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死神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以来,非洲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造成了数千人感染,近千人死亡,并且有越过非洲向世界蔓延的趋势。神秘的埃博拉病毒究竟为何如此神出鬼没?又为何如此凶残,人类竟然束手无策?很多读者对此非常关心,本期读者点题就为大家揭开埃博拉的神秘面纱。
  恐怖的埃博拉——死亡率和症状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埃博拉(英文名Ebola)是一种非常陌生的病毒,它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而且,事实上它也是感染人数最少的病毒。虽然近年来埃博拉受到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但在人类的瘟疫史上,它只能算是个小角色。自从40年前被发现,埃博拉的大规模爆发发生了11次,每次最多带走数百条人命,迄今死于埃博拉病毒的总人数也不过数千人而已。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埃博拉病毒至今伤亡人数不过数千,为什么医务人员如此畏惧它,而且科学家们还要花费力气来研究它呢?如果你有此疑惑,这只是因为你还不知道它的症状有多么可怕。
  埃博拉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1976年,在非洲的埃博拉河畔,它的第一次亮相就直接屠掉了一个村子,造成了90%的死亡率,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要知道,2003年肆虐中国的非典疫情,它造成的死亡率也只有11%。
  高死亡率还不是埃博拉病毒的最可怕之处,患者的惨状更加令人怵目惊心。人一旦感染埃博拉病毒,最初会出现头痛、无力、呕吐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但是随后,恐怖的事情在几天内就会发生,人体皮肤里的胶原蛋白开始溶解,皮下组织溶化,皮肤与人体剥离,体内器官糜烂,体表出血,患者全身溃烂而死。
  迄今为止,埃博拉是无法医治的,美国疾病管制中心将其生物性危害等级定为最高的四级(艾滋病仅为二级)。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医生只能通过输液和提供止痛片的方法缓解病人的痛苦,由于病毒会通过体液、黏膜、皮肤等接触造成传播,所以唯一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这使得照看病人的医护人员本身也处于极大的危险中。
  即使隔离工作做得非常到位,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埃博拉最源头的宿主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目前科学界只是怀疑埃博拉源于一种非洲果蝠,但感染它的动物并不只限于人类,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羚羊、豪猪等都是埃博拉的猎物。每一次埃博拉瘟疫暴发时,人们都不知道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也没有人知道瘟疫过后,埃博拉病毒又潜伏到了何处。就这样,40年以来,埃博拉如同魔鬼一样,一次次的突然出现,然后又一次次的神秘消失,始终游荡在贫穷落后的西非大陆。
  奇特的致病机理
  面对埃博拉病毒带来的挑战,科学家们针对埃博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其结构和致病机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
  与绝大多数呈现颗粒状的病毒不同,埃博拉是罕见的丝状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埃博拉病毒的主要结构是一个有外壳的蛋白结构,它的直径一般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000纳米左右。病毒的基因组RNA藏在蛋白壳的内部,最重要的糖蛋白一部分深入到病毒内部,另一部分突出到蛋白壳表面,用来侵入宿主细胞。大体看上去,埃博拉的长相如同带刺的蠕虫一般令人生畏。
  埃博拉病毒感染宿主的第一步是入侵宿主细胞,一般来说,它主要有两种入侵方式。第一种方式比较简单,科学家称之为细胞内吞,相当于宿主细胞将埃博拉病毒误认为营养物质而将其吞食;第二种方式比较复杂,科学家称之为膜融合,这一过程是埃博拉病毒侵入细胞的主要方式,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膜融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指埃博拉病毒的包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然后埃博拉将自身的基因组释放到细胞质中进行复制。膜融合过程的向导就是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对于不同的宿主细胞,糖蛋白有不同的激活模式,但都遵循着以下大致的步骤:在激活剂的作用下,糖蛋白与细胞膜结合,触发病毒的蛋白外壳破开,将包膜暴露出来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然后释放遗传物质至细胞内。所以形象地说,糖蛋白就相当于埃博拉打开宿主细胞房门的钥匙。
  如下图所述,科学家们知道了埃博拉的结构以及它侵入细胞的大体机制,但埃博拉为何能够产生如此恐怖的症状呢?科学家们认为,埃博拉与艾滋病毒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都很善于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
  科学家们发现,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时,最早遭受病毒影响的往往都是那些和免疫系统息息相关的细胞,比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等。这些细胞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们负责识别侵入人体的外来异物,并触发免疫系统展开攻击。打个比方,这些细胞有点类似“消息树”,如果消息树事先被鬼子拔了,那八路想要提早知道扫荡的消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些细胞受到影响之后,免疫系统就很难发挥作用了。所以,在感染的晚期,患者的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部位都会发现大量淋巴细胞凋亡。
  这一发现可以解释感染者的一些临床症状,比如出血。科学家认为,埃博拉进入人体后,它会隐藏到巨噬细胞内,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巨噬细胞不会马上死亡,它会发出警报,在血液中疯狂地释放细胞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细胞激素的释放会向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发出警告,联合起来打击病毒。但是这次细胞激素释放得又快又猛,激增的细胞激素会冲破血管壁,血液渗透到周围的组织里,最后造成出血。这一循环将不断重复,直到患者鲜血流尽。
  疫苗的研发
  在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发方面,科学家们也有了一些成熟的想法,大体可以分成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的出发点在于抑制埃博拉对细胞的侵入。科学家们发现,细胞中有两种酶在埃博拉病毒侵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分别称为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L。我们已经知道,在膜融合的过程中,糖蛋白需要与细胞膜结合,打开蛋白外壳来注入遗传物质,科学家发现,这一过程需要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L的帮助。如果用一种酶抑制剂来抑制细胞里的这两种酶,就可以显著降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力,这相当于使糖蛋白这把“钥匙”生锈。目前,组织蛋白酶抑制剂在实验中已经显示出抑制埃博拉病毒方面的功效。
  另外一种思路的主攻方向在于想办法增强免疫系统对埃博拉的反应,其中的代表作是VSV,它以一种狂犬病疫苗作骨架研制而成。VSV的表面同样有一个糖蛋白,其作用也是用来识别宿主细胞。科学家们对VSV进行了“整容”,把它原有的糖蛋白用埃博拉病毒表面的那个同款糖蛋白替换掉,这相当于给VSV配了一把“钥匙”。改造后的VSV既能让机体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本身又没有致病能力,这就增强了免疫系统的反应力。
  虽然以上的两种思路听上去还不错,但目前都还处于对其他哺乳动物的实验阶段,还远不成熟。实际上,埃博拉疫苗的研发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有许多困难亟待解决。
  首先,科学家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例如,埃博拉病毒跨物种从果蝠传播到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过程还不明确,埃博拉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中间宿主至今没有确定;这么多次埃博拉病毒爆发,没有一次能够定位病毒的来源。另外,埃博拉病毒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科学家仍不明白为何埃博拉专门攻击免疫系统。这些问题给疫苗的研发带来了技术上的困难。
  经费的问题也很麻烦,埃博拉的传播范围仅限于西非,死于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只有数千人,所以,相对其他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埃博拉疫苗的市场很小。这点市场不足以刺激大型药企启动疫苗的研发。目前,研发资金主要来自美国政府,经费投入有限,而研究费用又相当昂贵,这使得疫苗研发的推进速度也变得很慢。所以,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没有疫苗可用。
  今年的埃博拉疫情,严重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非洲第一次出现了跨国疫情,覆盖范围之广,涉及人口之多,史无前例。这一次,埃博拉疫情当然还会被遏制,但是未来会如何呢?科学家们将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答:托卡马克其实不是人名,而是一种装置的名称,它的名字“Tokamak”来源于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线圈(kotushka)。托卡马克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有点像轮胎),外面缠绕着多组一定形态的线圈。真空室内充入一定气体,在灯丝的热电子或者微波等预电离手段的作用下,产生少量离子,然后通过感应或者微波、中性束注入等方式,激发并维持一个强大的环形等离
期刊
如果家里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怎么办?  A.冷静地回想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B.急忙把那些可能出现的地方找一遍  C.毫无目的地到处乱翻  (答案见33页)
期刊
答:这是因为耳朵的皮肤比较薄,毛细血管较多,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量也较多,并且耳朵的后边还有大动脉,这些对蚊子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因此蚊子喜欢在耳边飞。当然啦,你之所以感觉蚊子老喜欢在耳边飞,是因为它在耳边飞的时候你能听到它振动翅膀的声音,在脚边或者手边飞时,听到的声音就相对小很多,所以可能不注意它的存在。
期刊
答:高压锅最早是由法国的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制造出来的。帕潘有一次在高原地区煮土豆,但是总是煮不熟,当时他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他了解到水沸腾的温度可以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于是他想如果把装水的容器密封起来加热,不让蒸汽外泄,容器内的压力必定会增大,也就能使水的沸点超过100℃。在这种情况下,容器中的食物就会熟得更快,在高原地区也就不会受到气压的限制了。但是如果蒸汽不能外泄,那么容器中的压力就会
期刊
答:真正的功能饮料其实就是在普通饮料里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这些功能因子一般是咖啡因、牛磺酸、肌醇、维生素以及中草药活性成分等,这些成分能够快速地给人体提供电解质,为人体补充能量。因此运动员运动过后,一般会选择饮用功能饮料,以此来补充消耗的能量,提高人的精神等等。没有大量消耗体能的人,最好不要饮用功能饮料,因为其中的咖啡因和牛磺酸会对人的血压和心率产生影响,增加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可能。
期刊
答:磁单极子指的是只有一个磁极的磁体,早在1931年狄拉克就预言其存在,多年来,科学家都在想尽办法寻找这种磁体,但是至今这种磁体还没有被找到。不过科学家在实验中还是发现了磁单极子的蛛丝马迹:2009年,科学家在柏林进行的中子散射实验中,找到了自旋冰中磁单极子的类似物,但是最后被证实并不是狄拉克所预言的磁单极子;而后,在2010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室温的条件下,拍摄到了磁单极子和“狄拉克弦”附在一
期刊
答:基因技术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能用基因技术来改良农作物,还能在动物身上种出器官,甚至可以在小白鼠身上种出芹菜。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家通过改变基因来使人也具备光合作用的能力,这是有可能的。虽然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动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人体毕竟不比植物,也不比这些小动物,不管是大树还是小草,它们都有足够的叶片来接收阳光,维持供能;即使是那些能够自身进行光合作用来供能的小动物,它们的皮肤也足
期刊
金刚石的“同胞兄弟”已经不少了,有又软又滑的石墨,有形状和分子排列无规则的无定形碳,有标准足球形状的富勒烯,还有身轻而又坚韧的碳纳米管,还有科学家最近从石墨身上揭开的薄层的石墨烯。  但一般人有所不知的是,金刚石还有个看似玻璃的“弟弟”,玻璃态的碳,这种玻璃碳现在一般用于化学工业中作为催化剂。关于玻璃碳,科学家又发现了它的一个怪异行为,那就是在高压之下,原本软得容易弯曲的它会变成金刚石“哥哥”的坚
期刊
答: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不同波长的光谱线和我们的眼睛共同作用产生的。三基色又称为RGB颜色模型,也叫红绿蓝颜色模型,从名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三种颜色分别是红、绿、蓝色。这种模型属于加色模型,就是将红、绿、蓝三种颜色两两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然后产生两两颜色之间的颜色,比如黄色、青色等,如果是三色混合,那么得到的就是白色。
期刊
就在2万年以前,冰雪还统治着我们这颗星球。为什么冰雪后来失去了它对全球的统治力?  世贸大楼下的巨大空洞  2008年的夏天,美国纽约的一些工人在曼哈顿世贸大楼遗址清理现场。这座大楼是在著名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坍塌的。在挖掘的过程中,工人们突然在地下的基岩中发现了一个直径超过10米的巨大坑洞,洞的内壁上镶嵌着各种类型的石头。谁在坚硬的地下岩石里挖了大坑?  赶来的地质学家立刻认出,各种类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