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全身性疾病,能致肺炎。Ziegler氏(1944)曾剖验本病一例(死於脾破裂)。该例生前无显著肺炎表现,但剖验时见肺泡微血管扩张,其中多数均被特殊的单核细胞所充塞,在血管周围及间质中有散在的单核细胞浸润;支气管壁有中度的单核细胞浸润,内衬上皮强度肿胀而剥脱不著。文献中这种肺炎型的临床病例报告很少。Wechsler氏(1946)所见流行556例中,有剧咳者30例,但经X线证实有肺炎者仅16例(2.2%),其肺炎表现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相似。我们在1954年10月至1955年1月间所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20例中间,发现12例(2.3%)具有肺炎表现。因就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X线所见等方面,加以分析讨论。

其他文献
临床应用日本血吸虫病补体结合试验的目的有二:(1)在早期及晚期病例,当粪便中找不到虫卵或虫卵极少时,作为辅助诊断方法(Fairley1919,Miyaji1928),(2)用以判断特效药物对于血吸虫病的疗效(Fairley1919,Most1950)。自1910年日人Yoshimoto氏首次用成虫酒精浸出液在11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获得阳性结果以来,文献中不时可看到有关此一研究工作的报告;但是此试验
期刊
患者(住院号30,241),男性,38岁,盐城人,因发热20天,伴有腹胀、腹泻,于1954年9月30日住院。患者于20天前突有畏寒、高热,体温每晚升至高峰,半夜渐退,无出汗。每日发作,持续迄今,伴有头痛与全身酸痛。病始即有腹泻,最初每日4-5次稀粪,有轻腹痛,无里急后重,五天后大便次数减少,入院前1-2天每日仅一次水样粪。患病以来,胃纳减退,近10天仅进少量开水,并感腹胀,无恶心或呕吐。尿量少、色
期刊
甲状腺中毒症发生的原因,只有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观点出发,才可了解。М.К.Петрова氏证明,在高级神经活动破裂的条件下,一切过程的进行,都和在正常条件下不一样。Л.С.Горщелева氏等在已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破裂的动物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此时可以见到眼球突出、震颤和不安等症状。可是,如果没有高级神经活动破裂,而用甲状腺素(Тироксин),根据实验观察,则不能引起一般甲状腺中毒
期刊
1889年山极氏在一患贾克森型癫癎症者的尸体内,发现右侧,顶叶、枕叶有肉芽肿改变,其中并有许多虫卵。后来经人覆查证实是日本血吸虫卵,此为文献中第一例脑型日本血吸虫病的报告。在我国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之报告,首先要推1910年Houghton氏报告的一例。此后朱氏(1937年)报告二例;1951年郑氏等在355例日本血吸虫病的病例的分析中有一例亦系属于脑型者。连同Spiridson氏的三例,Egan氏
期刊
七例慢性阻塞性黄疸有剧烈皮肤搔痒,用甲基睾固酮(每天25毫克,舌下给药),在七天内俱有减轻。以睾固酮丙酸盐作皮下移植时效果较差,可能系吸收不充份之故。持久使用睾固酮治疗的其他效应为:黄疸皮色加深,血清胆醇量减低,六例女性病例中有三例发现有男性化。
期刊
破伤风的死亡率是甚高的。按1944年Hurst氏的统计在使用抗毒素治疗之前这病的平均病死率为85%,在用抗毒素治疗之後病死率虽有降低,但仍在45-70%之间。徐采氏报告31例患者的病死率为54.9%。费、陆二氏报告131例,其中1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为83.3%,四例产後破伤风的病死率为100%,其馀109例的病死率为52.9%。以上数字足以说明此病的严重性。但是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由於普遍地
期刊
作者报告一例因阿司匹林中毒而发生尿闭。患者女性,57岁,服阿司匹林16.25-19.5克(250-300喱)中毒。急症入院时,患者深度昏迷,呼吸深而速,潮红和大量出汗。体温101.6°F,脉搏120次,血压180/120;小便酸性,比重1.010,蛋白少许,水杨酸盐+++。入院后即洗胃,并由静脉内大量输液、5%重碳酸钠(尿液变为中性后即停止),每八小时静脉注射维生素K100毫克,此外并用青霉素以防
期刊
作者在门诊条件下使用碘化钾及硫酸镁(各配成10%的溶液,离子同时透入来治疗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共观察了50名患者,其中42人的年龄由45-60岁。大部分患者(38名)为第二期第二相的高血压病,10名为第二期第一相,仅2例为第一期。患者具有高血压病一般的主诉。
期刊
С.П.包特金氏首先提出造血机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大脑中有影响血液成份的中枢。许多学者在高血压病的末梢血液中发现红血球数增多。М.И.阿林金氏认为这可以用气体交换障碍来解释。Т.С.伊斯塔马诺娃氏却主张高血压病时的血压升高和红血球增多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是统一的。还有许多学者研究了高血压病时的骨髓状态,并发现骨髓像和末梢血像的改变,这都说明高血压病与造血机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尚待阐明。
期刊
近年来由於外科的进步先天性巨结肠的预後已大有改进。惟在手术前检查及内科治疗期间对严重合并症的发生应提高警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