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一、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系统化设计还应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没有形成体系。目前,优质课程没有形成视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不全面,教学资源建设有待一步完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需要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产学结合与社会服务有待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人才系统化培养方案衔接不到位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制订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从多个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二、制订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依照区域经济建设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以培养汽车营销与服务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设既掌握汽车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又能胜任汽车营销管理行业不同就业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持续建设,把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建成对区域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具有较高人才和智力支撑度的重点专业。
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汽车营销与服务技能,能够在汽车相关企业从事汽车销售、检测、服务、营销管理与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教学质量目标。使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社会服务能力强,学生综合素质高、技能强、社会认可度高的省级重点专业。
4.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目标。加强产学合作,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实现实训体系社会服务功能。
三、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分阶段教学。具体来说,三年制统招生一年级不分专业方向统一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二年级根据学生志愿与学生特点,分专业方向教学。学生一入校就分专业方向教学,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2)建立并深化“5+X”的能力培养模式。即培养能想(策划能力)、能写(写作能力)、能做(实践能力)、能说(口头表达能力)、能管(能领导至少5人的小团队)和专业方向及专业特长等综合能力。通过建立并完善五大课程模块:公共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保证学生“5+X”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2.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申报科研课题,优先安排他们参加拓宽知识面的国内外进修、参观、考察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重点培养教师骨干教师,选送骨干教师挂职锻炼和进修,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国内职业教育改革交流活动;重点建设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团队,引进具有硕士学位的汽车相关专业毕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3.课程和教材建设。在不断完善教学手段的同时,大力开展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实践。重点研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课与实训课、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加强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编写高质量的适用教材,重点推进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
4.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完善并扩建校内实训基地。以扩建现有实训室为建设为重点,扩大实训室面积、增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稳定并扩建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发展、科研、技术服务的需要,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利用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教师科研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平台;加强校外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形成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训指导教材。加强校企交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5.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建设专业自主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建成以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具体课程或教学资料为基础内容,用以服务教师、学生、企业,具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应用、员工培训等功能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汽车仿真教学软件在校园网络可以24在线学习、在线实训;任课教师以教学博客、网络存储系统、实训室平台等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建设构架科学、功能齐全、性能优越、利用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全方位支持各种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提供业内权威网站路径,供学生课外学习,开阔视野;提供专业视频和PPT清单,学生可以随时下载观看。
6.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的领导机构,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成立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邀请相关行业企业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的制定和论证工作。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切实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与企业合作开发汽车售后服务新项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7.社会服务。以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全面提高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为企业提供培训、鉴定服务。为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功能增加了新动力和新资源。利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优势,提供产业规划、营销咨询与技术服务。主动扩展培训功能,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种形式培训项目。结合专业建设实际,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能力和质量等,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
四、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学校建立教学督导校级、系部、学生三级评教制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监管控制;学校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监管控制。
1.组织保障。成立重点建设专业项目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组织指导项目建设。各相关部门组成重点项目建设小组,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
2.制度保障。学校致力于建章立制,强调以制度管人、管钱、管物。继续完善和实施“系部教学质量考评管理办法”、“教研室教学质量考评管理办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考评管理办法”;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加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制订重点专业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五、结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制订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应加强人才培養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妮妮. 校企结合模式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通讯世界,2017, (03):257-258.
[2]余美璘. 以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J]. 经济研究导刊,2017, (04):120-121.
[3]章艳华. 职业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职教通讯,2017,(02):20-21+34.
[4]许祥鹏,高阳. 基于DEA-AHP/GRA的效率评价研究——以长株潭物流企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5,(17):66-70+76.
[5] 张瑞芬. 提高文科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探析[J]. 学理论,2014,23:169-170.
作者简介:熊振倜(1963—)男,湖南沅陵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一、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系统化设计还应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没有形成体系。目前,优质课程没有形成视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不全面,教学资源建设有待一步完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需要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产学结合与社会服务有待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人才系统化培养方案衔接不到位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制订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从多个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二、制订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依照区域经济建设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以培养汽车营销与服务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设既掌握汽车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又能胜任汽车营销管理行业不同就业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持续建设,把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建成对区域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具有较高人才和智力支撑度的重点专业。
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汽车营销与服务技能,能够在汽车相关企业从事汽车销售、检测、服务、营销管理与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教学质量目标。使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社会服务能力强,学生综合素质高、技能强、社会认可度高的省级重点专业。
4.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目标。加强产学合作,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实现实训体系社会服务功能。
三、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分阶段教学。具体来说,三年制统招生一年级不分专业方向统一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二年级根据学生志愿与学生特点,分专业方向教学。学生一入校就分专业方向教学,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2)建立并深化“5+X”的能力培养模式。即培养能想(策划能力)、能写(写作能力)、能做(实践能力)、能说(口头表达能力)、能管(能领导至少5人的小团队)和专业方向及专业特长等综合能力。通过建立并完善五大课程模块:公共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保证学生“5+X”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2.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申报科研课题,优先安排他们参加拓宽知识面的国内外进修、参观、考察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重点培养教师骨干教师,选送骨干教师挂职锻炼和进修,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国内职业教育改革交流活动;重点建设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团队,引进具有硕士学位的汽车相关专业毕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3.课程和教材建设。在不断完善教学手段的同时,大力开展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实践。重点研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课与实训课、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加强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编写高质量的适用教材,重点推进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
4.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完善并扩建校内实训基地。以扩建现有实训室为建设为重点,扩大实训室面积、增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稳定并扩建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发展、科研、技术服务的需要,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利用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教师科研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平台;加强校外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形成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训指导教材。加强校企交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5.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建设专业自主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建成以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具体课程或教学资料为基础内容,用以服务教师、学生、企业,具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应用、员工培训等功能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汽车仿真教学软件在校园网络可以24在线学习、在线实训;任课教师以教学博客、网络存储系统、实训室平台等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建设构架科学、功能齐全、性能优越、利用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全方位支持各种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提供业内权威网站路径,供学生课外学习,开阔视野;提供专业视频和PPT清单,学生可以随时下载观看。
6.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的领导机构,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成立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邀请相关行业企业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的制定和论证工作。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切实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与企业合作开发汽车售后服务新项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7.社会服务。以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全面提高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为企业提供培训、鉴定服务。为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功能增加了新动力和新资源。利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优势,提供产业规划、营销咨询与技术服务。主动扩展培训功能,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种形式培训项目。结合专业建设实际,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能力和质量等,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
四、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学校建立教学督导校级、系部、学生三级评教制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监管控制;学校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监管控制。
1.组织保障。成立重点建设专业项目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组织指导项目建设。各相关部门组成重点项目建设小组,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
2.制度保障。学校致力于建章立制,强调以制度管人、管钱、管物。继续完善和实施“系部教学质量考评管理办法”、“教研室教学质量考评管理办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考评管理办法”;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加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制订重点专业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五、结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制订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应加强人才培養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妮妮. 校企结合模式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通讯世界,2017, (03):257-258.
[2]余美璘. 以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J]. 经济研究导刊,2017, (04):120-121.
[3]章艳华. 职业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职教通讯,2017,(02):20-21+34.
[4]许祥鹏,高阳. 基于DEA-AHP/GRA的效率评价研究——以长株潭物流企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5,(17):66-70+76.
[5] 张瑞芬. 提高文科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探析[J]. 学理论,2014,23:169-170.
作者简介:熊振倜(1963—)男,湖南沅陵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