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海三十年前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达80.12%,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海”。在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和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后,森林覆盖率上升到15.12%。不少来乌海考察的专家说,“乌海创造了极端干旱荒漠地区国土绿化的奇迹!”在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到来之际,我们刊发乌海有关沙漠防治的产业化经验,希望给更多的地区以启示。
乌海,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浩瀚的乌兰布和、库布其两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将其重重包围在一片不足180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中。这里终年干旱少雨,狂风肆虐,年均降水量不足16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500毫米。
历史上的乌海,赤地千里,流沙滚滚,人迹罕至,被称为“死亡之海”。三十年前,乌海依然是满目黄沙,寸草难觅,遍地荒凉,全市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达80.12%,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海。
今天的乌海,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三个县级行政区的城区,座座高楼与苍翠的松柏、怒放的鲜花、如茵的草地交相辉映。在农区,到处是飘香的瓜果、荡漾的绿波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温室新村。昔日的沙海,已经被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和大片大片的梭梭、柠条林所代替,成为人们眼中的“绿色之海”、“希望之海。”
中国的第二个吐鲁番
吐鲁番,因盛产葡萄而闻名中外。乌海,以其沙区葡萄产量大、品质好,被称为中国的第二个吐鲁番。
当问及乌海发展葡萄产业的经验时,市政府的一位领导只简短地回答了12个字:“政府推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市、区、镇三级财政已连续8年对葡萄种植给予每亩200元到300元的现金补贴。
政策是动力,利益是推手。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了广大农民和企业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沙地葡萄在乌海大地迅速发展起来。
走进乌海,从大漠戈壁到居民庭院,从机关学校到城区街路,到处是五彩缤纷挂满棚架的累累葡萄。置身乌海,俨然进入无边无际的葡萄的海洋。
1988年,乌海葡萄以其天然绿色无污染,色素形成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富含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优良品质,入选全国优质农产品进京展销会,在全国一炮走红。在此后的20多年里,乌海葡萄几乎年年获得自治区和国家大奖。
极富开拓精神和市场经济意识的乌海领导者深知,一个优势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有产业规模、龙头带动和产业链条延伸三大要素的同时支撑。于是,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了葡萄的规模化种植,集中到了葡萄保鲜、储藏、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集中到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上。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对以葡萄产业为主的农林业产业化给予全力扶持。一批又一批葡萄种植、加工、流通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到2009年底,全市百万元以上农林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000万元、增加值7000万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规模以上流通企业交易额一举突破10亿元。
龙头企业的发展,构建了乌海葡萄产品的广阔市场,助推了葡萄产业化的迅猛扩张。汉森、佳奇、金禾、田野农科等当地葡萄加工企业,争相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和技术服务协议。一纸订单使农民完全可以甩开膀子发展他们最想经营的产业,再也不用为卖葡萄难而去发愁了。代之而来的是年均新增将近4000亩葡萄的发展速度。2009年,更是实现了一年完成5000亩种植任务的历史最高纪录。
龙头企业的发展,更使农区土地流转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2008年12月,一家志在发展葡萄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开发公司,以每年每亩580元的价格购买了千里山镇新丰村80户农区居民800亩土地12年的经营权。并将其中40多户的主要劳力,以月均1500元的工资返聘为企业的员工。祖祖辈辈背负青天、面朝黄土的农民,一夜之间变成同时获得土地、劳务两份收入的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而与之相应的是,一个企业在一年内800亩优质葡萄基地的成功诞生。
日光农业不是以色列的专利
地处欧、亚、非结合部,沙漠占国土面积60%的以色列,利用沙区光热资源和节水灌溉技术,创造了高效日光农业。
乌海具有与以色列相似的自然环境。以色列能够办到的事情,乌海同样办得到!一场发展日光温室的战斗又一次在乌海打响。
骨头要捡最硬的去啃。他们选择的日光温室的最初试点是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曾几度被流沙掩埋的乌兰镇南村。他们说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只有在最困难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最可靠的,能够在实践中普遍推广的经验。防风固沙,植树种草,建棚引水,专家进村,一切工作都在科学有序地进行。
奇迹再一次在乌海出现。试点村十几栋以粘土为墙,塑料薄膜盖顶,非常简陋的温室大棚内,一年之内连续收获了两季瓜果蔬菜。市委市政府立即将普及日光温室作为发展农区经济的重中之重。日光温室如雨后春笋迅速在乌海发展起来。
刚刚故去的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发展沙产业“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始终是他们推广日光农业坚守的最高原则。
乌海所有温室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汉森酒业公司的葡萄基地更是引进以色列全套滴灌设备,实现了灌溉施肥同步进行,日光采集技术不断创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温室布局逐步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接栋联排、规模经营发展。
海勃湾区按照“工业化理念,园区化管理,社区化模式”,在荒漠中建造了温室、住房、沼气、圈舍“四位一体”的高效日光产业示范区。牲畜粪便用来制作沼气,沼气用来取暖做饭照明,沼渣沼液作为二次肥料再施给瓜果。农民足不出户便完成了一个经济链的自我循环,同时实现了温室效益的最大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乌兰镇南村作为全市率先进行大棚种植的试点村,短短几年时间,日光温室发展到户均4亩,平均亩产值超过10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沙产业致富示范村。
1991年从河北农村迁到乌海千里山镇新园村的王杰涛深有感触地说“经营温室使我从过去在建筑工地当壮工一天挣8元钱,到如今靠温室种植一年收入6万多元;从骑自行车卖菜,到骑机动三轮卖菜,再到如今开皮卡车卖菜,这是我来乌海前连做梦也梦不到的事情。”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团长、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乌海慰问,一下飞机就赶到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区。当他听到农民姚埃明、李金龙由于经营温室大棚家庭收入由原来的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发展到现在人均超过两万元,全家收入接近10万元,并看到排列有序、整齐划一的园区大棚和棚内五颜六色一片丰收景象的瓜果蔬菜时,连声夸赞农民的日子过得好,并对乌海利用沙区光照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的成功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
梭梭林茂苁蓉香
梭梭,是在沙漠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顽强生长的一种耐干旱、耐风沙、耐严寒、耐盐碱,既可夏眠又可冬眠的沙生植物。在其根部寄生的肉苁蓉,具有温阳补肾、抗癌、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被称为“沙漠人参”。
在与乌海毗邻的阿拉善盟的漠野中,广泛分布着几百万亩的野生梭梭。深具战略眼光的乌海人,敏锐地看到了发展梭梭肉苁蓉的巨大商机。他们在科学对比了乌海与毗邻地区阿拉善盟的地理气候条件后,毅然开始了人工培植梭梭林和嫁接肉苁蓉的嘗试。
举世闻名的贺兰山与狼山之间宽约20公里的凹槽,在强劲的西北风的作用下,构成了乌兰布和沙漠扑向乌海,涌入内地的天然通道。在通道的入口处,就是乌海人工梭梭的试栽地。
“条件越恶劣,成功以后的适应性就越强”市林业局的领导如是说。
辛辛苦苦栽下的梭梭,一夜狂风,第二天起来一看,竟然踪影全无。刮了再栽,栽了又刮,刮了再栽,在与沙漠的一次次搏杀中,海勃湾区、乌达区同时试验的两块梭梭林,终于在沙漠尽头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荣获“内蒙古治沙劳动模范”称号的乌海市三林公司王树清,是乌海个体企业引种梭梭的第一人。
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汹涌的沙丘中,一顶经风蚀雨淋的帐篷和帐篷内几乎埋在沙土里凌乱不堪的被褥、火炉、碗筷,见证了这个形同野人的钢铁汉子在沙海中春顶风沙、夏冒酷暑、冬战严寒,誓与沙魔血战到底的日日夜夜。
如今,八年过去了,在王树清战斗过的地方,放眼望去昔日狂傲不羁的流动沙丘已成为绿浪翻滚的梭梭园林。在乌海市林业局的统计中,截至2009年底,三林公司梭梭林栽植面积达到1万亩。
王树清说:“种活一棵梭梭,就等于生下一个儿子。”一语道破了他对发展梭梭产业的钟情与热爱。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现在,他的“儿子”又生下了“儿子”。如今三林公司已成功接种肉苁蓉3000亩,并先后研发出肉苁蓉切片、肉苁蓉花茶、苁蓉醇酒、漠蓉御酒、劲酒、春酒等肉苁蓉系列产品,成为乌海沙产业的又一批著名品牌。
大漠新奇观
千百年来,盛唐诗人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也不知激起了多少人对戈壁风光的追慕向往。
如果你有幸踏上乌海土地,黄昏时分登山远眺,王维诗中黄河大漠雄宏壮阔的意境,就会活脱脱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漫步乌海,你会进一步体会到,乌海沙漠之美并不在于他的自然之美,而完全在于经过改造的与大自然高度契合的现代之美。
那点缀于沙海中的如诗如画的瓜田菜地;那横亘在沙漠边缘的排排沙枣刺槐、片片防护林网;那日臻成熟的集瓜果采摘、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庄园;还有那将沙地摩托、沙漠越野、高空滑索、骑马乘驼、沙疗沙雕、岩画石刻、远祖遗迹、出土文物组装集合,使塞外古国马背民族风情得到充分展示的边城沙漠旅游区;无不让人强烈地感到乌海沙文章的淋漓尽致!
科学治理,政策扶持,产业化发展,是乌海治沙的成功秘笈。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治沙思路,保证了防沙治沙工作的连续性。相信再过10年、20年,乌海将变得更加美丽,也将真正成为一颗沙漠中的绿色珍珠。
(责编:耿国彪)
乌海,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浩瀚的乌兰布和、库布其两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将其重重包围在一片不足180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中。这里终年干旱少雨,狂风肆虐,年均降水量不足16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500毫米。
历史上的乌海,赤地千里,流沙滚滚,人迹罕至,被称为“死亡之海”。三十年前,乌海依然是满目黄沙,寸草难觅,遍地荒凉,全市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达80.12%,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海。
今天的乌海,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三个县级行政区的城区,座座高楼与苍翠的松柏、怒放的鲜花、如茵的草地交相辉映。在农区,到处是飘香的瓜果、荡漾的绿波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温室新村。昔日的沙海,已经被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和大片大片的梭梭、柠条林所代替,成为人们眼中的“绿色之海”、“希望之海。”
中国的第二个吐鲁番
吐鲁番,因盛产葡萄而闻名中外。乌海,以其沙区葡萄产量大、品质好,被称为中国的第二个吐鲁番。
当问及乌海发展葡萄产业的经验时,市政府的一位领导只简短地回答了12个字:“政府推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市、区、镇三级财政已连续8年对葡萄种植给予每亩200元到300元的现金补贴。
政策是动力,利益是推手。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了广大农民和企业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沙地葡萄在乌海大地迅速发展起来。
走进乌海,从大漠戈壁到居民庭院,从机关学校到城区街路,到处是五彩缤纷挂满棚架的累累葡萄。置身乌海,俨然进入无边无际的葡萄的海洋。
1988年,乌海葡萄以其天然绿色无污染,色素形成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富含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优良品质,入选全国优质农产品进京展销会,在全国一炮走红。在此后的20多年里,乌海葡萄几乎年年获得自治区和国家大奖。
极富开拓精神和市场经济意识的乌海领导者深知,一个优势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有产业规模、龙头带动和产业链条延伸三大要素的同时支撑。于是,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了葡萄的规模化种植,集中到了葡萄保鲜、储藏、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集中到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上。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对以葡萄产业为主的农林业产业化给予全力扶持。一批又一批葡萄种植、加工、流通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到2009年底,全市百万元以上农林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000万元、增加值7000万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规模以上流通企业交易额一举突破10亿元。
龙头企业的发展,构建了乌海葡萄产品的广阔市场,助推了葡萄产业化的迅猛扩张。汉森、佳奇、金禾、田野农科等当地葡萄加工企业,争相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和技术服务协议。一纸订单使农民完全可以甩开膀子发展他们最想经营的产业,再也不用为卖葡萄难而去发愁了。代之而来的是年均新增将近4000亩葡萄的发展速度。2009年,更是实现了一年完成5000亩种植任务的历史最高纪录。
龙头企业的发展,更使农区土地流转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2008年12月,一家志在发展葡萄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开发公司,以每年每亩580元的价格购买了千里山镇新丰村80户农区居民800亩土地12年的经营权。并将其中40多户的主要劳力,以月均1500元的工资返聘为企业的员工。祖祖辈辈背负青天、面朝黄土的农民,一夜之间变成同时获得土地、劳务两份收入的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而与之相应的是,一个企业在一年内800亩优质葡萄基地的成功诞生。
日光农业不是以色列的专利
地处欧、亚、非结合部,沙漠占国土面积60%的以色列,利用沙区光热资源和节水灌溉技术,创造了高效日光农业。
乌海具有与以色列相似的自然环境。以色列能够办到的事情,乌海同样办得到!一场发展日光温室的战斗又一次在乌海打响。
骨头要捡最硬的去啃。他们选择的日光温室的最初试点是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曾几度被流沙掩埋的乌兰镇南村。他们说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只有在最困难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最可靠的,能够在实践中普遍推广的经验。防风固沙,植树种草,建棚引水,专家进村,一切工作都在科学有序地进行。
奇迹再一次在乌海出现。试点村十几栋以粘土为墙,塑料薄膜盖顶,非常简陋的温室大棚内,一年之内连续收获了两季瓜果蔬菜。市委市政府立即将普及日光温室作为发展农区经济的重中之重。日光温室如雨后春笋迅速在乌海发展起来。
刚刚故去的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发展沙产业“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始终是他们推广日光农业坚守的最高原则。
乌海所有温室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汉森酒业公司的葡萄基地更是引进以色列全套滴灌设备,实现了灌溉施肥同步进行,日光采集技术不断创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温室布局逐步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接栋联排、规模经营发展。
海勃湾区按照“工业化理念,园区化管理,社区化模式”,在荒漠中建造了温室、住房、沼气、圈舍“四位一体”的高效日光产业示范区。牲畜粪便用来制作沼气,沼气用来取暖做饭照明,沼渣沼液作为二次肥料再施给瓜果。农民足不出户便完成了一个经济链的自我循环,同时实现了温室效益的最大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乌兰镇南村作为全市率先进行大棚种植的试点村,短短几年时间,日光温室发展到户均4亩,平均亩产值超过10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沙产业致富示范村。
1991年从河北农村迁到乌海千里山镇新园村的王杰涛深有感触地说“经营温室使我从过去在建筑工地当壮工一天挣8元钱,到如今靠温室种植一年收入6万多元;从骑自行车卖菜,到骑机动三轮卖菜,再到如今开皮卡车卖菜,这是我来乌海前连做梦也梦不到的事情。”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团长、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乌海慰问,一下飞机就赶到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区。当他听到农民姚埃明、李金龙由于经营温室大棚家庭收入由原来的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发展到现在人均超过两万元,全家收入接近10万元,并看到排列有序、整齐划一的园区大棚和棚内五颜六色一片丰收景象的瓜果蔬菜时,连声夸赞农民的日子过得好,并对乌海利用沙区光照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的成功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
梭梭林茂苁蓉香
梭梭,是在沙漠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顽强生长的一种耐干旱、耐风沙、耐严寒、耐盐碱,既可夏眠又可冬眠的沙生植物。在其根部寄生的肉苁蓉,具有温阳补肾、抗癌、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被称为“沙漠人参”。
在与乌海毗邻的阿拉善盟的漠野中,广泛分布着几百万亩的野生梭梭。深具战略眼光的乌海人,敏锐地看到了发展梭梭肉苁蓉的巨大商机。他们在科学对比了乌海与毗邻地区阿拉善盟的地理气候条件后,毅然开始了人工培植梭梭林和嫁接肉苁蓉的嘗试。
举世闻名的贺兰山与狼山之间宽约20公里的凹槽,在强劲的西北风的作用下,构成了乌兰布和沙漠扑向乌海,涌入内地的天然通道。在通道的入口处,就是乌海人工梭梭的试栽地。
“条件越恶劣,成功以后的适应性就越强”市林业局的领导如是说。
辛辛苦苦栽下的梭梭,一夜狂风,第二天起来一看,竟然踪影全无。刮了再栽,栽了又刮,刮了再栽,在与沙漠的一次次搏杀中,海勃湾区、乌达区同时试验的两块梭梭林,终于在沙漠尽头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荣获“内蒙古治沙劳动模范”称号的乌海市三林公司王树清,是乌海个体企业引种梭梭的第一人。
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汹涌的沙丘中,一顶经风蚀雨淋的帐篷和帐篷内几乎埋在沙土里凌乱不堪的被褥、火炉、碗筷,见证了这个形同野人的钢铁汉子在沙海中春顶风沙、夏冒酷暑、冬战严寒,誓与沙魔血战到底的日日夜夜。
如今,八年过去了,在王树清战斗过的地方,放眼望去昔日狂傲不羁的流动沙丘已成为绿浪翻滚的梭梭园林。在乌海市林业局的统计中,截至2009年底,三林公司梭梭林栽植面积达到1万亩。
王树清说:“种活一棵梭梭,就等于生下一个儿子。”一语道破了他对发展梭梭产业的钟情与热爱。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现在,他的“儿子”又生下了“儿子”。如今三林公司已成功接种肉苁蓉3000亩,并先后研发出肉苁蓉切片、肉苁蓉花茶、苁蓉醇酒、漠蓉御酒、劲酒、春酒等肉苁蓉系列产品,成为乌海沙产业的又一批著名品牌。
大漠新奇观
千百年来,盛唐诗人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也不知激起了多少人对戈壁风光的追慕向往。
如果你有幸踏上乌海土地,黄昏时分登山远眺,王维诗中黄河大漠雄宏壮阔的意境,就会活脱脱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漫步乌海,你会进一步体会到,乌海沙漠之美并不在于他的自然之美,而完全在于经过改造的与大自然高度契合的现代之美。
那点缀于沙海中的如诗如画的瓜田菜地;那横亘在沙漠边缘的排排沙枣刺槐、片片防护林网;那日臻成熟的集瓜果采摘、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庄园;还有那将沙地摩托、沙漠越野、高空滑索、骑马乘驼、沙疗沙雕、岩画石刻、远祖遗迹、出土文物组装集合,使塞外古国马背民族风情得到充分展示的边城沙漠旅游区;无不让人强烈地感到乌海沙文章的淋漓尽致!
科学治理,政策扶持,产业化发展,是乌海治沙的成功秘笈。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治沙思路,保证了防沙治沙工作的连续性。相信再过10年、20年,乌海将变得更加美丽,也将真正成为一颗沙漠中的绿色珍珠。
(责编:耿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