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校长史长宁提出的: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成“四基”,即除“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技能”之外,加上“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建议。围绕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我们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数学活动经验,应该依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一、依据学生生活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这个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学生的情趣的。由此可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为了设计与生活相关的资源,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情趣、生活体验、生活经验、生活实际。
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丰富的经验背景,如果脱离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难度很大,也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以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为载体,环环紧扣,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指导作用体现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真正想知道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时、分的认识》案例中,教师采用生活化的导入,多媒体出示班中某生的一天作息时间,每一时间有生活场景。这时,老师问:“这是我们班某同学一天的生活情况,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很兴奋,认真看屏幕,抢着回答:她6点半起床!7点30分上学!教师追问:小朋友们,时间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多重要?学生举例回答。教师说:看时间需要钟来帮忙,老师请来了各种各样的小闹钟。出示小闹钟问学生:你们会看时间?学生争着说:会!会!接着教师就考考学生。
教师充分估计了学生的起点,考虑到现在许多学生已有了看钟表的生活经验,整节课始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不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时,要注意学生的日常概念与所学习的概念的内涵是否一致。由于日常生活概念受生活经验的限制,有时会忽略了本质属性,有时又会包含非本质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表象作用,又要防止它的消极作用。
三、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渐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经验的表象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化”的探究。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已具有关于几何形体的许多经验,他们通过实物如球、橘子等了解圆的一些特点,知道鸡蛋、鸭蛋等比球等圆形物体更椭;通过桌面、积木等实物,会近似地使用长方形、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正方形、三角形等词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就是要在这些学生熟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将学生混乱的、粗糙的认识加以整理,帮助学生把几何形体与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分离出来、区分出乎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容易发现和掌握实物几何形状明显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被忽略掉的几何形状的局部和细微部分;通过实物摆放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大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使经验常识数学化、严格化,更有条理性。
陈大伟编著的《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说得好极了: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更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学生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它们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依据学生生活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这个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学生的情趣的。由此可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为了设计与生活相关的资源,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情趣、生活体验、生活经验、生活实际。
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丰富的经验背景,如果脱离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难度很大,也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以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为载体,环环紧扣,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指导作用体现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真正想知道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时、分的认识》案例中,教师采用生活化的导入,多媒体出示班中某生的一天作息时间,每一时间有生活场景。这时,老师问:“这是我们班某同学一天的生活情况,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很兴奋,认真看屏幕,抢着回答:她6点半起床!7点30分上学!教师追问:小朋友们,时间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多重要?学生举例回答。教师说:看时间需要钟来帮忙,老师请来了各种各样的小闹钟。出示小闹钟问学生:你们会看时间?学生争着说:会!会!接着教师就考考学生。
教师充分估计了学生的起点,考虑到现在许多学生已有了看钟表的生活经验,整节课始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不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时,要注意学生的日常概念与所学习的概念的内涵是否一致。由于日常生活概念受生活经验的限制,有时会忽略了本质属性,有时又会包含非本质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表象作用,又要防止它的消极作用。
三、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渐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经验的表象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化”的探究。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已具有关于几何形体的许多经验,他们通过实物如球、橘子等了解圆的一些特点,知道鸡蛋、鸭蛋等比球等圆形物体更椭;通过桌面、积木等实物,会近似地使用长方形、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正方形、三角形等词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就是要在这些学生熟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将学生混乱的、粗糙的认识加以整理,帮助学生把几何形体与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分离出来、区分出乎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容易发现和掌握实物几何形状明显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被忽略掉的几何形状的局部和细微部分;通过实物摆放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大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使经验常识数学化、严格化,更有条理性。
陈大伟编著的《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说得好极了: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更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学生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它们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