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坳陷地球化学性质与成藏分析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现今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动力场演化过程,对研究区域黔南桂中坳陷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的相关性,结合已有资料盖层分布、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特征,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成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地球化学;油气保存;流体力学;黔南桂中坳陷
  通常情况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考慮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①盖层的基本属性;②断层是否形成封闭;③构造活动;④产生的水文地质因素;⑤地下流体化学基本特征。其中,一般来说油气需要富集,必须存在一个封闭区域,否则油气全部溢出。后期构造运动则会对油气藏进行破坏,所以稳定的后期与存油性有直接联系。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性质是地质流体在盆地演化过程中的记录,因此,地下流体化学一动力学参数是判识现实保存状况好坏的判识性指标。根据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性质评价油气保存条件是一条直接、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对现有方法的重要关联,也是对传统的利用盖层、构造评价油气保存条件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
  1研究区域及其地球化学异常
  黔南桂中坳陷海相地层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原始地质条件,但在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改造,特别是燕山期及其以后构造运动强烈破坏作用,使得上泥盆统及其以上地层遭受剧烈剥蚀,形成具有形成、演化、聚集、破坏和保存的多期多阶段演变特征的典型构造破坏残留盆地,油气保存条件普遍较差。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油气勘探,差中求好,难上加难,仅仅依靠盖层和构造研究划分有利勘探区块,很难有所突破。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现今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动力演化过程,系统分析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之间的祸合关系,结合研究区盖层封盖特征、构造作用和岩桨活动,建立了一套实用的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常,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发育的地区,地层水长期受大气水下渗影响,矿化度、盐化系数较低,变质系数和脱硫系数较高,地层水水型以和为主,含量较高,表明该区断层开启程度大,地层水处于自由交替的渗入水动力环境,大气水冲刷、淋滤氧化作用明显,不利于油气成藏保存。通过断裂带中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成份分析可知,该区地层水在地质历史时期曾遭受古大气水下渗影响,局部地区由于深大断裂沟通,受沿断裂上涌充注的深部热液流体影响,表现为金属矿产分布较多、伽玛等异常较明显。若该区有温出露,则温泉温度一般较高,温泉水化学呈淡化特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得出该区断层沟通深、前期地质活动强烈,不利于油气的赋存。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此相反,若该区地层水出现较为明显的地球化学矿化度以及变质系数的改变,与此同时,地层水被压实,且得不到降水的补给,导致存水层的水不断消失,形成圈闭构造。这些特征均说明地层封闭,有利于油气聚集。
  2结论
  通过研究黔南桂中坳陷构造活动、地层流体化学一动力学特征,结合南方四力盆地、南盘江、十万大山、中下扬子等地区油气保存特征,将南方海相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保存型、构造促进一破坏共存型、构造局部破坏一后期重建型、构造局部破坏型、构造破坏残存型、构造古破坏一后期浅埋藏型水文开启程度高,不利于油气保存。所以在寻找构造的时候,不应该一方面的追求大构造。文章整体从流体作用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相关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标准,结合实际的工区资料——黔南桂中坳陷,对油气保存条件进行应用分析,继而优挑选优秀的勘探点。研究区域位于黔南坳陷东北部,在该区域受地质作用强烈,地表径流下渗影响较大,地层水化学以淡化特征为主。因此可以推断,在该部分油气保存条件较差。而在黔南坳陷西南部地层沉积条件优越,地表水不易侵蚀进富集区,且周围不存在剧烈的地质活动,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根据黔南桂中坳陷盖层分布以及对对整个研究区域的综合研究可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下志留统翁项组泥质岩是黔南坳陷震旦一下古生界的区域盖层,主要分布在黔南坳陷西南部,中下泥盆统泥岩是黔南桂中坳陷上古生。油气来源充足,处于生烃中心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地带;储层发育,砂体类型多;盖层封闭能力强;断层多、圈闭类型多样,与油气运聚的时空配置关系良好丰富;油气分布表现出纵向上多层系和平面上叠合连片之特征,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参考文献:
  [1]吴国干,姚根顺,徐政语,等.桂中坳陷改造期构造样式及其成因[J].海相油气地质,2009,?14(1):33-40.
  [2]陈章明,吴元燕,吕延防.油气藏保存与破坏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151.
  [3]周明辉,麻建明,郑冰.滇黔桂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9,?27(4):333-337,352.
  [4]许浩,张君蜂,汤达祯,等.?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油藏成藏特征[J]?.石油学报,?2010,?31(1):?31-35.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推动力,同时对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素养作为人的终身素质,它的培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等能力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