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多长时间以前,北京的大小公交站牌上面铺满了“那又怎样”演唱会的海报,好像在说“这么些年过去了,那又怎样?”这个时候看那英,有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让人们想起曾经梦一样的她是如何封锁了大街小巷所有人的耳朵。原以为一个闲来无事的演唱会就此结束,那姐也就继续回去织围脖了,结果就在北京狭窄的秋天烧得正浓的时候,“那又怎样”又一次出现。
听着调频里面,主持人像打了鸡血一样,迫不及待地让大家先听为快,时间似乎就回到了那个用圆珠笔倒卷磁带的歇斯底里的年代。曾经,全家人围在电视机旁看《我想嫁给你》,豪宅、调酒、小资情侣的无忧生活……在曹颖的头发掉过之后,
《梦醒了》成了最后的ending,那英携带着她的沙哑嗓音俨然成为了剧中的一员,伴随着吉他跟踪的旋律,一起编织当时梦一样虚幻缥缈的恋爱。
也就是在那样一个阶段,那英像台风一样席卷了各大颁奖典礼,以至于后来每每到“最佳女歌手”的信封撕开的时候,都会觉得乏味。紧接着,那英一脸大笑地上来捧下奖杯,然后拿着麦克风一遍又一遍地唱《不管有多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那英和高峰的恋爱热烈得好比两个爷儿们在练摔跤,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只是当事人全然没有顾忌,旁若无人。对啊,谁年轻的时候没有一场腥风血雨的恋爱呢,哪怕是异地的、三角的,甚至单相思的。也只有在内心的频率乱到毫无章法的时候,好歌才能像抱窝的鸡蛋一样,一筐一筐地落地。
苦情歌是需要经历的,甜情歌是需要意淫的。五年之前,听《城市日记》,李静曾经聊到曾经也问作词人的丈夫,问他这两年怎么不写了,李小茂说:
“我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了,家也成了,事业也有了,也没有年轻时候看不明白事情,死命钻牛角尖的时候了。”五年之后,在小s第三次身怀六甲的康熙上,衣着光鲜的那英和袁惟仁、小刚一同坐在沙发上,那英不顾冷场地说已经把袁惟仁辞退了,
“你已经过气了”。袁惟仁的解释是: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已经写不出那个时候的样子了。而谈到为什么推掉小刚的歌时,那英诚恳地说:
“太中国风了。”三个人,就好像是住在三个楼层的居民,在不同的高度上,已经不再是同样的风景。
应了李小茂曾经的话,安逸的袁惟仁已经把握不了伤感的吉他,这样时候的加入,无疑是往专辑里面灌水,而显然,这是沉寂多年之后的这一唱无论如何不能允许的,于是《征服》连同当年多发、黑裙的那英就永远被封锁在了各大ktv的点唱机里,成了裱在画布上的昨日艺术品;而小刚依旧在青花一般的浓郁东方流行中穿梭,在这个有人手握山寨听凤凰,有人跟着杰伦儿玩东方的混杂洪水里面,那英已经不再是吮着果冻cc,转着圈儿唱《我只喜欢你》的大姐大了。
讨论衣着,讨论发型,讨论开口丈夫健身减肥。这个时候的那英,已经经历了动荡的寻找,彻底坐定下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过力所能及的日子了。此时举麦再唱,总会少了点曾经的莽撞。合着大趋势的节奏,她需要一个还没有稳定下来、又同样才华横溢的独立音乐人担当制作,于是,蔡健雅出来了,带着吉他和惯有的冷静甚至有些雷同的嗓音,来接管这个时候的那英。
每一个歌手都是有时间轴的,就像变幻着的唱片封面一样。此时的那英,已经可以不再赶工和激进,日子不再忙碌,健健身、刷刷屏、唱唱歌,孰轻孰重,自然心中明了。
而至于我们,相信我们都有了些许年纪,才会在嚣张的年代,用回忆用经历来“追忆”那英的新歌。
九年。经历了,沉静了。曾经的一张白纸,我们拼命地去浓墨重彩,仿佛要把全世界都满铺在画卷之上。要成功,要丰富多彩的人生,要认识好多的人,要走好多的地方,要把生活填得满满,要始终在路上,摔倒了,爬也要爬到终点。
而今的一切都开口九年前的规划不同。只要安稳,只要安心。
这是全新的生活。不再嘶吼生活的曲折和落寞。那英用过来人的淡定,告诉我们:要笃定,要认真,不好的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让我们相信自己的坚强。或许孤独,或许寂寞,都只是生活的一瞥,要怀着感恩和敬畏,对待过去,现在,未来!
听着调频里面,主持人像打了鸡血一样,迫不及待地让大家先听为快,时间似乎就回到了那个用圆珠笔倒卷磁带的歇斯底里的年代。曾经,全家人围在电视机旁看《我想嫁给你》,豪宅、调酒、小资情侣的无忧生活……在曹颖的头发掉过之后,
《梦醒了》成了最后的ending,那英携带着她的沙哑嗓音俨然成为了剧中的一员,伴随着吉他跟踪的旋律,一起编织当时梦一样虚幻缥缈的恋爱。
也就是在那样一个阶段,那英像台风一样席卷了各大颁奖典礼,以至于后来每每到“最佳女歌手”的信封撕开的时候,都会觉得乏味。紧接着,那英一脸大笑地上来捧下奖杯,然后拿着麦克风一遍又一遍地唱《不管有多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那英和高峰的恋爱热烈得好比两个爷儿们在练摔跤,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只是当事人全然没有顾忌,旁若无人。对啊,谁年轻的时候没有一场腥风血雨的恋爱呢,哪怕是异地的、三角的,甚至单相思的。也只有在内心的频率乱到毫无章法的时候,好歌才能像抱窝的鸡蛋一样,一筐一筐地落地。
苦情歌是需要经历的,甜情歌是需要意淫的。五年之前,听《城市日记》,李静曾经聊到曾经也问作词人的丈夫,问他这两年怎么不写了,李小茂说:
“我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了,家也成了,事业也有了,也没有年轻时候看不明白事情,死命钻牛角尖的时候了。”五年之后,在小s第三次身怀六甲的康熙上,衣着光鲜的那英和袁惟仁、小刚一同坐在沙发上,那英不顾冷场地说已经把袁惟仁辞退了,
“你已经过气了”。袁惟仁的解释是: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已经写不出那个时候的样子了。而谈到为什么推掉小刚的歌时,那英诚恳地说:
“太中国风了。”三个人,就好像是住在三个楼层的居民,在不同的高度上,已经不再是同样的风景。
应了李小茂曾经的话,安逸的袁惟仁已经把握不了伤感的吉他,这样时候的加入,无疑是往专辑里面灌水,而显然,这是沉寂多年之后的这一唱无论如何不能允许的,于是《征服》连同当年多发、黑裙的那英就永远被封锁在了各大ktv的点唱机里,成了裱在画布上的昨日艺术品;而小刚依旧在青花一般的浓郁东方流行中穿梭,在这个有人手握山寨听凤凰,有人跟着杰伦儿玩东方的混杂洪水里面,那英已经不再是吮着果冻cc,转着圈儿唱《我只喜欢你》的大姐大了。
讨论衣着,讨论发型,讨论开口丈夫健身减肥。这个时候的那英,已经经历了动荡的寻找,彻底坐定下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过力所能及的日子了。此时举麦再唱,总会少了点曾经的莽撞。合着大趋势的节奏,她需要一个还没有稳定下来、又同样才华横溢的独立音乐人担当制作,于是,蔡健雅出来了,带着吉他和惯有的冷静甚至有些雷同的嗓音,来接管这个时候的那英。
每一个歌手都是有时间轴的,就像变幻着的唱片封面一样。此时的那英,已经可以不再赶工和激进,日子不再忙碌,健健身、刷刷屏、唱唱歌,孰轻孰重,自然心中明了。
而至于我们,相信我们都有了些许年纪,才会在嚣张的年代,用回忆用经历来“追忆”那英的新歌。
九年。经历了,沉静了。曾经的一张白纸,我们拼命地去浓墨重彩,仿佛要把全世界都满铺在画卷之上。要成功,要丰富多彩的人生,要认识好多的人,要走好多的地方,要把生活填得满满,要始终在路上,摔倒了,爬也要爬到终点。
而今的一切都开口九年前的规划不同。只要安稳,只要安心。
这是全新的生活。不再嘶吼生活的曲折和落寞。那英用过来人的淡定,告诉我们:要笃定,要认真,不好的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让我们相信自己的坚强。或许孤独,或许寂寞,都只是生活的一瞥,要怀着感恩和敬畏,对待过去,现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