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镇伟对商业本身的错误想象和对无厘头主题的过度承载,没能让《越光宝盒》继续《大话西游》的辉煌。
续拍经典,总要承担一些无可避免的风险:轻者名气受损,重者引人唾弃。尽管刘镇伟近年来的《情癫大圣》《机器狭》皆以惨败告终,但观看《越光宝盒》之前,心中还是充满了一丝期待,冀望着这个无厘头的鼻祖能将天马行空式的幽默与对独一无二的真爱完美结合,复制曾经《大话西游》的辉煌。可惜的是这一次又成了失败的试验品。
反传统式冀望
从故事本身而言,《越光宝盒》延续了大话西游的恶搞风格和爱情主线,强盗赵云与玫瑰仙子的爱恋是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翻版,时空穿梭仍为剧情衔接的关键,而围绕谁能拔出宝剑即是如意郎君的老掉牙的桥段,更与《大话西游》毫无二致。但经郑中基与孙俪演绎之后的超时空爱恋,完全不似周星驰与朱茵那样淳熟,段落与段落的过渡也稍显生硬,无逻辑、条理可言。
在电影里,主角赵云变成贪财之徒,因觊觎刘备夫人胸前的玉佩,令刘夫人误解他好色而抱恨跳井;关羽爱看黄书,长期保持血脉贲张的状态,终于形成“脸红脖子粗”的外观;诸葛亮不学无术,将赤壁中的“略懂,略懂”进行泛滥式重复;曹操个性阴柔,摘得《大话西游》的几个反台词复述说、不厌其烦……,最缺乏新意的莫过于让主人公赵云和玫瑰仙子无任何有效铺垫就修成正果的爱情。
忽略故事本身的乏善可陈和了无新意,最吸引眼球的是58个明星嘉年华的阵容与满汉全席式的恶搞。但是,将恶搞简单地等同于无厘头喜剧,是不确切的。
无厘头本身,是港人和内地都较为喜闻乐见的电影元素,是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喜剧的共同记忆。诸如《鹿鼎记》、《大话西游》等影片,已经成了无厘头的样板,周星驰、王晶、刘镇伟等名字也因之被记忆。
和所有的艺术名词一样,无厘头也是一种后现代式概念,需要通过类型影片的不断填充而丰富。从各人解析的莫衷一是中剥离其特点,其语言风格即是“打酱油”式的语言风格,形式上则是通过将荒诞演绎为一本正经,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罗列拼凑,以达到传统错位、逻辑变换的一种结构。但其本身又是以产生“笑果”为验证,不因恶搞而破坏影片本身。
从以上的标准衡量,《越光宝盒》的不成功可以解释为尽管应用了无厘头的元素和类商业化影片的结构,但一切惟商业的功利性导致的粗制滥造,使影片没能取得预期的喜剧效果。
自噬的探索
偏好大题材,以及不切实际的商业梦想,是如今国产电影的通病。以香港电影人今时今日的创作思路,将好莱坞山姆大叔的商业传奇作为模范,得善终者鲜有。于是,《越光宝盒》将蹩脚特技与业已为观众耳熟能详的模式照抄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愚弄了观众的同时,也将无厘头引入歧途。其实,把复制《大话西游》的经典神话并同时编造商业传奇的觊觎加在无厘头身上,是与其传统的喜剧理念相背离的,为无厘头本身所承担不起。尤其是刘镇伟想要回溯和超越的,是一部已经风行了超过十年的公认经典。
除却超现实主义和反逻辑的笑果,刘镇伟的巅峰之作《大话西游》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便是对爱情的全新阐释,所以继其之后成功的同类型影片无不因对童真的隐晦追索与使爱情的返璞归真而使观众笑中带泪,反复回味。《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等,都算是是其中的经典,但为数不多。
香港电影人的怀旧,早成为业界共识。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镇伟将《大话西游》转为《大话三国》,进而选用吴宇森的卖座电影《赤壁》为蓝本,并从形式上极力仿照后者。只是,一味的模仿与照搬,禁锢了影片本应开放式的空间和无厘头天马行空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从改变的范围还是笑料的制造,都大打折扣。
近几年,无厘头的热度是一个骤减的趋势。虽然早期的无厘头标杆纷纷复出,缔造了多部此类型影片,但反响并不好。经典影片的匮乏和笑料的去丰满,都延续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无厘头的整体困境。
两年前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应该是可以回溯的同类型影片中最近的了,尽管不惟无厘头制胜,但对温情的侧重给观影者带来的共鸣,足以让香港电影人想象美好的明天。但随后王晶的《大内密探零零狗》等几部烂片又打破了拥趸的所有想象。继之刘镇伟,又将香港电影“集体有意识的想象力匮乏”臻于极致。
爱情的主题和恶搞,本身就是背离的,即使如《大话西游》,也是将二者分部叙事以平衡结构。如今,欲凭借牵强、杂糅的元素和走马观花式的演员阵容来诠释无厘头和爱情,的确不太容易实现。
对曾经经典辉煌的回想和对影片商业成功觊觎的本身,让《越光宝盒》在无厘头的道路上拐了一个大弯。影片中,刘镇伟企图极尽所能地去唤醒观众对于《大话西游》的所有记忆,所以紫霞仙子、二当家身边的瞎子、菩提老祖、牛魔王、铁扇公主……,统统出来走了一下过场。而更多的,还是对时新元素的复制和模仿。如《泰坦尼克》的船头伫立、《赤壁》的战争场面、《十面埋伏》的竹林戏、鸟巢以及奥运点火仪式,《功夫》中的包租公、婆与火云邪神……大有毕天下影片于一身的架势。
结果适得其反,过多无谓元素的堆积不仅破坏了影片本身的叙事结构,也使导演所要表达的爱情主题大打折扣。一部预期的“爆笑爱情喜剧”退变成了暴躁的闹剧。
如果试图寻找一些影片的成功元素的话,对无厘头的主观回溯及电影人自身的总结回望或可视为一条:全明星阵容企图复制《东成西就》的辉煌,《大话西游》的桥段对重塑经典的冀望,而过度的恶搞形式,权可当作对无厘头的一次寻根。
遗憾的是,刘镇伟眼中的目标受众“80后”,普遍将这部无厘头开山鼻祖的大作斥为“无笑点、无内涵、无新意”的三无产品,并不买账。
续拍经典,总要承担一些无可避免的风险:轻者名气受损,重者引人唾弃。尽管刘镇伟近年来的《情癫大圣》《机器狭》皆以惨败告终,但观看《越光宝盒》之前,心中还是充满了一丝期待,冀望着这个无厘头的鼻祖能将天马行空式的幽默与对独一无二的真爱完美结合,复制曾经《大话西游》的辉煌。可惜的是这一次又成了失败的试验品。
反传统式冀望
从故事本身而言,《越光宝盒》延续了大话西游的恶搞风格和爱情主线,强盗赵云与玫瑰仙子的爱恋是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翻版,时空穿梭仍为剧情衔接的关键,而围绕谁能拔出宝剑即是如意郎君的老掉牙的桥段,更与《大话西游》毫无二致。但经郑中基与孙俪演绎之后的超时空爱恋,完全不似周星驰与朱茵那样淳熟,段落与段落的过渡也稍显生硬,无逻辑、条理可言。
在电影里,主角赵云变成贪财之徒,因觊觎刘备夫人胸前的玉佩,令刘夫人误解他好色而抱恨跳井;关羽爱看黄书,长期保持血脉贲张的状态,终于形成“脸红脖子粗”的外观;诸葛亮不学无术,将赤壁中的“略懂,略懂”进行泛滥式重复;曹操个性阴柔,摘得《大话西游》的几个反台词复述说、不厌其烦……,最缺乏新意的莫过于让主人公赵云和玫瑰仙子无任何有效铺垫就修成正果的爱情。
忽略故事本身的乏善可陈和了无新意,最吸引眼球的是58个明星嘉年华的阵容与满汉全席式的恶搞。但是,将恶搞简单地等同于无厘头喜剧,是不确切的。
无厘头本身,是港人和内地都较为喜闻乐见的电影元素,是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喜剧的共同记忆。诸如《鹿鼎记》、《大话西游》等影片,已经成了无厘头的样板,周星驰、王晶、刘镇伟等名字也因之被记忆。
和所有的艺术名词一样,无厘头也是一种后现代式概念,需要通过类型影片的不断填充而丰富。从各人解析的莫衷一是中剥离其特点,其语言风格即是“打酱油”式的语言风格,形式上则是通过将荒诞演绎为一本正经,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罗列拼凑,以达到传统错位、逻辑变换的一种结构。但其本身又是以产生“笑果”为验证,不因恶搞而破坏影片本身。
从以上的标准衡量,《越光宝盒》的不成功可以解释为尽管应用了无厘头的元素和类商业化影片的结构,但一切惟商业的功利性导致的粗制滥造,使影片没能取得预期的喜剧效果。
自噬的探索
偏好大题材,以及不切实际的商业梦想,是如今国产电影的通病。以香港电影人今时今日的创作思路,将好莱坞山姆大叔的商业传奇作为模范,得善终者鲜有。于是,《越光宝盒》将蹩脚特技与业已为观众耳熟能详的模式照抄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愚弄了观众的同时,也将无厘头引入歧途。其实,把复制《大话西游》的经典神话并同时编造商业传奇的觊觎加在无厘头身上,是与其传统的喜剧理念相背离的,为无厘头本身所承担不起。尤其是刘镇伟想要回溯和超越的,是一部已经风行了超过十年的公认经典。
除却超现实主义和反逻辑的笑果,刘镇伟的巅峰之作《大话西游》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便是对爱情的全新阐释,所以继其之后成功的同类型影片无不因对童真的隐晦追索与使爱情的返璞归真而使观众笑中带泪,反复回味。《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等,都算是是其中的经典,但为数不多。
香港电影人的怀旧,早成为业界共识。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镇伟将《大话西游》转为《大话三国》,进而选用吴宇森的卖座电影《赤壁》为蓝本,并从形式上极力仿照后者。只是,一味的模仿与照搬,禁锢了影片本应开放式的空间和无厘头天马行空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从改变的范围还是笑料的制造,都大打折扣。
近几年,无厘头的热度是一个骤减的趋势。虽然早期的无厘头标杆纷纷复出,缔造了多部此类型影片,但反响并不好。经典影片的匮乏和笑料的去丰满,都延续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无厘头的整体困境。
两年前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应该是可以回溯的同类型影片中最近的了,尽管不惟无厘头制胜,但对温情的侧重给观影者带来的共鸣,足以让香港电影人想象美好的明天。但随后王晶的《大内密探零零狗》等几部烂片又打破了拥趸的所有想象。继之刘镇伟,又将香港电影“集体有意识的想象力匮乏”臻于极致。
爱情的主题和恶搞,本身就是背离的,即使如《大话西游》,也是将二者分部叙事以平衡结构。如今,欲凭借牵强、杂糅的元素和走马观花式的演员阵容来诠释无厘头和爱情,的确不太容易实现。
对曾经经典辉煌的回想和对影片商业成功觊觎的本身,让《越光宝盒》在无厘头的道路上拐了一个大弯。影片中,刘镇伟企图极尽所能地去唤醒观众对于《大话西游》的所有记忆,所以紫霞仙子、二当家身边的瞎子、菩提老祖、牛魔王、铁扇公主……,统统出来走了一下过场。而更多的,还是对时新元素的复制和模仿。如《泰坦尼克》的船头伫立、《赤壁》的战争场面、《十面埋伏》的竹林戏、鸟巢以及奥运点火仪式,《功夫》中的包租公、婆与火云邪神……大有毕天下影片于一身的架势。
结果适得其反,过多无谓元素的堆积不仅破坏了影片本身的叙事结构,也使导演所要表达的爱情主题大打折扣。一部预期的“爆笑爱情喜剧”退变成了暴躁的闹剧。
如果试图寻找一些影片的成功元素的话,对无厘头的主观回溯及电影人自身的总结回望或可视为一条:全明星阵容企图复制《东成西就》的辉煌,《大话西游》的桥段对重塑经典的冀望,而过度的恶搞形式,权可当作对无厘头的一次寻根。
遗憾的是,刘镇伟眼中的目标受众“80后”,普遍将这部无厘头开山鼻祖的大作斥为“无笑点、无内涵、无新意”的三无产品,并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