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逃离科研的三重叩问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牌大学博士生逃离科研而执教中学的变故,让社会舆论陷入纠结之中。笔者以为,这绝非一般的“改行”与“跳槽”,不失为对时下教育模式的有力叩问。
  首先,“理想”教育莫要天真。长期以来,“科学家”作为一个令人心驰神往又稍带几分神秘的神圣称谓,曾被多少学龄孩子奉为理想。但其实在人们追求理想、攀登科学巅峰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劳累、孤独与乏味。博士生的半途而废,让人们看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无权对博士的选择说三道四,只想告诉我们的老师,告诉那些怀抱“科学家”梦想的孩子们,“理想”教育莫要天真,“追梦”征程充满艰辛。引导孩子们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还应练就他们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坚韧性格。
  其次,缺乏“兴趣”难以成功。应该说该博士生弃研从教的选择是兴趣战胜了天赋,理智战胜了盲从。在自由择业的今天,这种对从业的个性选择无可厚非。毕竟,没有兴趣便没有激情,更谈不上事业上的成功。而在我们长期实行的“听话”教育中,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被忽略,个性棱角被千篇一律的教育磨平了。于是,统一答案、千人一面就成为教育结果的常态。但深埋于心的“兴趣”犹如伺机萌动的种子,终归是要发芽的。该博士生厌恶科研而选择逃离,就是“兴趣”的力量在驱使。
  其三,“功利”心态应当反思。尽管该博士生以“我也很喜欢教会别人知识的那种成就感”解读其弃研从教的选择,但透过这种似乎是在强调个人价值、否定“大材小用”的回应,人们不难窥测其急功近利的心态。因为传授知识的“成就感”是现实的、显性的、立竿见影的,而科研的“成果”是遥远的、隐性的、不确定的。有些人可能致力科研一辈子都难以功成名就,只不过是充当了人类科研探索的“铺路石”而已,但谁又能够否认他们未竟的“成就”和甘为人梯的奉献呢?
  興趣固然是动力,但兴趣不等于热爱,更不代表理想。兴趣是可以培养、引导和变化的。回报社会、建功立业,不能一味地“跟着感觉走”。隔行如隔山,从该博士生“我投身教育并不是我对教育有多么的热爱,因为我还没从事过,热爱无从谈起”的表白中,人们不无担心,万一哪一天该博士又不堪教书之苦,是不是又会心生厌恶而弃教从他了呢?
其他文献
一、填空题 1.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村住户;非农乡镇企业;行政村和乡镇。 2.所在地、可属系统 3.农村住户调查表;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调查表;行政村调查表;乡镇调查
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为解除境内节度使独霸一方、各自为政的困境,利用举酒许愿方式,轻易地迫使部下乖乖地交出兵权,留下千古叫绝的“杯酒释兵权”典故。世易时易,于帝王将
[摘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教学工作切实有效的关键保证。文章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构建模式、配套措施等进行分析探讨,以建立一套对教学活动运行状况实施评价、监督和诊断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方位地对教学的中心环节进行监控调节、指导管理,尽可能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都处于可控状态,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普通本科院校 教学 质量监控 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王
文章在分析PBL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正确引导学生和建立
在河南省统计战线上,凡是了解陈惠民同志的人都会说:“老陈是个实干家。”统计战线上,虽然没遇到兰考“三害”的肆虐,没有西藏世界屋脊阿里地区的恶劣环境,但在陈惠民同志的
王向远教授1962年出生于山东,文学博士、著作家、翻译家。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起担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
"人文日新"精神是清华大学不断发展、日益壮大的动力源泉,传承文化、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是其精神内核。对"人文日新"精神的探究,对于当代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创新
RESEARCHONTHEBLOCKINGFLOWINATRANSPORTATIONNETWORK──THEGENERALCONCEPTSANDTHEORYOFTHEBLOCKINGFLOW¥NingXuanxi(IndustryandBusines...
期刊
利用不同阶次的Helmhotz算子方程的基本解,建立了时间离散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完全边界积分表示式。对俯仰谐振的NACA0012翼型所计算得的升力和阻力的滞后现象,与实验结果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