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暂时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陈旧性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4例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2006年以后收治的23例患者中17例接受暂时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以控制术中出血(阻断组),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33.5±1.8)岁.骨折AO分型:B1型3例,B2型4例,B3型2例,C型8例.以2006年以前
【机 构】
:
250021济南,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骨科医院)创伤骨科,250021济南,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骨科医院)创伤骨科,250021济南,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骨科医院)创伤骨科,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暂时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陈旧性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4例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2006年以后收治的23例患者中17例接受暂时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以控制术中出血(阻断组),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33.5±1.8)岁.骨折AO分型:B1型3例,B2型4例,B3型2例,C型8例.以2006年以前收治且未接受暂时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31.2±2.4)岁.骨折AO分型:B1型5例,B2型7例,B3型3例,C型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复位优良率及术后功能优良率 结果 阻断组患者腹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为(48.5±18.9). min.阻断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复位优良率根据改良的Matta复位标准评定:阻断组为82.4% (14/17),对照组为81.0%(17/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 35例患者术后获12 ~30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末次随方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阻断组优9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3%;对照组优10例,良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 结论 陈旧性髋臼骨折术中应用暂时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能更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是一项有效的止血措施。
其他文献
在卫生部2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司长杨青指出: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全年受益13.15亿人次。
CAMISS是指用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辅助(computer assisted,CA)和微创脊柱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两个词拼写而成的,即计算机辅助下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CAMISS).这是一个新的词汇,代表了骨科发展最新趋势.纵观骨科学的
目的 观测肩峰的应用解剖学参数,分析锁骨钩状钢板与肩峰下表面形态的匹配性,为锁骨钩状钢板的临床应用及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西门子螺旋CT对61例国人行双肩薄层扫描并三维重建,男24例,女37例;年龄20~ 83岁,平均45.2岁.测量肩峰的厚度、长度及宽度,观察肩峰下表面的形态;并比较肩峰下表面形态与钩状钢板的匹配性. 结果 肩峰厚度平均为(0.85±0.1
尽管外固定支架为肢体延长最常用器械,但使用其进行肢体延长的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治疗周期长,生活不便,有针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邻近关节脱位和马蹄足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1],通常由肢体延长技术本身和长期使用外固定支架所致.因此,有学者[2]一直致力于缩短外固定支架的带架时间和肢体延长方式.目前,肢体延长主要有2种方法:使用内固定辅助外固定支架和全内固定进行肢体延长.本文就这2种方法的特点、优势和
据英国《每Et邮报》10月14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的研究生乔尔·吉巴尔德(JoelGibbard)利用一台3D打印机,结合自己的机器人制造专业知识,制造出一只3D印刷机械手。这只机械手工作起来就像人类的手一样,它为英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为伤残人士带来了新希望。据了解,这只机械手高度仿真,发明者吉巴尔德用马达仿造人类的肌肉,用钢丝仿造人类的筋肉。塑料部分则仿造人类的骨头,而外表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创伤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创伤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生VTE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
曹旭教授目前以“骨骼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与临床防治应用基础”为研究方向,擅长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建立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并结合体内外实验,从事骨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尤其致力于关键基因在骨生物学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先后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资助项目16项,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80余篇,
目的 探讨三切口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8例单侧累及后侧平台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4~55岁,平均34.7岁;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V型8例,VI型1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后内、后外侧平台塌陷.均采用三切口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9例,女15例;年龄18 ~55岁,平均36岁;陈旧性齿状突骨折5例,新鲜齿状突骨折49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D'Alonzon分型:Ⅱ型30例,Ⅲ型24例;合并寰椎前脱位12例,寰椎后脱位12例,无明显脱位30例;术前
目的 探讨伴踝关节脱位胫骨pilon骨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58例伴踝关节脱位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47例,女11例;年龄17~76岁,平均48.1岁.骨折按AO分型:B2型8例,B3型17例,C3型33例.按踝关节脱位类型:内侧脱位13例,外侧脱位9例,前侧脱位11例,后侧脱位14例,纵向脱位11例.通过X线片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及脱位纠正情况,骨折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