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绸之路经济带由陕西进入甘肃平凉、天水,经敦煌、嘉峪关、阳关后进入新疆。它在甘肃境内横贯东西1600多公里,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一座座历史名城,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个狭长的地带上,历来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
在全国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之际,我忆起当年去丝绸之路经济带采访的经历。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我不禁要奋笔为古道的振兴、为亚太人民互联互通而鼓与呼。
长时间以来,我国西北地域和东南沿海比较起来,交通不方便,经济欠发达,给人以荒芜落后的印象。现在,情况正在迅速地变化,这一带经济的兴旺发达与日俱增。片片绿洲,阡陌纵横;风电、光伏与光热建设,方兴未艾。今天的丝路正以其拥有的独特通道和丰富资源等优势,不断向西开拓进展,与周边地区和中亚西亚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漫漫古道,悠悠驼铃,今天的丝路已由点成线、以线促面,焕发出新的活力。
回忆那次西行,我遇到不少操着全国各地方言的游客。同时,惊讶地发现,外国友人也不少,尤以日本人为最多。在沙山上,在大漠中,在柳荫下,不时可听到外国朋友的笑声,给还显荒凉的古道增添了许多生气。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从敦煌莫高窟走出来时,一个日本女青年上来搭话,她的汉语说得不错:“先生,你们的丝绸之路有多少年历史了?”她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一时无法给予确切的回答:“好像秦汉时代就有了,总有2000多年了吧!”我寻思,日本人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大西北来,走一走丝绸之路,看一看莫高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兴致?在交谈中,我反向她提出这个问题。“过去,中国西北少有人来,对这里有一种神秘感,日本的许多人是来探险的。再就是日本人信奉佛教的多,所以都愿意到中国西部来拜佛。”日本小姐这样回答。她接着说,“近年来日本人多来此处,是听说中国为了保护莫高窟古迹,将要把一些主要洞窟关闭,来晚了就见不到了。”
此后,当我见到时任敦煌市委副书记的杨中杰和王诚时,向他们提出这个疑问。两位官员明确表示:“为保护文物,有的洞窟可能要进行一些管制,但绝大多数是不会关闭的。敦煌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莫高窟是我国的重要名胜古迹,未来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世界各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
我得知2014年6月15日,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1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发出了“重振丝路、联合发展”的旅游合作倡议。
我们驱车在古丝绸之路上飞驰,面对的是一条布满历史陈迹的大道。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在更远的地方,可以瞥见蜿蜒起伏的雪山,间或见到一片片大小不等的绿洲,那是人们聚集的乡村和城镇。多数时间里,空旷和荒凉还在笼罩着大道,难怪古代诗人早就吟唱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
汽车在河西古道上疾驰,一座座敦厚的烽燧在戈壁滩上显得特别突兀。它们是汉长城的遗址,不断向旅人们迎来,又蜿蜒离人们而去。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知记录了多少历史兴衰和年代更替!
在山丹,我看到一段相对完整雄伟的城垣,那是明代长城。不但有城垣可寻,还见到一座保存尚完好的城楼。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又建立了阳关、玉门关两座边防关隘。四郡中前三城命名有着明显的寓意,即“耀武扬威”、“张国臂掖”和“美酒倾泉”,彰示了汉武帝战胜匈奴、卫护国土、宁静边疆的业绩。那么,敦煌命名又是何意?我曾问过好多人,众说纷纭。有友人告诉我东汉应劭的解释较为可信:“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很早就是汉王朝首都长安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是西域进入中国内地的南道、北道、新北道三道的总汇合口。那时,出境西行的人,在这里要做好即将步入更为险峻路途的精神和物质的充分准备;而入境东行的人,一路劳顿,在这里要做较长时间的休憩。
敦煌又是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来往的要津。当年,汉王朝为和亲,将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公主出行,把敦煌作为背井离乡的家门口,她以为越过敦煌才是别离了故土。
东汉名将班超,投笔从戎,威武戌边,陆续平定莎车、龟兹、马耆等地贵族的叛乱,保护了西域各族人民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
继张骞、班超之后,大约过了五六百年,唐代高僧玄奘沿丝绸之路赴西天取经,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几度兴衰。但人们都认同,丝路开通,对中西经济兴盛和文化交流开展,都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那么,这条大道是何时戴上“丝绸之路”桂冠的呢?一位朋友告诉我:大约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有一位地理学家,名叫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随后广为流传。
丝路虽然有了一个美好的名称,但毕竟因为路途遥远又荒凉难行,长时期以来,旅人在路上艰苦备尝。远的不说,近百年来不乏这样的实例。林则徐在广东虎门烧了鸦片,开罪了洋人,也惹恼了“老佛爷”,被远谪新疆伊犁。他乘坐的木制牛拉车,行进在河西走廊,仅从兰州到武威(凉州),一百几十公里,居然走了十天!林则徐用“送我凉州十日程”的诗句记下了这一段旅程,可见当年行路之艰难。
国画大师张大千,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去敦煌,那时交通已有改进,可搭乘“羊毛车”(拉羊毛的大卡车)行走,即便如此,从兰州到达敦煌也用了将近一个月。
我国新闻界前辈、《大公报》特派记者范长江的惊世之作《中国的西北角》,就是他孤身深入大西北考察的旅行记录。当时他骑马西行,从张掖到敦煌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专门研究敦煌艺术的我国著名学者常书鸿,每次去敦煌,从兰州出发,也要一个多月才能抵达。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丝绸之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昔日坎坷不平的国道已全线改建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新疆段业已通车,不久,我国境内丝路高铁也将全线贯通。我们从敦煌驱车返回武威,1000多公里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来称道:“入夜进凉州,闹市灯如昼,飞驰千公里,今日方能够。”如今,我们完全可以高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多故人。”
在全国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之际,我忆起当年去丝绸之路经济带采访的经历。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我不禁要奋笔为古道的振兴、为亚太人民互联互通而鼓与呼。
长时间以来,我国西北地域和东南沿海比较起来,交通不方便,经济欠发达,给人以荒芜落后的印象。现在,情况正在迅速地变化,这一带经济的兴旺发达与日俱增。片片绿洲,阡陌纵横;风电、光伏与光热建设,方兴未艾。今天的丝路正以其拥有的独特通道和丰富资源等优势,不断向西开拓进展,与周边地区和中亚西亚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漫漫古道,悠悠驼铃,今天的丝路已由点成线、以线促面,焕发出新的活力。
回忆那次西行,我遇到不少操着全国各地方言的游客。同时,惊讶地发现,外国友人也不少,尤以日本人为最多。在沙山上,在大漠中,在柳荫下,不时可听到外国朋友的笑声,给还显荒凉的古道增添了许多生气。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从敦煌莫高窟走出来时,一个日本女青年上来搭话,她的汉语说得不错:“先生,你们的丝绸之路有多少年历史了?”她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一时无法给予确切的回答:“好像秦汉时代就有了,总有2000多年了吧!”我寻思,日本人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大西北来,走一走丝绸之路,看一看莫高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兴致?在交谈中,我反向她提出这个问题。“过去,中国西北少有人来,对这里有一种神秘感,日本的许多人是来探险的。再就是日本人信奉佛教的多,所以都愿意到中国西部来拜佛。”日本小姐这样回答。她接着说,“近年来日本人多来此处,是听说中国为了保护莫高窟古迹,将要把一些主要洞窟关闭,来晚了就见不到了。”
此后,当我见到时任敦煌市委副书记的杨中杰和王诚时,向他们提出这个疑问。两位官员明确表示:“为保护文物,有的洞窟可能要进行一些管制,但绝大多数是不会关闭的。敦煌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莫高窟是我国的重要名胜古迹,未来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世界各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
我得知2014年6月15日,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1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发出了“重振丝路、联合发展”的旅游合作倡议。
我们驱车在古丝绸之路上飞驰,面对的是一条布满历史陈迹的大道。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在更远的地方,可以瞥见蜿蜒起伏的雪山,间或见到一片片大小不等的绿洲,那是人们聚集的乡村和城镇。多数时间里,空旷和荒凉还在笼罩着大道,难怪古代诗人早就吟唱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
汽车在河西古道上疾驰,一座座敦厚的烽燧在戈壁滩上显得特别突兀。它们是汉长城的遗址,不断向旅人们迎来,又蜿蜒离人们而去。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知记录了多少历史兴衰和年代更替!
在山丹,我看到一段相对完整雄伟的城垣,那是明代长城。不但有城垣可寻,还见到一座保存尚完好的城楼。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又建立了阳关、玉门关两座边防关隘。四郡中前三城命名有着明显的寓意,即“耀武扬威”、“张国臂掖”和“美酒倾泉”,彰示了汉武帝战胜匈奴、卫护国土、宁静边疆的业绩。那么,敦煌命名又是何意?我曾问过好多人,众说纷纭。有友人告诉我东汉应劭的解释较为可信:“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很早就是汉王朝首都长安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是西域进入中国内地的南道、北道、新北道三道的总汇合口。那时,出境西行的人,在这里要做好即将步入更为险峻路途的精神和物质的充分准备;而入境东行的人,一路劳顿,在这里要做较长时间的休憩。
敦煌又是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来往的要津。当年,汉王朝为和亲,将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公主出行,把敦煌作为背井离乡的家门口,她以为越过敦煌才是别离了故土。
东汉名将班超,投笔从戎,威武戌边,陆续平定莎车、龟兹、马耆等地贵族的叛乱,保护了西域各族人民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
继张骞、班超之后,大约过了五六百年,唐代高僧玄奘沿丝绸之路赴西天取经,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几度兴衰。但人们都认同,丝路开通,对中西经济兴盛和文化交流开展,都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那么,这条大道是何时戴上“丝绸之路”桂冠的呢?一位朋友告诉我:大约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有一位地理学家,名叫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随后广为流传。
丝路虽然有了一个美好的名称,但毕竟因为路途遥远又荒凉难行,长时期以来,旅人在路上艰苦备尝。远的不说,近百年来不乏这样的实例。林则徐在广东虎门烧了鸦片,开罪了洋人,也惹恼了“老佛爷”,被远谪新疆伊犁。他乘坐的木制牛拉车,行进在河西走廊,仅从兰州到武威(凉州),一百几十公里,居然走了十天!林则徐用“送我凉州十日程”的诗句记下了这一段旅程,可见当年行路之艰难。
国画大师张大千,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去敦煌,那时交通已有改进,可搭乘“羊毛车”(拉羊毛的大卡车)行走,即便如此,从兰州到达敦煌也用了将近一个月。
我国新闻界前辈、《大公报》特派记者范长江的惊世之作《中国的西北角》,就是他孤身深入大西北考察的旅行记录。当时他骑马西行,从张掖到敦煌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专门研究敦煌艺术的我国著名学者常书鸿,每次去敦煌,从兰州出发,也要一个多月才能抵达。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丝绸之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昔日坎坷不平的国道已全线改建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新疆段业已通车,不久,我国境内丝路高铁也将全线贯通。我们从敦煌驱车返回武威,1000多公里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来称道:“入夜进凉州,闹市灯如昼,飞驰千公里,今日方能够。”如今,我们完全可以高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多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