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科研的医学信息素养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国内外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现状,阐述了我国医学信息素养传统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分析了我国传统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重新建构教学流程,充分调动师生间的协作与互动,为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我国医学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面向科研任务,根据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的不同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基于翻转课堂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我国医学科研人才信息素养的提高。并从教学时间、场地、内容、模式和大纲方面,对面向科研的医学信息素养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其他文献
普通高校在我国高素质卫生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98年~2012年间,我国举办医学教育的普通高校由189所增至590所。2012年,中央和省地市所属医学院校分别为53所和414所,民办医学院校为123所。就办学类别而言,综合性大学、独立设置医药院校和理工院校在数量上位居前3位。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在不同办学类型中居于首位,2012年达到185所。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医学院校数量在2012年分别
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升级,医学物理师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医学物理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医学物理师不仅数量少而且层次偏低,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以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为例,介绍复旦大学为配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和体制创新,在高层次医学物理师培养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时代发展,生命科学已经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还有许多束缚,必须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培养模式由"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