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与政务的出现,信息技术不断地运用于政府和企业内部管理和审计工作之中,成为审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支柱。本文将就我国内部审计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内部审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情况、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应用中存在的人才匮乏、观念落后、软件滞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促进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技术;现状;建设
一、绪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已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的需要。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内部审计的工作中,数据处理的信息化、审计手段的高科技化、审计对象的现代化等等推动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与内部审计结合的实践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相适应的现象如审计软件的开发、审计人才的匮乏、信息化给内部审计带来的风险等。如何看待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怎样推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一大重点课题。
二、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直接对企业的领导者负责,这导致了审计工作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领导人主管因素的支配,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使用上常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从人员配置上看,一些内部审计人员或业务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或知识面单一,没有必需的专业知识;甚至一些内部审计人员根本就未从事过相关工作。人员配置结构非常不合理。
(二)审计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财务机构和审计机构混为一体,或者只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审计岗位,没有专门的审计机构。某些单位中就没有单独设置审计部门,审计业务是由资金部负责。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在领导者眼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机构改革中,他们是最先被考虑的对象。
(三)内部审计观念落后
审计观念落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许多企业未能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因此在加快内部审计建设的过程中总是慢人一步。其次是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观念落后。工作人员的审计理念局限于传统审计的层次,采用的依然是传统审计的手段和方法。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没有看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给记账方式带来的转变和财务管理的深层次变革。
(四)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
当前,计算机审计标准和准则还处在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计算机审计水平不够高。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与标准,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的制定速度与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不相匹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下,想要制定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更是难上加难。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内部审计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效果性审计随着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和只能,所谓经济效果性审计是指反应企业原定的目标(包含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与实际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对比关系。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包含着多项指标比如产值、收支、员工满意度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这些指标的记载、传播、保密等手段也越来越信息化,内部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发展必然带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
(二)“无纸化”管理方式为经济效率性审计提出了新课题
“无纸化”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针对效率性审计来说的,效率性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部分,研究的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采购、网络采购“无纸化”的经营操作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不仅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而且也使得原来的传统的审计手段无法满足新型管理方式的需要,因此,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会计电算化为会计报表内部审计提出了新挑战
会计表报的编制时会计处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职能和基本工作。传统的会计处理中,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依靠人工手段来完成,需要经过从收集原始记账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帐、过账、出具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手工操作流程。虽然过程比较复杂和繁琐,但是却容易给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留下相关的审计证据和原始凭证。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方式不断完善,原有的手工记账方式被逐渐废弃。会计电算化在节省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会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人工手段记账时期的审计证据编的难以获取。
四、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一)专业操作日志
通过使用一些带有会计软件的专业操作日志,对参与审计作业人员的所有操作都进行严格认真的记录。虽然这种记录方法比较宏观,致使其记录的内容过于宽泛,但不能否认它将审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记录在内,从而方便了日后的审查与调研。另外,在审计过程中,面对上述所将的问题,可以在进行审计日记记录的基础之上,在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会计软件,以便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将所有数据包括那些被修改的数据都记录在内,而不只是简单的将输入输出数据记录在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随时随地的将一些作过修改的数据也记录在内,这就方便了日后能够更快的找到审计线索,从而实现进行实时监督的目的。
(二)进一步标准和规范所使用会计软件的数据接口
当前,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因为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其自身的数据接口不一致,而造成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审计作业时经常性的发生错误,并从客观上强化了其审计的难度,更为严重的是它妨碍了整个计算审计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三)辅助审计软件技术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通过使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像电子表格还有数据库等,可以帮助作业人员对审计数据进行有效的计算以及复算还有分析。像在对某公司内部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过程中,通过使用电子表格等软件对其固定资产折旧来进行正确的复算提取,并通过认真的复核还有确认,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折旧费用,从而真正达到了扩大企业营销利润的目的。如果说,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时,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以及审计方法,一笔一笔的进行计算,那其运算量势必要增加,但是通过使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像电子表格等就可以较为简单准确的将其计算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节约一定的审计时间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计算还有审计的准确性。
五、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带来的风险
审计信息化改变内部审计手段和方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由于以下一些原因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信息处理的虚拟化、网络化
信息化的环境下,无论是会计信息还是审计信息,都是储存在计算机磁盘或者硬盘上的,这些存储的位置不像书本、账目等能够肉眼所见的,信息处理的过程不像手工操作过程那样可见,虚拟化程度提高,信息处理过程线索难以发现,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其次,储存在计算机上的信息容易被删除和修改,这对于保存审计证据来说十分不利,增加了信息的虚假现象。最后,虚拟信息的传输是以网络进行的,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存在窃取、篡改等风险行为,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二)捕捉证据的动态化
信息系统是一个高速运行的系统,每时每刻都处在运行之中,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信息交换。想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之中找到所需的审计证据难度可想而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内控制度的复杂化
内部审计信息化后,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都是在信息系统之中进行的,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审计工作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加强。在方便审计工作的同时也增加了内控环境的复杂性。在审计过程中舞弊行为出现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六、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重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发展
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是未来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承认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顺应潮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而不能阻碍其发展,并给予相当的重视,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领导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其次,内审人员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内审工作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吸纳信息化的知识和理论,以适应新形势对于审计工作的要求,推动内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
(二)加快内部审计软件开发的速度
1.操作日志的改进
我国市场上目前的会计软件操作日志,记录的内容过于全面和宽泛,一些数据和审计证据记录不充分。因此,针对操作日志的改进,首先要在已有会计软件操作日志的基础上,加强审计日志的记录,除记录会计人员的数据输入工作之外,更加注重记录会计数据的记录,以保留原始审计证据。这样能够方便审计人员更加方便地找到审计线索,达到审计监督的效果和目的。
2.会计软件开发与审评的结合
信息化时代的内部审计,除了传统审计的内容之外,必须考虑会计软件的审计问题。审计人员参与的不能仅仅是会计软件的开发,更应该参与到会计软件的审评当中,发挥审计部分的监督作用,对会计软件的可用性、可行性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会计软件的权威性。其次,在会计软件的审评阶段,内审人员要认真参与到软件的审评中去,,对于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各项指标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审计监督作用,保证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
3.会计软件应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
当前我国市场上会计软件存在的一大难题就是数据接口不同意的问题,容易造成计算机审计出错,给内部审计工作造成阻碍,同时也阻碍了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会计软件子啊开发过程中必须提供统一的标准数据接口,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输入要求,这样通过强制性的措施能够保证计算机两端数据的一致性,可以有效降低由于计算机审计出错导致的审计风险。
(三)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对于审计人员的培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进行:
首先,要帮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未来社会内部审计发展的大趋势,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认识到以往传统的内审理念和方法手段不足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审计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帮助他们改变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掌握新的审计的方法技巧。
最后,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且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素质,并且不断地加强学习,只有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内部审计人员才能更好地操作内审工作,提高内审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鹏,吴子杏.信息技术手段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审计实务.2011.
[2]燕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分析[J].商情.2013.
[3]王春艳.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
[4]谢薇等.浅析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大众商务.2009.
[5]郭红.信息技术手段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其问题[J].商情.2009.
[6]程艳.试论会计信息化审计模式的创新[J].网络财富.2009.
作者简介:施锦华(1986.07-),浙江宁波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课程进修班,现供职于中国光大银行宁波分行。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技术;现状;建设
一、绪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已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的需要。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内部审计的工作中,数据处理的信息化、审计手段的高科技化、审计对象的现代化等等推动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与内部审计结合的实践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相适应的现象如审计软件的开发、审计人才的匮乏、信息化给内部审计带来的风险等。如何看待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怎样推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一大重点课题。
二、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直接对企业的领导者负责,这导致了审计工作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领导人主管因素的支配,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使用上常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从人员配置上看,一些内部审计人员或业务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或知识面单一,没有必需的专业知识;甚至一些内部审计人员根本就未从事过相关工作。人员配置结构非常不合理。
(二)审计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财务机构和审计机构混为一体,或者只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审计岗位,没有专门的审计机构。某些单位中就没有单独设置审计部门,审计业务是由资金部负责。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在领导者眼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机构改革中,他们是最先被考虑的对象。
(三)内部审计观念落后
审计观念落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许多企业未能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因此在加快内部审计建设的过程中总是慢人一步。其次是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观念落后。工作人员的审计理念局限于传统审计的层次,采用的依然是传统审计的手段和方法。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没有看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给记账方式带来的转变和财务管理的深层次变革。
(四)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
当前,计算机审计标准和准则还处在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计算机审计水平不够高。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与标准,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的制定速度与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不相匹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下,想要制定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更是难上加难。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内部审计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效果性审计随着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和只能,所谓经济效果性审计是指反应企业原定的目标(包含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与实际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对比关系。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包含着多项指标比如产值、收支、员工满意度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这些指标的记载、传播、保密等手段也越来越信息化,内部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发展必然带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
(二)“无纸化”管理方式为经济效率性审计提出了新课题
“无纸化”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针对效率性审计来说的,效率性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部分,研究的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采购、网络采购“无纸化”的经营操作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不仅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而且也使得原来的传统的审计手段无法满足新型管理方式的需要,因此,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会计电算化为会计报表内部审计提出了新挑战
会计表报的编制时会计处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职能和基本工作。传统的会计处理中,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依靠人工手段来完成,需要经过从收集原始记账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帐、过账、出具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手工操作流程。虽然过程比较复杂和繁琐,但是却容易给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留下相关的审计证据和原始凭证。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方式不断完善,原有的手工记账方式被逐渐废弃。会计电算化在节省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会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人工手段记账时期的审计证据编的难以获取。
四、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一)专业操作日志
通过使用一些带有会计软件的专业操作日志,对参与审计作业人员的所有操作都进行严格认真的记录。虽然这种记录方法比较宏观,致使其记录的内容过于宽泛,但不能否认它将审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记录在内,从而方便了日后的审查与调研。另外,在审计过程中,面对上述所将的问题,可以在进行审计日记记录的基础之上,在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会计软件,以便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将所有数据包括那些被修改的数据都记录在内,而不只是简单的将输入输出数据记录在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随时随地的将一些作过修改的数据也记录在内,这就方便了日后能够更快的找到审计线索,从而实现进行实时监督的目的。
(二)进一步标准和规范所使用会计软件的数据接口
当前,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因为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其自身的数据接口不一致,而造成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审计作业时经常性的发生错误,并从客观上强化了其审计的难度,更为严重的是它妨碍了整个计算审计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三)辅助审计软件技术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通过使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像电子表格还有数据库等,可以帮助作业人员对审计数据进行有效的计算以及复算还有分析。像在对某公司内部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过程中,通过使用电子表格等软件对其固定资产折旧来进行正确的复算提取,并通过认真的复核还有确认,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折旧费用,从而真正达到了扩大企业营销利润的目的。如果说,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时,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以及审计方法,一笔一笔的进行计算,那其运算量势必要增加,但是通过使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像电子表格等就可以较为简单准确的将其计算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节约一定的审计时间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计算还有审计的准确性。
五、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带来的风险
审计信息化改变内部审计手段和方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由于以下一些原因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信息处理的虚拟化、网络化
信息化的环境下,无论是会计信息还是审计信息,都是储存在计算机磁盘或者硬盘上的,这些存储的位置不像书本、账目等能够肉眼所见的,信息处理的过程不像手工操作过程那样可见,虚拟化程度提高,信息处理过程线索难以发现,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其次,储存在计算机上的信息容易被删除和修改,这对于保存审计证据来说十分不利,增加了信息的虚假现象。最后,虚拟信息的传输是以网络进行的,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存在窃取、篡改等风险行为,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二)捕捉证据的动态化
信息系统是一个高速运行的系统,每时每刻都处在运行之中,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信息交换。想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之中找到所需的审计证据难度可想而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内控制度的复杂化
内部审计信息化后,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都是在信息系统之中进行的,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审计工作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加强。在方便审计工作的同时也增加了内控环境的复杂性。在审计过程中舞弊行为出现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六、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重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发展
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是未来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承认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顺应潮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而不能阻碍其发展,并给予相当的重视,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领导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其次,内审人员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内审工作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吸纳信息化的知识和理论,以适应新形势对于审计工作的要求,推动内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
(二)加快内部审计软件开发的速度
1.操作日志的改进
我国市场上目前的会计软件操作日志,记录的内容过于全面和宽泛,一些数据和审计证据记录不充分。因此,针对操作日志的改进,首先要在已有会计软件操作日志的基础上,加强审计日志的记录,除记录会计人员的数据输入工作之外,更加注重记录会计数据的记录,以保留原始审计证据。这样能够方便审计人员更加方便地找到审计线索,达到审计监督的效果和目的。
2.会计软件开发与审评的结合
信息化时代的内部审计,除了传统审计的内容之外,必须考虑会计软件的审计问题。审计人员参与的不能仅仅是会计软件的开发,更应该参与到会计软件的审评当中,发挥审计部分的监督作用,对会计软件的可用性、可行性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会计软件的权威性。其次,在会计软件的审评阶段,内审人员要认真参与到软件的审评中去,,对于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各项指标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审计监督作用,保证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
3.会计软件应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
当前我国市场上会计软件存在的一大难题就是数据接口不同意的问题,容易造成计算机审计出错,给内部审计工作造成阻碍,同时也阻碍了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会计软件子啊开发过程中必须提供统一的标准数据接口,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输入要求,这样通过强制性的措施能够保证计算机两端数据的一致性,可以有效降低由于计算机审计出错导致的审计风险。
(三)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对于审计人员的培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进行:
首先,要帮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未来社会内部审计发展的大趋势,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认识到以往传统的内审理念和方法手段不足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审计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帮助他们改变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掌握新的审计的方法技巧。
最后,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且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素质,并且不断地加强学习,只有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内部审计人员才能更好地操作内审工作,提高内审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鹏,吴子杏.信息技术手段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审计实务.2011.
[2]燕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分析[J].商情.2013.
[3]王春艳.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
[4]谢薇等.浅析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大众商务.2009.
[5]郭红.信息技术手段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其问题[J].商情.2009.
[6]程艳.试论会计信息化审计模式的创新[J].网络财富.2009.
作者简介:施锦华(1986.07-),浙江宁波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课程进修班,现供职于中国光大银行宁波分行。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