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接受三级康复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关键词:三级康复;脑卒中;偏瘫;综合功能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脑组织局部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性损害,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急性期抢救能力的提高,使得脑卒中所致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脑卒中存活者的致残率却有所升高,患者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分析了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45岁~77岁,平均年龄(58.73±11.35)岁;体重54kg~87kg,平均体重(64.75±10.24)kg;病程10d~30d,平均病程(18.25±5.67)d;偏瘫侧为左侧26例、右侧30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8例、高中21例、初中18例、小学7例。
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经急救处理后病情稳定、意识清楚。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颅脑器质性病变、精神异常、智力障碍、二次脑卒中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1个月内接受第一级康复治疗,在医院病房进行。待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后接受早期物理治疗。一级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关节、主动活动健侧肢体关节、按摩患肢肌肉;练习深呼吸、腰腹肌训练;练习床上翻身、坐卧、站立等平衡训练。训练时间不少于45min/次,1次/d[2]。
发病后第2~3个月接受第二级康复治疗,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二级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等训练,训练时间不少于60min/次,2次/d。
发病后第4~6个月接受第三级康复治疗,在家中进行。三级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吃饭、如厕、梳洗、穿脱衣物、拼图、编织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时间不少于60min/次,2次/d。康复医生定期上门指导[3]。
1.3评价指标
1.3.1肢体运动能力
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肢体运动能力,FMA量表共包括5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其中上肢运动能力评分66分,下肢运动能力评分34分。FMA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能力越好[4]。
1.3.2生活质量
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价生活质量,包括穿衣、修饰、吃饭、如厕、控制大小便、床椅转移、平地步行、上下楼梯等方面。总分为100分,Barthel指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患侧肢体和躯干无力,其控制能力、动作的精细协调程度均受到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脑卒中后神经系统可产生自然恢复过程,病灶吸收、颅压降低、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在这一阶段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促进改善偏瘫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级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综合能力训练等,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首先进行物理治疗,包括体位摆放、关节运动、肌肉锻炼等,帮助患者按摩可促进痉挛的肌肉放松。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在肌力得到一定恢复后训练翻身、坐起、站立平衡、床椅转移、步行等肢体活动功能,促进运动协调和肌力进一步恢复。作业疗法包括吃饭、如厕、洗漱、穿脱衣物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条件者可进行编织、拼图等静细手工训练,以提高患肢活动准确性和精确度[6]。
三级康复治疗有助于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脑细胞代偿功能,防止发生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等后遗症,增加活动量还有助于减少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褥疮等并发症。同时随着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逐步恢复,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也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本研究中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三级康复治疗后FMA评分由治疗前的(41.65±10.36)分上升至(78.62±11.54)分,这一结果提示三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经过三级康复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由治疗前的(63.64±8.86)分上升至(89.21±10.64分,这一结果提示三级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参考文献:
[1]郭根平,章慧霞,江玉权.三级康复技术应用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师,2012,15(5):1775~1776.
[2]侯智.三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19~21.
[3]陆敏茹,周围,刘健,等.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改变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60~62.
[4]李莹莹,张备,李策.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4):303~307.
[5]陈庆华,代新年,单守勤.疗养院开展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医药杂志,2011,26(4):382~384.
[6]胡永善,吴毅,姜从玉,等.脑卒中患者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模式探索[J].中国临床康复,2013,17(19):3850~3851.
关键词:三级康复;脑卒中;偏瘫;综合功能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脑组织局部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性损害,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急性期抢救能力的提高,使得脑卒中所致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脑卒中存活者的致残率却有所升高,患者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分析了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45岁~77岁,平均年龄(58.73±11.35)岁;体重54kg~87kg,平均体重(64.75±10.24)kg;病程10d~30d,平均病程(18.25±5.67)d;偏瘫侧为左侧26例、右侧30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8例、高中21例、初中18例、小学7例。
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经急救处理后病情稳定、意识清楚。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颅脑器质性病变、精神异常、智力障碍、二次脑卒中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1个月内接受第一级康复治疗,在医院病房进行。待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后接受早期物理治疗。一级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关节、主动活动健侧肢体关节、按摩患肢肌肉;练习深呼吸、腰腹肌训练;练习床上翻身、坐卧、站立等平衡训练。训练时间不少于45min/次,1次/d[2]。
发病后第2~3个月接受第二级康复治疗,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二级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等训练,训练时间不少于60min/次,2次/d。
发病后第4~6个月接受第三级康复治疗,在家中进行。三级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吃饭、如厕、梳洗、穿脱衣物、拼图、编织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时间不少于60min/次,2次/d。康复医生定期上门指导[3]。
1.3评价指标
1.3.1肢体运动能力
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肢体运动能力,FMA量表共包括5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其中上肢运动能力评分66分,下肢运动能力评分34分。FMA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能力越好[4]。
1.3.2生活质量
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价生活质量,包括穿衣、修饰、吃饭、如厕、控制大小便、床椅转移、平地步行、上下楼梯等方面。总分为100分,Barthel指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患侧肢体和躯干无力,其控制能力、动作的精细协调程度均受到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脑卒中后神经系统可产生自然恢复过程,病灶吸收、颅压降低、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在这一阶段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促进改善偏瘫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级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综合能力训练等,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首先进行物理治疗,包括体位摆放、关节运动、肌肉锻炼等,帮助患者按摩可促进痉挛的肌肉放松。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在肌力得到一定恢复后训练翻身、坐起、站立平衡、床椅转移、步行等肢体活动功能,促进运动协调和肌力进一步恢复。作业疗法包括吃饭、如厕、洗漱、穿脱衣物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条件者可进行编织、拼图等静细手工训练,以提高患肢活动准确性和精确度[6]。
三级康复治疗有助于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脑细胞代偿功能,防止发生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等后遗症,增加活动量还有助于减少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褥疮等并发症。同时随着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逐步恢复,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也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本研究中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三级康复治疗后FMA评分由治疗前的(41.65±10.36)分上升至(78.62±11.54)分,这一结果提示三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经过三级康复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由治疗前的(63.64±8.86)分上升至(89.21±10.64分,这一结果提示三级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参考文献:
[1]郭根平,章慧霞,江玉权.三级康复技术应用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师,2012,15(5):1775~1776.
[2]侯智.三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19~21.
[3]陆敏茹,周围,刘健,等.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改变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60~62.
[4]李莹莹,张备,李策.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4):303~307.
[5]陈庆华,代新年,单守勤.疗养院开展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医药杂志,2011,26(4):382~384.
[6]胡永善,吴毅,姜从玉,等.脑卒中患者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模式探索[J].中国临床康复,2013,17(19):3850~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