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优化途径初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wh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对新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关键的指引作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通过对医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优化的途径进行分析,探索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如何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127-03
  Abstract: Adhering to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and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entrance education for freshmen, as the begin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freshmen, plays a key role for freshmen in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lso,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alent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is integrated into the entrance education of freshmen. This paper analyzes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of freshmen's entrance education in medical school, exploring how to build a more targeted and feasible education model of freshmen's entrance education under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freshmen; entrance education;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指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其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简而言之,就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概念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以大学新生为教育对象,以入学教育为契机,以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为内容的大学新生阶段的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后的第一堂课,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入学教育可以使大学新生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特点,认识所学专业及其发展走向,制定清晰的职业生涯目标,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导向性作用,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高校教育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95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新生的主力军,他们富有时代气息,具有独立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无拘无束的性格,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和引导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确定新的奋斗目标,为其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濟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甚至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高校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要立足时代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四、成都学院医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开展现状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对大学新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导航”作用。医学院十分重视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入学教育工作方案,经过不断探索、改进,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模式,教育成果显著。   (一)重视新生适应性教育,助力新生角色转变
  学院高度关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对新生进行校史院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军事国防教育、学业规划教育、学生管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刚刚步入大学所遇到的各种不适应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此外,学院也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组织新生参加“图书馆入馆教育及文献检索入门”专题讲座, “教务系统及教学平台使用”专题讲座,“安全暨禁毒防艾”专题讲座等,充分发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增强新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
  (二)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深化专业认知教育
  为帮助大学新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专业兴趣,加深专业认知,增强自我学习意识,学院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开展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各教研室指定专业老师根据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开展了“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护理专业国际化视野培养”、“护理专家面对面”等专题讲座,向新生介绍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并就新生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新生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大学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工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沙龙,邀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学生分享创业经历,为培养大学新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开展科研启蒙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学院依托四川省老年健康普及基地和成都市人体科学与医学科普基地,对新生进行科研启蒙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四川省老年健康普及基地从多角度致力于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健康知识宣传讲座、健康义诊、为老服务等普及活动。成都市人体科学与医学科普基地旨在揭示人体奥秘、探索人体衰老与疾病、普及医学知识。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院依托科普基地优势,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科技创新意识,拓宽科学思维,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五)引入体验式教育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意识
  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引入体验式教育模式,组织新生参观学院实验中心,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和实验的兴趣;参观学校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概况、服务形式及其馆藏资源分布等;参观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了解中心整体概况、事务办理流程等;参加“CC空间创客校园行”活动,“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等,激发新生的创业信心。通过亲身参与各类活动,新生克服了对环境的陌生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全方位了解和适应大学环境奠定基础。
  五、成都学院医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教师参与度不够,各科室缺乏联动合作
  目前学院新生入学教育主要由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实施,教育实施者结构相对单一。而学院各科室各系部教师参与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新生入学教育缺乏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只能采用集中式的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片面、缺乏针对性,导致入学教育不能适应新生的实际需求,也必然会影响入学教育的效果。专业课教师应主动发挥在入学教育中应有的主导作用,主动关心、帮助和引导新生。
  (二)入学教育时间过于集中,缺乏系统性教育
  学院主要采用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在新生进校的第一个月进行为期三周的入学教育,时间较为集中和短暂。因此,造成新生在入学教育中接受的大多是零散的、片面化的相关知识,无法真正让新生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掌握入学教育的内容,运用入学教育的知识,使入学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对新生的指引作用。此外,入学教育只是构建了基本的入学教育框架,缺乏完整的教育方案和具体的教育措施,不能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性教育。
  (三)入学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新生需求
  入学教育的内容往往针对性不强,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直接影响了入学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基本停留在校史院情、理想信念、专业介绍等方面,而在学生比较关注的人际沟通、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心理调适等实际问题涉及较少。学院应该在入学教育中设置一些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使入学教育更有人性化。
  (四)入学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新生参与互动不够
  入学教育的形式单调重复,缺乏多样性。学院基本采用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而较少采用情感互动的教育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双向沟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影响入学教育的实施效果。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的情境中,互动的情感关系是学生最终取得学业成功,教师最終实现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用于大学新生的教育形式,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六、探索优化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起步阶段,学校和学院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统筹协调学校和学院各部门、各科室,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团委学生会干部,挖掘强有力的入学教育师资力量,借助各种优势资源条件,采取多种教育措施,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此外,还要建立“家校联动”教育机制,把家庭教育也纳入到入学教育体系中,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注重入学教育延续性,建立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
  新生入学教育不能只是作为阶段性的教育,而应该作为一种延续性的教育,要将入学教育贯穿于大学一年级的全过程,将入学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管理总体框架,建立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以此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效果。尤其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需要作为长期教育融入到大学学习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有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更好地确定自我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把握大学新生心理特征,创新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大学新生主体以“95后”为主,相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年轻、思想更活跃、更开放,加上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面临着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生活、心理、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要特别注意进行人际交往、责任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地解决新生的适应问题,帮助新生顺利渡过人生的重要转折期,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四)引入“学前”教育形式,夯实入学教育基础
  学院应改变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尝试将入学教育时间前移,使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就了解到关于大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相關知识,增强大学环境适应能力。国内有些高等学校也已开始重视并将“学前”教育付诸实施,如清华大学面向保送生实施的暑期项目、天津大学在向新生邮寄入学通知书时附带一封信、布置一份作业等。这些项目启动早、集中化,使学生更早的体验大学生活,既消除了学生择校的迷茫,又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是一种双赢的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培,田建强,贾珍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析[J].学理论,2010(6).
  [2]吴云平.关于大学新生教育系统性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6(11).
  [3]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17).
  [4]张加明,潘春波.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路径[J].校园之声,2011(4).
  [5]陈岸涛,马娟.高校新生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8(5).
  [6]马桂兰.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2).
  [7]李霞,徐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8]严维博,张建高,孙会珠.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2017(8).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下,高校发展需要“以本为本”,作为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阐释了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地,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结合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的教学及学科竞赛经验,深入分析了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的关联,提出参照学科竞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方法和具体对策。研究对提高实践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商务谈判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对商务谈判专业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鉴于商务谈判的特殊性,以及高校商务谈判学生专业的独特性。文章以会话分析的方法为例,应用需要层次理论,从心理健康人际沟通的角度,为高校商务谈判专业的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实践,从而起到提升人际沟通的效果。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高校商务谈判专业;人际沟通;会话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期刊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取向。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课程存在着教师倦教、学生厌学,课程教材与所教内容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该专业课程相结合,将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植入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获得教学效果的提升。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能够有效的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幼
期刊
摘 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课时压缩背景下,针对现有“材料力学”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课程基本内容及实验重复较多的现状,对金属材料类专业“材料力学及其性能”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优化教学内容、调整实验课程以及改进授课方式等方面对“材料力学及其性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压缩了金属材料类专业的教学课时,优化了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内容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材料学院金属材料类专业教学质
期刊
摘 要:为了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培养一批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大量新疆籍民族学生进入各大高校学习,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强化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各大高校的当务之急。文章主要分析广东L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意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
期刊
摘 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和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新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亟待提升。为此,常州大学提出“跟进式教育”育人工作理念,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跟进式教育;大学生思想政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滁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实践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工科的改革创新路径。针对目前工科专业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理念、课程体系的新结构、课程的新内容,教与学的新方法等方面,探索新工科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地方高校工科“新”起来和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范例。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工科;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原创能力是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要达到既有“营养”又有“味道”的效果,原创作品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因此,文章结合自己创作的部分作品,对原创作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主要特征、组织实施和反思改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激发思政教师的创作热情与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原创作品;思政课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 要:创新学分认定体系包括了创新学分认定范围、创新学分要求、创新学分认定标准、创新学分认定程序、创新学分记载、创新学分申请流程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形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活动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学分;认定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028-03 
期刊
摘 要: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被称为牛津”皇冠上的瑰宝“。虽然导师制教学面临着财务压力、难以进行的质量监控、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等挑战,但牛津一直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应对,并作为牛津大学的主要特色深深植根于所属各学院的教育之中,文章主要就牛津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着重分析此种教学模式的自由教育理念,以及如何通过自由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在分析牛津的导师制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作者的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