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在我,如鱼得水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毕飞宇说:我们来到河边,看到河里的浮萍,可以说它在漂泊;看到鱼,不能说它在漂泊。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同为池中之物,作家毕飞宇叹浮萍漂泊,赞鱼儿自在,盖因浮萍之随波逐流,游鱼之主动把握进退。苏轼有云:“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意谓在时代的激流中要学会自己把握命运。我们应做生活的主人,积极主动,不役于物,如此方能行止自如,如魚得水。
  浮萍本根浅,只得随水而行,甘于被动,水静处不能移,波动时无法止,鱼则不然。正如李嘉诚先生所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此,从外打破是被动的压力,从内打破是主动的成长。人生若被动前进,只能随波逐流;如若主动出击,却可把握人生。
  如鱼得水,才能够去探索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行止在我,人生才有更丰富的选择、更丰盈的生命。我们要想获得自由、独立之思想,就不能被动行走,而应主动挣脱藩篱的束缚。晋代官场黑暗险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官八十余天,就主动归隐、躬耕田园,才有了“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精神逍遥之游。而更多士大夫则碍于名缰利锁,难以从时代的浊流中突围,精神无法找到归宿,最终散落成历史洪流中的片片浮萍。
  艺术的园地里尤其需要游鱼的精神。弘一法师李叔同年少时意气风发,中年时去当演员、做音乐,步入老年后则遁入空门。他曾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他早年正是安住在第一层楼中。到了中年,他主动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才能,迁居到了第二层楼。到了晚年,他已然去了第三层楼,修净土,选择最苦的律宗,号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主宰着自己的人生,把握着自己的选择,创造了多彩、辉煌的人生经历。
  在现实的语境下,“被动”或许成了许多人共同的惰性、惯性。如今,一些本应热情积极、主宰人生的年轻人却被“丧文化”所箍,向往所谓的“佛系”生活。这样的社会“症候”,其实是颓废懒散、消极被动的表现。他们本该如百舸争流、鹰击长空一样拼出一个美好未来,却自甘如浮萍一般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有负风华正茂,错失美好未来。
  如今,我们恰逢欣欣向荣的大时代,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更应该将积极主动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鱼得水,行止自如。
  名师点评
  本文行文正如其标题“行止在我,如鱼得水”,既出格,又入格。出格在于文章语言新颖,文白结合,典雅活泼,颇具功底;还在于论述思路灵动,谈自然万物,谈仕途进退,谈艺术追求,谈时代风云。但文章内在又严谨入格、散而不乱,首段结合材料导入,主题由浅入深,极好地避免了考场作文令人生厌的模式化结构。文章标题兼具相关性与含蓄性,是语言美的缩影。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朱熹以《大学》为孔孟儒学入门的纲要,但是他对其首章的注解不但有不少支离和自相矛盾之处,而且与他自己也无法否认的诸多孔孟要旨相疏离。他对“亲民”“止于至善”和“明明德于天下”的解释,完全忽视了孔孟养民先于教民、以德取位和以“修己以安百姓”或“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境界等要旨。他没有阐明“止于至善”“明明德于天下”与“平天下”三者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解释修身与正心的关系时,他没有对心之三用
内容提要、20世纪初义和团硝烟渐散,然于此事件的文本记载经历了“拳匪”话语和“英雄”话语的历史转化,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承载义和团历史记忆的文本历史地传递着变迁的轨迹与深植其中的意义、价值,以文本形式出现的义和团,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事件,它更多地表现为一个被叙述的符号,成为历史文化象征,甚成为历史重构中重要一环。  关键词 义和团 义和团文本 历史记忆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
内容提要戏仿在晓苏创作特色里具有统领作用,不仅是一种小说创作技巧,同时还具备小说的审美意味,也是晓苏诙谐看待世界和文学的方式和结果。这个特点在《暗恋者》里十分突出,具体说来,在戏仿对象、戏仿策略和戏仿意味所蕴含的审美意义诸方面,晓苏都有所实验,有所坚守。在自嘲与反讽、矛盾与悖论、互文性与超文性的复杂关系中,晓苏充分展示了幽默的叙事才能,并凸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洞悉与了悟。  关键词晓苏小说戏仿对象戏
小源是我的高中室友,我一直都觉得她很厉害。她有着清晰的目标,总是坚定地执行自己制订的计划,勇于去做我们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别人的看法对她来说并不重要,丝毫不会干扰到她的决定和行动。  学校曾经邀请一位知名的教授来给我们做讲座,讲座的最后是互动时间。教授问道:“有哪位同学有疑问,想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吗?”几千人的会场顿时陷入了一种难言的沉寂,大家左右互看,面面相覷,而小源却高高地举起了她的手。瞬间
我想你也曾有过  在青春里蹒跚跋涉  有着远大的梦 也无情破灭过  我觉得你也像我  是个不愿服输的孩子  很多艰难叵测  心中仍有一团火  滚烫的青春  我自己也恨 在很多时分  怎么这么无能  滚烫的青春  我没有天分  还想倔强  不留遗憾一分  我想你也曾有过  在青春里蹒跚跋涉  有着远大的梦 也无情破灭过  我觉得你也像我  是个不愿服输的孩子  很多艰难叵测  心中仍有一团火  滚烫
1829年的圣诞之夜,有一个贫寒人家的孩子,他收到的父亲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是一本名为“伊利亚特”的书。那个小孩如获至宝,一下子就扎进了书中的故事里,在书中,他看到了几千年前的一场战争,还有一个叫“特洛伊”的地方……  这个小孩并不是把书看完就算了,他总在想,那个传说中的特洛伊城在哪里?那是个什么样的城堡?他问父亲、母亲和老师,他们都摇头,说这只是个传说而已。可他坚信,这不只是一个传说,于是,在很小
内容提要 本文思考了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意义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探索了艺术作品在存在论意义上的真理性与内容上的真理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作品的存在论意义该当建立在作品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以对存在论意义的反思取代对意义的探索,这正是海德格尔所犯错误的原因。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方法虽无益于作品意义的真理性建构,却对我们建构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和促成经验向审美经验的转化具有指引性。  关键词 艺术作品 真理
内容提要在中国转型背景和关系主导型社会结构下,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广泛存在,并对民营企业价值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效应和负面影响效应,民营资本和政治权力的融合特征,以及权贵资本对社会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在中国转型背景下,政治关联构成了民营企业外在环境的重要部分,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战略对于其竞争优势和生存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政治
内容提要 清末至五四时期,京剧趋于繁荣并高度商业化,知识界对改良京剧颇多建议,五四新文化人更是对京剧予以激烈批评。尽管有的改良主张通过剧界编演新剧得以实现,但五四思潮与京剧舞台仍存在显著歧异。新文化人将京剧纳入思想或政治范畴的努力没有实现,旧剧改革也不像文学革命那样取得显著效果。清末民初一度出现了中西戏剧融合之势,五四以后则随着京剧与话剧日趋成熟而明显分流。  关键词 京剧 五四思潮 大众文化  
内容提要 纪事本末体既是史书编纂体裁,也是《春秋》经解的重要创作形式。结合学术史与文献著录来看,《春秋》纪事本末体大致经历了汉唐时期的“属辞比事”、唐宋时期的“事迹类编”、两宋之际纪事本末体裁创始、元明时期本末体持续发展、清代“纪事本末体经解序列”最终确立等环节。在每一环节中,《春秋》纪事本末体著作能够紧扣经学主题,形成有别于史学著作的鲜明特点。它们共同说明,一个独立于“纪事本末体史书序列”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