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阳台古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工程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陡倾层状岩质斜坡易产生倾倒变形,在山区可见大量由倾倒变形发展形成的大型滑坡,研究其形成机制对于正确评价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皖南山区阳台滑坡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二维离散元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阳台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阳台古滑坡的形成包括河流下切—岩体卸荷回弹、倾倒变形逐步发展、滑面发展—整体破坏、堆积体次级变形4个阶段。这类滑坡的防治应重点控制滑坡前缘的变形,并做好截排水工作。
其他文献
信息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其提供者是否应当承担类似于有体物产品责任的严格责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尽管信息产品具备大规模生产、大批量流通等导致严格责任的属性,但对
从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概念出发,初步探讨了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的确定、工具软件的使用、媒体的选配和课件的交互性等问题。
在现场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川县东河口地震型崩塌体200余块块石沿转折型沟谷的分布特征和各不同体积组块石的分布特征。提出块石拦截率概念,并据此从数量和体积2个角
降雨滑坡引发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的复杂地质灾害现象。通常与地质、地层岩性、岩土体的力学性质、雨量、地下水和土地使用情况有关。分析滑坡与泥石流之间的内在关联因素不仅
摘 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予以区别对待,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英语课堂交际模式控制中,教师使用语言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结合教师在英语课堂交际模式控制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提出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组合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