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酸盐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5.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71-02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骨痛、骨骼变形、病理性骨折、造血器官损害、贫血、易感染等。其中骨损害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之一,随着病程的进展,70%~80%患者有骨损害,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帕米酸盐钠能够阻止、减少或延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骼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的缓解骨痛、延缓肿瘤细胞的扩散与增长、降低继发性高血钙,双磷酸盐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用二磷酸盐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7~84岁,平均67岁。均经组织病理学、骨髓细胞学等检查确诊,26例患者经过帕米酸盐钠治疗治疗,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11例原有的高钙血症恢复正常。
  1.2 用药方法:帕米酸盐钠60㎎溶解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不少于4小时,每二周重复1次,共用药3-6次。患者疼痛分级按主诉分级法VRS〔1〕治疗前后各检查血钙1次,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全套及心电图,治疗过程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骨痛:本组Ⅰ级骨痛7例,Ⅱ级骨痛14例,Ⅲ级骨痛,11例,以首次疗程效果为计,32例中显效1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8.2%。
  2.2 血钙下降:本组治疗前平均离子血钙值:1.672~0.665mmol/l治疗后平均离子血钙值1.593~0.634mmol/l,治疗前后平均离子血钙值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血钙升高者8例,治疗前平均离子血钙值1.912~0.632mmol/l,治疗后平均离子血钙值1.623~0.631mmol/l,均降至正常。与治疗前平均离子血钙值有显著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本组中有3例出现轻度流感样症状,有乏力、肌肉酸痛,在用药后当晚及第二天发生,持续3~5天;有2例出现发热,体温38~38.5℃;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皮疹,瘙痒1例;厌食恶心1例。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进展性恶性疾病,一般治疗只暂时缓解,大多数患者病程长,疾病易反复,经济压力大,因此大多数患者存在恐俱、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加之多发的骨痛,患者常常痛不欲生。因此要同情关心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2 饮食护理:患者由于骨质破坏,血钙增高,因此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同时限制高钙的食物摄入,如奶及奶制品、海带、虾等。饮食应清淡易消化。
  3.3 流感样症状的护理:本组3例出现轻度流感样症状,有乏力、肌肉酸痛,在用药后当晚及第二天发生,持续3~5天;出现上述情况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并注意休息,告知患者这些症状能自愈不需用药同时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
  3.4 发热的护理:本组有2例出现发热,体温38~38.5℃。出现发热情况应观察患者有无并发其他感染,可按医瞩给退热药并观察体温变化。
  3.5 帕米酸盐钠静脉滴注时的护理:静脉滴注帕米酸盐钠时应按说明选折合适的溶酶,静脉滴注的数度应慢,500ml应在4-6小时内滴入,静脉滴注帕米酸盐钠当日注意指导患者多饮水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4 体会
  帕米酸盐钠为双磷酸盐类药物,能牢固地附着在骨小梁表面,影响破骨细胞的发育成熟,阻碍破骨细胞对骨组织的附着及溶解破坏能力,阻止和延缓破骨细胞合成释放致痛物质,从而使疼痛减轻,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本组观察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①发热;②轻度流感样症状,有乏力、肌肉酸痛;③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皮疹,瘙痒;④厌食恶心。以上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的。用药前进行预见性的观察,首次静滴帕米酸盐钠速度要慢,注意指导患者多饮水,或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燕,主编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2
  作者单位:365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5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67-02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发生的并发症,可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焦虑、嗜睡等症状,收缩压<9OmmHg或较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改进,但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并没有随着透析技术的提高而下降,反而因透析患者老龄化以及糖尿病肾损害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人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深化APN排班、分层级管理、转变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拓展专科护理内涵等,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积极性、基础护理合格率、差错事故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开展,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病人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的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预防和护理,使患者能最大限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方法:在预防、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调研分析、总结。结果: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很好的起到预防和护理的作用。结论:本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办法,因而病前在家庭、社区条件下的预防及病后的周全照料护理措施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痴呆;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63-01    儿科在医院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科室,儿科患者对感受不能表达或表达不清,对护士工作不配合,家长对护理服务的过分挑剔,对护理操作不配合甚至有干扰行为,每天出入院人数多,转床次数多,医嘱变更多,使护士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事务工作多、劳动强度大,身心疲惫,这些都对儿科护士工作及管理提出了挑战。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36.0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62-01   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避免并发症的重要条件。  1 病因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左心功能不全(The chronic left heart function is incomplete,CLHFI)CT征象特点,探讨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5例胸部X线平片疑CLHFI患者行胸部CT平扫,分别行肺窗和纵隔窗观察,了解肺门、肺纹理、肺野、胸膜腔及心臟房室改变。结果:CT扫描显示两侧肺纹理不同程度增粗、紊乱、模糊,肺野清晰度下降25例,胸膜腔/叶间裂中量或少量积
期刊
【摘要】目的: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方法:深入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改善服务态度,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推进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强化健康指导、创建温馨病房。体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确保了护理服务安全,改善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R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0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68-02    脑梗塞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约25%死于脑血管病。,加强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现总结我科住院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报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3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16例将健康教育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進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是全部治愈出院,随诊孕妇及胎儿良好。结论:制定周密的计划;精心布置安排术前准备,术后调养,同时对于患者本人做好心理辅导,消除胆怯心理。  【中图分类号】R211.0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69-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