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七章 官二爷(下)
天气越来越热,还没到三伏,已经人人挥汗如雨。
一到烧窑的日子,叶师傅家里更热,热得人好像要融化一样。
不过,喜来并不介意。他喜欢在叶师傅家里。干活干到热极的时候,叶师傅打赤膊,他也打赤膊;叶师傅跳到池塘去凫水,他也跳到池塘去凫水……本来,喜来凫水不是很在行,但是叶师傅教他:向上凫,向下潜,还有不上不下的——那叫踩水!喜来头上顶一片碧绿的梧桐叶,在池塘中间晃晃荡荡地踩着水,觉得自己是一只永远不会沉底的葫芦。
叶师傅看着喜来凫水、踩水,有时候笑眯眯的,有时候却是一脸忧伤。当叶师傅一脸忧伤的时候,喜来知道他在想什么:要是儿子长这么大,他也能教会他凫水、踩水,可惜,那孩子被淹死的时候还小,一切都没来得及……一想到这个,喜来心里就充满了惋惜,他想,要是再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自己,送给叶师傅做儿子就好了。
喜来没有分身术,他也不是健健康康的,他是一个哑巴。
叶师傅不仅教喜来凫水,还教他吹埙,手把手地教。喜来捧着那枚埙,听着自己吹出来的声音,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那幽远古朴的声音,多么好听啊!泥哨子永远做不到这样,跟埙比起来,它们只会嘘嘘乱叫,吵吵闹闹。
喜来吹不成曲调,不要紧,叶师傅会,叶师傅教给他。他的嘴唇像虫似的粘在埙上,手指舞弄得抽了筋,也不肯放下。然后,似乎有如神助,他很快能吹出曲调来了。
“老天看着你呢。你不会说话,他就叫你会吹。我当初学得可没有你那么快。”叶师傅朝喜来竖起大拇指。
喜来很高兴,也知道自己差得很远——还吹不成正经曲子哪,老跑调儿。还得多下功夫才成。叶师傅能吹出流利动听的《绣荷包》和《小放牛》,他连“绣荷叶”“小放羊”也吹不成,可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除了吹埙,他们还做埙。夏天泥活儿不多,正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制埙上。两个人对坐在案子旁边,捏啊,捏啊……捏了不知道多少个。他们把捏好的埙放进窑里烧——没有哨子,就光是埙,填一窑,大大小小几十个,等到烧出来后,再挨个吹、试,不合适的砸了,合适的留着,吹吹,把孔挨个调整调整,再吹吹,再把孔挨个调整调整……怎么调整呢?孔小了锉掉一点儿,孔大了用胶泥补补。渐渐地,制作出来的埙,越来越有埙的样子了——不是样子像,而是声音像。
喜来在李家庄,就像鱼游在水里,那么舒适快活。而柳大娘在家里,连快活的边儿也沾不上。她天天忧心,这个拾来的儿子,可能留不住。
一天,天气特别闷,柳大娘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下去:手出汗,针发涩,丝线几乎抽不动……她把针线筐往外一推,赌气道:“不做了!我要去李家庄,看看喜来到底在做什么!”
柳大娘说走就走,拿出一方手巾遮头,把房门一锁,跟春鸡说:“今天你看家,我看喜来去。”春鸡歪头看着柳大娘,眨了眨眼睛,好像在说:“放心去吧,家里交给我。”
柳大娘把院门也锁了,所有鸡都关里面,然后她顺着城墙根儿,走出酉城,去了李家庄。
走到李家庄头,柳大娘脚已经累了。路边棚子底下有卖香瓜的,她走过去,讨一张凳子坐着歇脚,说:“给我称三五斤香瓜。”
卖香瓜的称了四斤半香瓜,柳大娘用手巾包了,四角系起来,打成一个小包袱。
“你是李家庄的?”
“是啊。那就是咱家的瓜地,现摘现卖,可鲜哩。”
“那,你们庄上有个叶师傅,知道不?”
“怎么不知道!他是个做小泥活的,没媳妇也没娃,一个人过。”
“怎么会没有家小?那个人看起来机灵能干,样子也说得过去。”
“有过,死了!那还是好些年前,一个六岁的儿子,失脚掉进门口的池塘里,他媳妇去捞,娘儿俩都淹死在里面……”
跟当初的喜来一样,柳大娘的身子全冷了。
卖香瓜的人继续说着什么,柳大娘却没有听见,她在心里想着:那个人也够可怜的,比她还要可怜;可是,会不会因为这个,他想“勾引”喜来当他的儿子呢?要是这样,她不争,随喜来的意思,他愿意跟谁就跟谁。她做百衲衣,再养养鸡,以后的日子,怎么也能对付过去……
不知不觉间,柳大娘一脸的泪。卖香瓜的看见了,忙说:“你这位大娘,心肠真软!早知我不说这些给你听了。”
“那,他家里,是不是又有儿子了?一个跑来的儿子?”柳大娘强笑道。
“有一个男孩!不是儿子,听说是徒弟?是个哑巴,估计也没人稀罕他……”
柳大娘在心里说:没人稀罕我稀罕,那是我的心头肉呢。
在喜来没到她家之前,柳大娘从不知道,她也是可以有心头肉的。
柳大娘对喜来的爱,一天比一天更深!每天傍晚,她早早跑到门口观望,一望见喜来的小身板在城墙下出现,她的心里就觉得欢喜,随着喜来越走越近,她那欢喜的浪潮就越来越宏大,等到喜来红通通的小脸凑到她眼前,“轰”一声,一朵花从柳大娘的心里直开出来……
柳大娘高高兴兴地给喜来安排饭食,不是节日也觉得好像过节了。等到喜来吃罢饭,她就烧水给他洗澡;等喜来洗澡的时候,她又拿毛巾蘸热水,把喜来床上的竹席擦抹得干干净净,这样,等喜来躺上去的时候,既不粘身,又凉快……
喜来的床上,柳大娘给挂了崭新的夏布帐子;床底下,还点着蚊香。
到了早上,柳大娘早早起床。等喜来起床后,他会发现,昨天换下的衣裳已被柳大娘洗得丝丝透亮,晾在院心的竹竿上;然后喜来打扫鸡窝,柳大娘做饭。娘儿俩一起吃罢早饭,喜来就要动身往李家庄去了。叶师傅不要喜来带干粮,但是柳大娘总不让喜来空手,她给他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时候放两封桂花云片糕,有时候搁三五个挂炉烧饼,或者一瓶酱瓜,一碗酸豆角酿豆腐……煮熟的咸鸡蛋更是三不五时就放两个。
柳大娘靠着大门,目送喜来离开。喜来的脚步那么轻捷,好像装了弹簧;柳大娘的心好像乱丝,被缠在了弹簧上,随着喜来越走越远,她的心就给牵扯得越来越难受。唉,这么长的白天可怎么过呢?等喜来,顺便做做针线活吧……
柳大娘不能想象失去喜来的日子。没有他时,倒也罢了,在一个家里生活了这些时候,骨头已经长进肉里,她一天也不能离开他!
柳大娘拭去眼泪,提起香瓜,辞别了卖香瓜的人,往李家庄里去。
不知不觉,叶师傅的房子近了,柳大娘看见门口的池塘,在心里长叹了一声;看见篱笆上晾着的被单,心里又是一声长叹:这被单,洗得可不太干净,当中还有一个洞,怎么不给补上呢?
在绿池塘和绿篱笆扑入眼帘的同时,柳大娘的耳朵还钻进了一缕声音。那声音好像也是绿色的,仿佛深山老林子底下,万年不见天日,滋生出一地幽幽的綠苔,潮湿的泥土气味和腐朽的古木气味混合在一起,暗绿浓稠,掸也掸不开。
这是什么声音呢?
(未完待续)
天气越来越热,还没到三伏,已经人人挥汗如雨。
一到烧窑的日子,叶师傅家里更热,热得人好像要融化一样。
不过,喜来并不介意。他喜欢在叶师傅家里。干活干到热极的时候,叶师傅打赤膊,他也打赤膊;叶师傅跳到池塘去凫水,他也跳到池塘去凫水……本来,喜来凫水不是很在行,但是叶师傅教他:向上凫,向下潜,还有不上不下的——那叫踩水!喜来头上顶一片碧绿的梧桐叶,在池塘中间晃晃荡荡地踩着水,觉得自己是一只永远不会沉底的葫芦。
叶师傅看着喜来凫水、踩水,有时候笑眯眯的,有时候却是一脸忧伤。当叶师傅一脸忧伤的时候,喜来知道他在想什么:要是儿子长这么大,他也能教会他凫水、踩水,可惜,那孩子被淹死的时候还小,一切都没来得及……一想到这个,喜来心里就充满了惋惜,他想,要是再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自己,送给叶师傅做儿子就好了。
喜来没有分身术,他也不是健健康康的,他是一个哑巴。
叶师傅不仅教喜来凫水,还教他吹埙,手把手地教。喜来捧着那枚埙,听着自己吹出来的声音,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那幽远古朴的声音,多么好听啊!泥哨子永远做不到这样,跟埙比起来,它们只会嘘嘘乱叫,吵吵闹闹。
喜来吹不成曲调,不要紧,叶师傅会,叶师傅教给他。他的嘴唇像虫似的粘在埙上,手指舞弄得抽了筋,也不肯放下。然后,似乎有如神助,他很快能吹出曲调来了。
“老天看着你呢。你不会说话,他就叫你会吹。我当初学得可没有你那么快。”叶师傅朝喜来竖起大拇指。
喜来很高兴,也知道自己差得很远——还吹不成正经曲子哪,老跑调儿。还得多下功夫才成。叶师傅能吹出流利动听的《绣荷包》和《小放牛》,他连“绣荷叶”“小放羊”也吹不成,可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除了吹埙,他们还做埙。夏天泥活儿不多,正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制埙上。两个人对坐在案子旁边,捏啊,捏啊……捏了不知道多少个。他们把捏好的埙放进窑里烧——没有哨子,就光是埙,填一窑,大大小小几十个,等到烧出来后,再挨个吹、试,不合适的砸了,合适的留着,吹吹,把孔挨个调整调整,再吹吹,再把孔挨个调整调整……怎么调整呢?孔小了锉掉一点儿,孔大了用胶泥补补。渐渐地,制作出来的埙,越来越有埙的样子了——不是样子像,而是声音像。
喜来在李家庄,就像鱼游在水里,那么舒适快活。而柳大娘在家里,连快活的边儿也沾不上。她天天忧心,这个拾来的儿子,可能留不住。
一天,天气特别闷,柳大娘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下去:手出汗,针发涩,丝线几乎抽不动……她把针线筐往外一推,赌气道:“不做了!我要去李家庄,看看喜来到底在做什么!”
柳大娘说走就走,拿出一方手巾遮头,把房门一锁,跟春鸡说:“今天你看家,我看喜来去。”春鸡歪头看着柳大娘,眨了眨眼睛,好像在说:“放心去吧,家里交给我。”
柳大娘把院门也锁了,所有鸡都关里面,然后她顺着城墙根儿,走出酉城,去了李家庄。
走到李家庄头,柳大娘脚已经累了。路边棚子底下有卖香瓜的,她走过去,讨一张凳子坐着歇脚,说:“给我称三五斤香瓜。”
卖香瓜的称了四斤半香瓜,柳大娘用手巾包了,四角系起来,打成一个小包袱。
“你是李家庄的?”
“是啊。那就是咱家的瓜地,现摘现卖,可鲜哩。”
“那,你们庄上有个叶师傅,知道不?”
“怎么不知道!他是个做小泥活的,没媳妇也没娃,一个人过。”
“怎么会没有家小?那个人看起来机灵能干,样子也说得过去。”
“有过,死了!那还是好些年前,一个六岁的儿子,失脚掉进门口的池塘里,他媳妇去捞,娘儿俩都淹死在里面……”
跟当初的喜来一样,柳大娘的身子全冷了。
卖香瓜的人继续说着什么,柳大娘却没有听见,她在心里想着:那个人也够可怜的,比她还要可怜;可是,会不会因为这个,他想“勾引”喜来当他的儿子呢?要是这样,她不争,随喜来的意思,他愿意跟谁就跟谁。她做百衲衣,再养养鸡,以后的日子,怎么也能对付过去……
不知不觉间,柳大娘一脸的泪。卖香瓜的看见了,忙说:“你这位大娘,心肠真软!早知我不说这些给你听了。”
“那,他家里,是不是又有儿子了?一个跑来的儿子?”柳大娘强笑道。
“有一个男孩!不是儿子,听说是徒弟?是个哑巴,估计也没人稀罕他……”
柳大娘在心里说:没人稀罕我稀罕,那是我的心头肉呢。
在喜来没到她家之前,柳大娘从不知道,她也是可以有心头肉的。
柳大娘对喜来的爱,一天比一天更深!每天傍晚,她早早跑到门口观望,一望见喜来的小身板在城墙下出现,她的心里就觉得欢喜,随着喜来越走越近,她那欢喜的浪潮就越来越宏大,等到喜来红通通的小脸凑到她眼前,“轰”一声,一朵花从柳大娘的心里直开出来……
柳大娘高高兴兴地给喜来安排饭食,不是节日也觉得好像过节了。等到喜来吃罢饭,她就烧水给他洗澡;等喜来洗澡的时候,她又拿毛巾蘸热水,把喜来床上的竹席擦抹得干干净净,这样,等喜来躺上去的时候,既不粘身,又凉快……
喜来的床上,柳大娘给挂了崭新的夏布帐子;床底下,还点着蚊香。
到了早上,柳大娘早早起床。等喜来起床后,他会发现,昨天换下的衣裳已被柳大娘洗得丝丝透亮,晾在院心的竹竿上;然后喜来打扫鸡窝,柳大娘做饭。娘儿俩一起吃罢早饭,喜来就要动身往李家庄去了。叶师傅不要喜来带干粮,但是柳大娘总不让喜来空手,她给他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时候放两封桂花云片糕,有时候搁三五个挂炉烧饼,或者一瓶酱瓜,一碗酸豆角酿豆腐……煮熟的咸鸡蛋更是三不五时就放两个。
柳大娘靠着大门,目送喜来离开。喜来的脚步那么轻捷,好像装了弹簧;柳大娘的心好像乱丝,被缠在了弹簧上,随着喜来越走越远,她的心就给牵扯得越来越难受。唉,这么长的白天可怎么过呢?等喜来,顺便做做针线活吧……
柳大娘不能想象失去喜来的日子。没有他时,倒也罢了,在一个家里生活了这些时候,骨头已经长进肉里,她一天也不能离开他!
柳大娘拭去眼泪,提起香瓜,辞别了卖香瓜的人,往李家庄里去。
不知不觉,叶师傅的房子近了,柳大娘看见门口的池塘,在心里长叹了一声;看见篱笆上晾着的被单,心里又是一声长叹:这被单,洗得可不太干净,当中还有一个洞,怎么不给补上呢?
在绿池塘和绿篱笆扑入眼帘的同时,柳大娘的耳朵还钻进了一缕声音。那声音好像也是绿色的,仿佛深山老林子底下,万年不见天日,滋生出一地幽幽的綠苔,潮湿的泥土气味和腐朽的古木气味混合在一起,暗绿浓稠,掸也掸不开。
这是什么声音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