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产业综合体)是改革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浙江省率先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州等地积极响应,强力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温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体制机制、创新能力、“自我造血”能力、服务功能等方面也存在问题,通过总结和借鉴全省各地综合体建设的先进经验来完善制度保障、提升产业发展和平台布局的匹配度、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升服务时效等途径来推进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关键词: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4-0057-05
The Practice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Take Wenzhou as an Example
ZHOU Liao-liao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Zhejiang Wenzhou, 325003, China)
Abstact: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is the product of reform and practice. Zhejiang province took the lead in putting forward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Wenzhou and other places responded positively and built it vigorously. Wenzhou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since the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ability, “self blood production” ability and service function. By summing up and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omplex construc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province, we can perfect the system guarantee, improve the matching degre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latform layout, build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service efficienc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enzhou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Key Words: Wenzhou; industrial innovation;service complex;measures guarantee
早在2004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把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纳入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部署,提出打造系列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时,他亲临“绍兴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视察,肯定了“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程服务”,指出“要立足浙江,服务全国,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提供技术支撑”;2018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又提出,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
浙江省是践行习总书记关于建立创新联合体理念的先行地,率先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17年正式启动,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级市积极响应,立足实际,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强力建设。温州市认真落实省委“打造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指示要求,抢抓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坚持把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以“一个产业一个综合体”“全覆盖”为建设目标,虽然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人才引育、创新支撑不足等短板。
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美国科学家艾萨德在1959年提出“产业综合体”概念,他认为产业综合体是一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内在技术、生产和分配等方面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关系,从而实现共享模式,带来节约。[1]
在国内,发展产业综合体的理念由浙江省率先提出。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部署要大力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同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指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聚焦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创 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2] 2019年4月,浙江省又召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进会,提出要加快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进综合体的建设。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用工成本高、利润低、融资难、技术水平较低等制约因素,原有的模式难以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须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变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尤其是浙江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迫切需要系统集成的创新公共服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集聚功能能够充分将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与地方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把科研人员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联合体”,大幅提升了创新绩效。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对于产业领域、企业主体、创新生态等都意义非凡。一是综合体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特色,涵盖设计、技术创新、生产、检验、检测、成果转化、孵化等方面,从产业链源头到末端形成完整的服务链。二是对于企业主体来讲,我省中小企业实力有限,自身创新资源也不足,通过综合体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其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降低创新成本。三是对于创新生态来讲,综合体为创新资源社会化供给与需求提供了平台,深入创新资源要素的配置,把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有效地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二、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情况
(一)政策支持
温州市贯彻落实《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统一部署,计划全市28个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18年5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产业发展导向,立足块状经济、工业大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在三大产业领域中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中小企业多的行业领域培育建设综合体,并提供明确详细的目标及重点工作。随后,又制定了《温州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认定管理办法》,有效规范各县(市、区)综合体创建和申报,提高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整体水平。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召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进会,强化市县两级联动,加紧推进创建工作,指导各地狠抓落实。
(二)建设成果
截至2020年6月,全市共创建(培育)31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其中省级创建11家,市级创建(培育)20家。按区域分布情况,鹿城区1家,龙湾区2家,瓯海区3家,洞头区1家,乐清市4家,瑞安市5家,永嘉县4家,文成县1家,平阳县3家,泰顺县1家,苍南县2家,龙港市1家,浙南科技城1家,经开区(浙南产业集聚区)2家。按产业分布情况,在传统产业方面,电气产业占1家、汽摩配产业占1家、鞋业产业占2家;在新兴产业方面,数字经济产业占6家,智能装备产业占11家,生命健康产业占4家,新材料产业占1家;其他产业占5家。
(三)建设成效
一是实体建设不断推进。在综合体的建设中,政府在规划引导、服务保障资源协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相关政策扶持措施、成立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加大对综合体建设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有23家综合体完成实体大楼、展示大厅和功能区等基础建设工作,基本满足了企业知识产权、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需要。
二是服务资源集聚逐步显现。针对綜合体内企业需求,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短板,积极整合政府、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种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搭建相关服务平台,促使产业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迸发。2019年全市综合体集聚服务机构数共计751个,其中知识产权占28.89%、金融服务占21.04%、检验检测占7.46%、创意设计占8.92%、技术研发占18.1%、企业孵化管理占3.99%、成果转化占1.33%、人才培育占1.6%、法律服务占1.73%。
三是人才队伍有所壮大。积极推动人才资源建设工作,完善和实施人才政策,加大对人才团队的引育力度。2019年全市综合体共引进科技人才团队4 629个,大院名校246家。其中,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成立院士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成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等方式引育专业人才,截至2019年底,共吸引了人才677名,博士或副教授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25.41%,联合培养研究生34名;苍南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建立重点科技人才联系制度、建立新型人才培育体系、完善产业领域人才培训体制和激励机制等方式,截至2019年底,共拥有人才团队约220人,博士或副教授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81%以上。
四是服务成效有所提升。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方面,温州市积极整合综合体内各研发平台力量,联合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2019年全市综合体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 578个,较上年增长40.04%;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着重从产业急需的检验检测、科技金融、品牌培育、创意设计等关键点出发,逐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搭建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综合体服务成效。2019年累计服务企业次数76 666次,较上年增长65.03%。如: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拥有专业孵化基地26 000平方米,集聚创新服务机构31家,其中国家级检测平台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引进人才团队50个,2019年服务企业1 411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60个;浙江省眼镜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各类研发机构75家,引进24个国内外人才团队。为212家眼镜企业服务800余次,解决了55个行业重大难题。引进全球排名第二的检测机构英国天祥集团,共建眼镜质量技术创新中心,解决瓯海眼镜企业送检难问题,截止目前已完成检测额5 00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运行和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加强涉及建设、扶持、管理、考核等内容的体制机制建设,从而推进资源有效整合和互通互融,为产业提供优质的创新服务。虽然省内已有较为齐全的省、市级层面的指导文件,少数县(市、区)也制定了规划,但是温州市建设产业服务综合体的机制体制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模式还在不断创新。目前的综合体建设大多缺乏对产业短板和痛点的针对性分析,缺少对自身产业系统性的梳理,没有明确的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此外,有部分综合体运营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不明确,未建立务实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产业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创新发展依赖于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但目前各产业人才缺口大,仍面临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等问题,对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的影响较大。其次,除了龙头企业相对注重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外,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整体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研发设施基础薄弱、创新意愿不强、自主创新成果不多。此外,由于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大部分产品存在雷同现象,同质化竞争明显,导致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三)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及周边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在区域竞争中,温州争夺高端创新资源等方面相对杭州、宁波等城市较弱,如人才留引等方面。另一方面,温州创新资源集聚方面虽有一定基础,但存在各县(市、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如文成、洞头、泰顺等地在工业经济层面相对薄弱。当前,温州较多的综合体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尚无法通过提供服务实现可持续运营。对于科创资源整合的作用尚未显现,科创资源零散、布局不合理极大制约了服务产业企业作用的发挥。
(四)服务功能发挥不够明显
各县(市、区)围绕各自产业优势建设综合体,出现个别區域产业相似度高、“低小散”遍地建设、创新平台重复集聚建设等现象。因此,在向企业提供服务方面,大多数综合体虽然提供相应服务,但功能不够完善,服务内容雷同、覆盖面较小,缺乏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针对性、精准性、定制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在综合体功能发挥上,作用显现不够明显,可能带来日后资源形成困难、使用效率低、作用显现相对滞后等问题。
四、推进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建议
温州是以块状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结构,有独特的先天发展优势,各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要以“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体制创新、集群发展”为原则促进其功能的发挥,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笔者通过资料查阅、政策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实际情况,参考省内各地省级产业创新综合体创建的优秀做法,提出相关建议。
(一)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制度保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政府部门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协调各方资源,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综合体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实行“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提升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在管理机制上,探索理事会、股份制等多元化方式,形成自我造血、良好发展的趋势。如台州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行“亩产论英雄”和服务排名为主的考核制度,实行“优进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针对大部分入驻企业规模较小等特点,打造中小型企业孵化基地。三是在资源配置机制上,采取多种合作、共建共享模式,如萧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万向集团合作,依托集团共建,推进建设;同时在综合体建设多种科创平台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和服务能力,如湖州长兴新能源创新服务综合体,以建设智能电动汽车运营管理中心、体验中心、研发中心以及检测中心等一体化为核心,形成一站式服务。
(二)突出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和平台布局的匹配度
首先梳理和分析产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需要,找到能够突出产业特色与亮点的综合体建设模式,做到“一个综合体一个特色”。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平台、功能集聚区布局的衔接与融合。根据温州产业发展特点,围绕以下三点来建设综合体。一是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选定我市有较好基础的传统特色产业,通过资源整合,组建若干个综合体,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发展。二是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引导各地立足当地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进行谋划布局,突出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带动性强、潜力大、具有较好效益的新兴产业,组建若干个产业综合体,完善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三是聚焦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要加快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是战略性的选择,同时,需要发展资源共享、集聚互动的创新平台来提升区域经济产业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补齐短板,健全协同创新体系
坚持政府和市场主导并推,抓住产业发展的痛点、企业创新需求、一体化服务的堵点,提升综合体与产业结合的紧密度。一是深入企业掌握需求。通过实地考察、与企业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及时跟踪和摸清企业创新共性需求和困难点,加大个性化精准服务供给,完善和提升技术研发、创意设计、人员培训、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综合体服务的覆盖面与契合度。二是强化产业内协同合作,弥补创新人才不足的缺陷。加强人才的学习和交流,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建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联合研究所等新型创新载体。如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椒江智能马桶研究院等。目前,台州在建的11个市级综合体全部实行市场化运行,综合体营运主体均需注册实体公司,凭“真本事”立足市场,实现“充分竞争、优胜劣汰”,激发了成长活力。三是结合综合体自身特点,“因业制宜”。产业相似的综合体,要寻求差异化发展,找准未来发展的重点与核心,从而凸显自己的特色亮点;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强的综合体,要牵头加强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例如加强数字经济产业与实体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时效
一是创建企业需求对接共享平台。建立综合体大数据库,推动科学仪器、检验检测设备等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实现各科研机构、高校、各行业企业及其他所有资源数据的汇集。针对企业创新需求和科技资源供给进行分析,开展科技资源供、需对接交流会,实现“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咨询,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企业需求与科技资源的对接效率。二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拓宽服务能力。以综合体为平台,加强推进与引进大院名校及本地科研院所等创新载体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对接式服务、科研帮扶等模式带动产业转型,拓展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学研对接机制,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畅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三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建设“互联网+创新服务”,推进综合体的网络平台建设;通过创建大数据,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及时性的一站式信息资源窗口,打造专题网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APP、小程序等数字化载体,接入科创服务资源与信息,拓展“互联网+”的服务链,将综合体服务线上化。
四、结论
自2017年浙江省启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以来,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把加快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年的建设,成效初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一阶段,综合体建设要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指引,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企业产业的实效为根本,进一步突出综合体“创新”和“服务”功能,为加速推动温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温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佘明龙,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06):25.
[2]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7-09-28)[2020-10-20]http://kjt.zj.gov.cn/art/2017/9/28/art_1229080139_650639.html.
[3]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践[J].今日科技,2019(24):4-14.
[4] 车俊.全面提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效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J].政策瞭望.2019(05):4-8.
[5] 项枫.全面推进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J].浙江经济,2019(24):44-45.
[6] 袁晓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对策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5):486-487.
[7] 武琦,马文玉,祁小华.宁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展现状及意义探析[J].湖北农机化,2020(01):35-36.
[8] 今日科技编辑部.浙江: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J].今日科技,2019(05):2-3.
(责任编辑:吴同喜)
关键词: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4-0057-05
The Practice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Take Wenzhou as an Example
ZHOU Liao-liao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Zhejiang Wenzhou, 325003, China)
Abstact: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is the product of reform and practice. Zhejiang province took the lead in putting forward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Wenzhou and other places responded positively and built it vigorously. Wenzhou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since the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ability, “self blood production” ability and service function. By summing up and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omplex construc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province, we can perfect the system guarantee, improve the matching degre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latform layout, build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service efficienc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enzhou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Key Words: Wenzhou; industrial innovation;service complex;measures guarantee
早在2004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把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纳入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部署,提出打造系列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时,他亲临“绍兴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视察,肯定了“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程服务”,指出“要立足浙江,服务全国,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提供技术支撑”;2018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又提出,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
浙江省是践行习总书记关于建立创新联合体理念的先行地,率先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17年正式启动,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级市积极响应,立足实际,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强力建设。温州市认真落实省委“打造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指示要求,抢抓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坚持把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以“一个产业一个综合体”“全覆盖”为建设目标,虽然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人才引育、创新支撑不足等短板。
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美国科学家艾萨德在1959年提出“产业综合体”概念,他认为产业综合体是一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内在技术、生产和分配等方面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关系,从而实现共享模式,带来节约。[1]
在国内,发展产业综合体的理念由浙江省率先提出。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部署要大力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同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指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聚焦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创 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2] 2019年4月,浙江省又召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进会,提出要加快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进综合体的建设。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用工成本高、利润低、融资难、技术水平较低等制约因素,原有的模式难以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须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变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尤其是浙江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迫切需要系统集成的创新公共服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集聚功能能够充分将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与地方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把科研人员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联合体”,大幅提升了创新绩效。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对于产业领域、企业主体、创新生态等都意义非凡。一是综合体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特色,涵盖设计、技术创新、生产、检验、检测、成果转化、孵化等方面,从产业链源头到末端形成完整的服务链。二是对于企业主体来讲,我省中小企业实力有限,自身创新资源也不足,通过综合体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其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降低创新成本。三是对于创新生态来讲,综合体为创新资源社会化供给与需求提供了平台,深入创新资源要素的配置,把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有效地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二、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情况
(一)政策支持
温州市贯彻落实《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统一部署,计划全市28个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18年5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产业发展导向,立足块状经济、工业大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在三大产业领域中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中小企业多的行业领域培育建设综合体,并提供明确详细的目标及重点工作。随后,又制定了《温州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认定管理办法》,有效规范各县(市、区)综合体创建和申报,提高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整体水平。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召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进会,强化市县两级联动,加紧推进创建工作,指导各地狠抓落实。
(二)建设成果
截至2020年6月,全市共创建(培育)31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其中省级创建11家,市级创建(培育)20家。按区域分布情况,鹿城区1家,龙湾区2家,瓯海区3家,洞头区1家,乐清市4家,瑞安市5家,永嘉县4家,文成县1家,平阳县3家,泰顺县1家,苍南县2家,龙港市1家,浙南科技城1家,经开区(浙南产业集聚区)2家。按产业分布情况,在传统产业方面,电气产业占1家、汽摩配产业占1家、鞋业产业占2家;在新兴产业方面,数字经济产业占6家,智能装备产业占11家,生命健康产业占4家,新材料产业占1家;其他产业占5家。
(三)建设成效
一是实体建设不断推进。在综合体的建设中,政府在规划引导、服务保障资源协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相关政策扶持措施、成立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加大对综合体建设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有23家综合体完成实体大楼、展示大厅和功能区等基础建设工作,基本满足了企业知识产权、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需要。
二是服务资源集聚逐步显现。针对綜合体内企业需求,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短板,积极整合政府、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种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搭建相关服务平台,促使产业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迸发。2019年全市综合体集聚服务机构数共计751个,其中知识产权占28.89%、金融服务占21.04%、检验检测占7.46%、创意设计占8.92%、技术研发占18.1%、企业孵化管理占3.99%、成果转化占1.33%、人才培育占1.6%、法律服务占1.73%。
三是人才队伍有所壮大。积极推动人才资源建设工作,完善和实施人才政策,加大对人才团队的引育力度。2019年全市综合体共引进科技人才团队4 629个,大院名校246家。其中,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成立院士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成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等方式引育专业人才,截至2019年底,共吸引了人才677名,博士或副教授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25.41%,联合培养研究生34名;苍南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建立重点科技人才联系制度、建立新型人才培育体系、完善产业领域人才培训体制和激励机制等方式,截至2019年底,共拥有人才团队约220人,博士或副教授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81%以上。
四是服务成效有所提升。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方面,温州市积极整合综合体内各研发平台力量,联合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2019年全市综合体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 578个,较上年增长40.04%;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着重从产业急需的检验检测、科技金融、品牌培育、创意设计等关键点出发,逐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搭建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综合体服务成效。2019年累计服务企业次数76 666次,较上年增长65.03%。如: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拥有专业孵化基地26 000平方米,集聚创新服务机构31家,其中国家级检测平台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引进人才团队50个,2019年服务企业1 411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60个;浙江省眼镜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各类研发机构75家,引进24个国内外人才团队。为212家眼镜企业服务800余次,解决了55个行业重大难题。引进全球排名第二的检测机构英国天祥集团,共建眼镜质量技术创新中心,解决瓯海眼镜企业送检难问题,截止目前已完成检测额5 00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运行和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加强涉及建设、扶持、管理、考核等内容的体制机制建设,从而推进资源有效整合和互通互融,为产业提供优质的创新服务。虽然省内已有较为齐全的省、市级层面的指导文件,少数县(市、区)也制定了规划,但是温州市建设产业服务综合体的机制体制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模式还在不断创新。目前的综合体建设大多缺乏对产业短板和痛点的针对性分析,缺少对自身产业系统性的梳理,没有明确的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此外,有部分综合体运营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不明确,未建立务实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产业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创新发展依赖于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但目前各产业人才缺口大,仍面临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等问题,对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的影响较大。其次,除了龙头企业相对注重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外,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整体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研发设施基础薄弱、创新意愿不强、自主创新成果不多。此外,由于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大部分产品存在雷同现象,同质化竞争明显,导致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三)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及周边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在区域竞争中,温州争夺高端创新资源等方面相对杭州、宁波等城市较弱,如人才留引等方面。另一方面,温州创新资源集聚方面虽有一定基础,但存在各县(市、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如文成、洞头、泰顺等地在工业经济层面相对薄弱。当前,温州较多的综合体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尚无法通过提供服务实现可持续运营。对于科创资源整合的作用尚未显现,科创资源零散、布局不合理极大制约了服务产业企业作用的发挥。
(四)服务功能发挥不够明显
各县(市、区)围绕各自产业优势建设综合体,出现个别區域产业相似度高、“低小散”遍地建设、创新平台重复集聚建设等现象。因此,在向企业提供服务方面,大多数综合体虽然提供相应服务,但功能不够完善,服务内容雷同、覆盖面较小,缺乏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针对性、精准性、定制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在综合体功能发挥上,作用显现不够明显,可能带来日后资源形成困难、使用效率低、作用显现相对滞后等问题。
四、推进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建议
温州是以块状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结构,有独特的先天发展优势,各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要以“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体制创新、集群发展”为原则促进其功能的发挥,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笔者通过资料查阅、政策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实际情况,参考省内各地省级产业创新综合体创建的优秀做法,提出相关建议。
(一)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制度保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政府部门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协调各方资源,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综合体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实行“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提升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在管理机制上,探索理事会、股份制等多元化方式,形成自我造血、良好发展的趋势。如台州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行“亩产论英雄”和服务排名为主的考核制度,实行“优进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针对大部分入驻企业规模较小等特点,打造中小型企业孵化基地。三是在资源配置机制上,采取多种合作、共建共享模式,如萧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万向集团合作,依托集团共建,推进建设;同时在综合体建设多种科创平台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和服务能力,如湖州长兴新能源创新服务综合体,以建设智能电动汽车运营管理中心、体验中心、研发中心以及检测中心等一体化为核心,形成一站式服务。
(二)突出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和平台布局的匹配度
首先梳理和分析产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需要,找到能够突出产业特色与亮点的综合体建设模式,做到“一个综合体一个特色”。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平台、功能集聚区布局的衔接与融合。根据温州产业发展特点,围绕以下三点来建设综合体。一是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选定我市有较好基础的传统特色产业,通过资源整合,组建若干个综合体,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发展。二是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引导各地立足当地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进行谋划布局,突出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带动性强、潜力大、具有较好效益的新兴产业,组建若干个产业综合体,完善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三是聚焦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要加快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是战略性的选择,同时,需要发展资源共享、集聚互动的创新平台来提升区域经济产业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补齐短板,健全协同创新体系
坚持政府和市场主导并推,抓住产业发展的痛点、企业创新需求、一体化服务的堵点,提升综合体与产业结合的紧密度。一是深入企业掌握需求。通过实地考察、与企业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及时跟踪和摸清企业创新共性需求和困难点,加大个性化精准服务供给,完善和提升技术研发、创意设计、人员培训、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综合体服务的覆盖面与契合度。二是强化产业内协同合作,弥补创新人才不足的缺陷。加强人才的学习和交流,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建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联合研究所等新型创新载体。如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椒江智能马桶研究院等。目前,台州在建的11个市级综合体全部实行市场化运行,综合体营运主体均需注册实体公司,凭“真本事”立足市场,实现“充分竞争、优胜劣汰”,激发了成长活力。三是结合综合体自身特点,“因业制宜”。产业相似的综合体,要寻求差异化发展,找准未来发展的重点与核心,从而凸显自己的特色亮点;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强的综合体,要牵头加强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例如加强数字经济产业与实体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时效
一是创建企业需求对接共享平台。建立综合体大数据库,推动科学仪器、检验检测设备等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实现各科研机构、高校、各行业企业及其他所有资源数据的汇集。针对企业创新需求和科技资源供给进行分析,开展科技资源供、需对接交流会,实现“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咨询,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企业需求与科技资源的对接效率。二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拓宽服务能力。以综合体为平台,加强推进与引进大院名校及本地科研院所等创新载体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对接式服务、科研帮扶等模式带动产业转型,拓展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学研对接机制,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畅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三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建设“互联网+创新服务”,推进综合体的网络平台建设;通过创建大数据,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及时性的一站式信息资源窗口,打造专题网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APP、小程序等数字化载体,接入科创服务资源与信息,拓展“互联网+”的服务链,将综合体服务线上化。
四、结论
自2017年浙江省启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以来,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把加快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年的建设,成效初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一阶段,综合体建设要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指引,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企业产业的实效为根本,进一步突出综合体“创新”和“服务”功能,为加速推动温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温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佘明龙,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06):25.
[2]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7-09-28)[2020-10-20]http://kjt.zj.gov.cn/art/2017/9/28/art_1229080139_650639.html.
[3]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践[J].今日科技,2019(24):4-14.
[4] 车俊.全面提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效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J].政策瞭望.2019(05):4-8.
[5] 项枫.全面推进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J].浙江经济,2019(24):44-45.
[6] 袁晓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对策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5):486-487.
[7] 武琦,马文玉,祁小华.宁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展现状及意义探析[J].湖北农机化,2020(01):35-36.
[8] 今日科技编辑部.浙江: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J].今日科技,2019(05):2-3.
(责任编辑:吴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