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干扰致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过敏的特点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牙合)干扰去除时间与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过敏恢复的关系,为临床咬合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对雄性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粘固厚度为0.4 mm全冠的方法施加(牙合)干扰,建立大鼠(牙合)干扰模型,分别在建模后2、3、4、5、6d去除(牙合)干扰,并设阳性对照组(不去除(牙合)干扰)及阴性对照组(假干扰),共7组,每组5只大鼠.建模后1、3、5、7、10、14、21、28 d观察各组大鼠双侧颞肌和咬肌机械痛觉过敏的情况,即测定机械刺激反应阈值.结果 阳性对照组大鼠施加(牙合)干扰后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持续降低,7d达到最低点,之后部分回升,各时间点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牙合)干扰后各组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逐渐恢复,2、3、4、5d去除干扰组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分别在建模后10、14、14、21d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右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d去除干扰组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有一定回升,但28 d时[右侧颞肌和咬肌分别为(1.365±0.018)和(1.437±0.024)N]仍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右侧颞肌和咬肌分别为(1.554±0.040)和(1.546±0.019) N](P<0.001).结论 (牙合)干扰后5d内去除干扰,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过敏可恢复正常,且去除干扰的时间越早,恢复得越快。

其他文献
基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分析出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出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通过更新教
“滑头的人,技术绝对上不去.技术好的一般在很多的时候都是沉默寡言的,他们进入了自己的状态.现在的技术是比过去粗糙多了,主要是大家的心气跟过去不一样了.看着当官的手不动
本文通过对 46 5发动机燃用 L PG与汽油两用燃料性能匹配的研究 ,阐述了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排放特性 .并对 L PG混合器的设计计算作了说明 In this paper
就紫砂壶的造型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几何形体造型,仿自然形体造型,和筋纹造型.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为通过排气再循环 (EGR)降低车用汽油机的 NOx排放 ,对 EGR率特性进行了试验优化 .开发了两类压力控制式 EGR系统 ,给出了其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以及实测的 EGR率特性 .比
我国现在的教育事业中,针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促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同时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并且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
在本刊2007年第4期第279~283页发表了曹彬等撰写的《152例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谱的再评价》一文[1],该研究借鉴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以及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协会真菌病研究组在2002年颁布的定义[2],采用分级诊断的办法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该研究可能在以下两方面产生争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