天最多能卖70多盒,最少也能卖10盒、20盒的,平均的话一天能卖个三四十盒。”
“那怎么知道自己卖了多少盒呢?”
“我们这边都有详细的记录,每个医生卖的都有记录。”
医生处方不能开保健品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生处方上不能开保健品,只能开药品,而且这些药品必须是国家药字号产品。如果医生在处方上开保健品,从而和保健品经销商分成,这是违规行为。朝阳区卫生局一位王姓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医生在处方上开保健食品这种做法“绝对有问题”。
儿研所宣传办主任班雁萍表示,医院有明文规定医生不能用处方开保健品,李医生在处方上给患者开保健品,纯属医生个人行为。之所以医院会有那些保健品柜台,是为了方便患者,但医院也曾三令五申要求医生一律不能用处方开保健品。医院查实情况后,将根据《行政管理处罚规定》 ,进行处罚。
据该保健品的经销商透露,医生每推荐一盒“全元康”可获利十几元,与他们合作的医生平均一天可“卖”出三四十盒。
“非处方药”竟是保健品
2007年3月2.日,据一位名叫马丽(化名)的患者反映,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儿研所)的医生给她儿子开出的药,居然是保健品。
据马丽讲,在做了一项检查后,儿研所保健科李医师说她儿子缺铁、锌、钙等微量元素。马丽说她8个月大的儿子很难喂药片,有没有可加在辅食里的药。李医生说有一种自费的非处方药,并在处方上写下了“全元康”。之后,李医生特意告诉马丽买药地点,马丽发现那是医院的小卖部。店员卖给她3盒“全元康”后,拿出一个本子对马丽根据的是哪个医生处方购买“全元康”和购买数目进行了登记。
回家后,马丽发现她花144元买的3盒“药”是印着“卫食健字”的保健品。
“医生为什么会开保健品?”马丽说她感到非常疑惑。
2007年3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儿研所,挂到了该医师的号。
记者告诉李医生,自己朋友的儿子缺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李医生推荐了“全元康”。她称这是上海的一家老企业生产的非处方药,钙、铁、锌几种微量元素可一起补。她在处方上写下“全元康”,并叮嘱“拿着处方出电梯右拐,进到输液室里面就会看到药房,就在那里买”。记者问她是不是应先去收费处划价,她称那边药房有收费处,不用划价。
记者根据李医生的提示,找到了“药房”——一个小卖部,货架上摆着多种保健品。记者递上处方,店员马上拿出“全元康”给记者。
记者看到“全元康”外包装上印着“卫食健字(2002)第0544号”,说:“怎么是保健品啊?医生刚才说的明明是非处方药。”店员说:“这是老产品了,买的人特别多,效果特别好。”
医生从中获利
根据“全元康”的批准文号,记者查到该产品的生产基地是上海雄基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川分公司。
记者拨通了“全元康”北京经销处市场部工作人员王莽的电话,并和他进行了以下对话。
“北京哪些地方有‘全元康’卖?”
“儿研所、一般的妇产医院都有,一些婴幼儿用品专营店也有。”
“医院是在药房卖吗?”
“不是在药房。医生开处方,然后拿到外面买。我们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病人如果需要送货上门怎么联系?”
“可以给医生留下联系方式,或者向医生询问我们的联系方式后给我们打电话。”
“我也有儿科医生的一些资源,能合作卖‘全元康’吗?”
“可以。我们有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返点,一盒给医生返10块钱,最多12块;另一种相对医生比较划算,我们提供一个最低供货价,一般在30-33.6元。合作的话,具体可以再商量。”
“一天一般能卖多少盒?”
“不一定。像儿研所,(我们)也是跟医生合作,是我们邀请过来的医生,我们这边进行操作。一个医生一天最多能卖70多盒,最少也能卖10盒、20盒的,平均的话一天能卖个三四十盒。”
“那怎么知道自己卖了多少盒呢?”
“我们这边都有详细的记录,每个医生卖的都有记录。”
医生处方不能开保健品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生处方上不能开保健品,只能开药品,而且这些药品必须是国家药字号产品。如果医生在处方上开保健品,从而和保健品经销商分成,这是违规行为。朝阳区卫生局一位王姓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医生在处方上开保健食品这种做法“绝对有问题”。
儿研所宣传办主任班雁萍表示,医院有明文规定医生不能用处方开保健品,李医生在处方上给患者开保健品,纯属医生个人行为。之所以医院会有那些保健品柜台,是为了方便患者,但医院也曾三令五申要求医生一律不能用处方开保健品。医院查实情况后,将根据《行政管理处罚规定》 ,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