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药不再苦口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如果“良药”不再“苦口”不是更受欢迎吗?如果“忠言”不再“逆耳”不是更容易被人接受吗?教育好每个学生更需要老师的智慧、经验和修养。师生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这一个个心结能否巧妙的解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管理育人的技巧。
  上周一下午的语文课上,王老师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对我说:“你班的课我不上了,王冲在课堂上讲话,叫他在黑板上默写所学内容,竟然写的一团糟。更可气的是他把粉笔一扔,如此傲慢无礼,嘴里还不停地嘟囔,还顶撞我。”看来王老师气愤到了极点!
  听了王老师的话,我也感到非常的恼火,很想马上就把他从教室叫出来,让他向王老师当面道歉,同时要狠狠的批他一顿。然而,当我走进教室时,他正在擦黑板,当我们四目相对时,他立刻低下头,我意识到他已经知道犯了错误,我也把火压了下来,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第二天吃完早饭,他又主动拿起拖把拖地,他干得很认真,很仔细,好像要把自己的污点全部拖去。此时我怎能不懂孩子的心声呢?我怎能在无动于衷呢?我也拿起一把拖把和他一起拖地,我们边拖边聊,我亲切地说:“这学期以来,老师们都夸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上课非常认真,从不多讲话,而且富有想象力。特别是王老师说你反应灵活,口语表达能力特好。在写作方面很有潜力,准备把你培养成优秀生呢!”说到这里,我发现他低下了头。我仍不动声色地继续说:“听到任课老师表扬你,夸奖你,比我自己受到表扬还高兴,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你想想,如果你没礼貌,不听话,与老师顶嘴,每个老师都不再管你了,你会变成什么样了呢?”此时他眼里含着泪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会当面向王老师道歉。其实,我平时也非常喜欢王老师,也想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老师,您就看我的行动吧!”听了这一席话,我感受到了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关爱,虽然他们只是个孩子,可也有自尊、理想、及追求啊!
  后来,听王老师说,王冲像变了个人似的,回答问题积极,进步很快。
  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竟然这样“轻易”地解决了,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其实,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只要静下心来,总会想到好的方法来解决,让学生愿意接受,让良药不在苦口。
其他文献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儿时残酷地将小兄弟的风筝弄坏的事情。鲁迅先生的本意是通过这件事来揭示旧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从“我”对兄弟家长式的管理,反映出神圣的长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残忍,愚昧无知。现在,这篇经典散文入选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本单元文章编排以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为主题,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对切身体验表述来体会亲情的丰富和多样,以引起共鸣。因此,在教授该课时,笔者
期刊
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基本上是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双基”)展开的,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两大目标,在语文教与学中备受青睐。然而到了本世纪,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片面的理解新课标理念、强调素质,忽视知识传授,使得 “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似乎不复存在。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会高高兴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觉钻研,加以克服,并把它当成乐事来做,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期刊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以及作文评分标准执行的情况,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的理性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正日渐受到重视和青睐。如果我们的作文不能就一些现象作一点理性的思考,没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很难写出一篇出彩的佳作来的。  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分析,应该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中,时而能“进”,时而能“退”,时而能“转”,时而能“换”。就会让自己的文章有一点辩证的魅力。
期刊
作文一直是学生最头疼、最棘手的问题,而考场中作文分数的高低举足轻重。那么,在考场中如何提高作文分数呢?以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字好分数高  在评卷的过程中,评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字迹。俗话说:字是文章皮。我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字如人脸,漂亮者赏心悦目,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作文也一样。”在考场中,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切忌字迹潦草,碰到写错的字、词,用两横线划掉或用修改符号,将不要的
期刊
模仿就是仿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照着样子做。模仿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巴老写了一个长篇,沈先生写了《边城》。他称他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有些小说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做示范而写的。可见模仿是学习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学的必要手段。结合本班实际,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如下几种尝试:  一、写作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艺术班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我认为要在文从字顺方面下大力气,然后才能尝试初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喜好之情绪也。它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先决条件和首要问题,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七年级是学生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都发生了变化,但还未完全脱离小学生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兴趣的环境。本学期我从事七年级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希望能通过兴趣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循序渐进地增强他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语:“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是强调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而是说明了教师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因为“严”,所以才出“高徒”。作为教师,理所当然的要管理学生使其好好学习,但是由于科目的特殊性,教师在管理时也要注意一定分寸,我认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做到适当有度。  什么是适当?什么是有度?不好说,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对“适当”“有度”的理解。  一、适度课堂管理  语文就
期刊
学习任何一科,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  一、课堂的导入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端既是学生的起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新课的导入要新颖,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堂学习状态,像吸铁
期刊
作文的优劣,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语言上的差距。同样一个题目,有的同学写得妙笔生花,熠熠生辉;而另一些同学写来则味同嚼蜡,毫无文采。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让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从“下里巴人”奔向“阳春白雪”,是萦绕在许多同学心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方法似乎很多,各式各样刊物上的指导文章各显神通,又常常令这些同学无所适从。笔者以为,学会熟练、灵活地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